戴小芳
雙峰縣人民醫院 湖南 婁底 417700
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
戴小芳
雙峰縣人民醫院 湖南 婁底 417700
目的:對幽門螺旋桿菌(Hp)胃潰瘍采用四聯療法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將我院收治的幽門螺桿菌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三聯療法治療,一組接受四聯療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接受四聯療法的患者組,其Hp清除率高于接受三聯療法的患者組,但只是差異并不明顯;接受四聯療法的患者組其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接受三聯療法的患者組,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三聯療法患者組,p<0.05。結論四聯療法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幽門螺桿菌,提高胃潰瘍臨床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少,可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四聯療法;幽門螺旋桿菌;胃潰瘍
胃潰瘍是臨床常見消化疾病,患者主要是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導致的,因而在臨床治療中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就成為胃潰瘍治療的關鍵,本文主要對四聯療法在治療Hp胃潰瘍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并與接受三聯療法的患者組進行了比較,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Hp胃潰瘍患者共9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為23~59歲,平均為41.3±3.6歲,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經相關檢查確診為Hp胃潰瘍,并排除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排除藥物過敏患者,排除近期服用過質子泵抑制劑和抗生素等藥物的患者[1]。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48例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病情嚴重程度等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三聯組患者接受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為給予患者1.0g阿莫西林口服治療,每日兩次,給予膠體果膠鉍膠囊150mg口服治療,每日兩次,給予甲硝唑片400mg口服治療,每日兩次,連續治療兩個周;四聯組患者接受四聯療法,同樣給予阿莫西林、膠體果膠鉍膠囊和甲硝唑片進行治療,其用量、用法和次數等與三聯組患者相同,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0mg口服治療,每日兩組,也是連續治療兩個周,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3 觀察項目 (1)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Hp清除情況進行比較,采用14C-尿素呼吸實驗進行檢查,并計算和比較相應清除率;(2)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和胃鏡病變改善情況將治療效果分為四個等級[2],其中治愈等級為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部黏膜斑、出血、水腫等癥狀消失[3],潰瘍部分完全愈合;顯效等級為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經胃鏡檢查顯示其胃部黏膜炎性反應減少,炎癥減輕,潰瘍面明顯縮小;有效等級為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經胃鏡檢查顯示胃部黏膜炎性反應仍在,但炎癥有所好轉,潰瘍面積較治療前明顯減小,但未達到顯效標準;無效等級為患者臨床癥狀和胃鏡病變顯示未有明顯改善。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并計算比較相應治療有效率;(3)不良反應,對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統計,并計算比較相應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工具對患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卡方檢驗,其中p<0.05說明數據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Hp清除率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四聯組患者的清除率為89.58%,三聯組患者的清除率為87.50%,四聯組和三聯組之間沒有明顯明顯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Hp清除率比較
其中p>0.05。
在治療效果比較上,三聯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5.42%,四聯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75%,四聯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三聯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其中*表示與三聯組相比,p<0.05。
在治療期間,三聯組患者共有8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發生率為16.67%,四聯組共有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發生率為8.33%,四聯組的發生率明顯低于三聯組,p<0.05(χ2=5.342)。
本文主要對四聯療法在幽門螺桿菌胃潰瘍臨床治療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并與接受三聯療法治療的患者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接受四聯療法治療的患者組,其Hp清除率與三聯療法患者組相相比較高,但兩組數據之間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四聯療法也能夠有效清除胃潰瘍患者體內的幽門螺桿菌,而在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上,接受四聯療法的患者組,其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接受三聯療法的患者組,這說明四聯療法較三聯療法而言能夠有效提高幽門螺桿菌胃潰瘍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而在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上,接受四聯療法的患者組,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接受三聯療法的患者組,這說明奧美拉唑在幽門螺桿菌胃潰瘍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幽門螺桿菌胃潰瘍在臨床治療上主要是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消除患者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傳統的三聯療法是以膠體果膠鉍為基礎的治療方法,配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兩種抗生素藥物,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幽門螺桿菌。但隨著幽門螺桿菌的發展,其耐藥性越來越強,耐藥菌株也逐漸增多[4],使得傳統的三聯療法在胃潰瘍治療上的效果下降,加上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較多[5],導致三聯療法在臨床胃潰瘍治療中的效果并不明顯,而本次研究中所應用的四聯療法則是在傳統三聯療法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奧美拉唑治療,其中奧美拉唑屬于質子泵抑制劑的一種[6],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能夠有效作用于患者胃黏膜處,減少胃酸分泌同時清除Hp,且臨床不良反應較少,在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而四聯療法與三聯療法相比,其不良反應更少,臨床治療效果更佳,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蘭曉東.四聯療法與三聯療法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外醫療,2013,32(23):120-121.
[2]張嘉剛.四聯療法治療難治性消化潰瘍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9):4091-4092.
[3]于偉.老年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三聯與四聯療法對比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9,12(11):1759-1759.
[4]許曉燕.兩種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對比[J].中國藥業,2013,22(11):74-75.
[5]劉彩鳳.四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旋桿菌療效觀察[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1):58-59.
[6]左瓊芳.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3,11(6):165-165.
R544.1
B
1009-6019(2014)08-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