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聲
江蘇省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江蘇 宿遷 223800
Caspase 9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腫瘤易感性的關系分析
劉東聲
江蘇省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江蘇 宿遷 223800
目的:分析對于細胞生長和凋亡的調節具重大意義的Caspase(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基因中Caspase 9的基因的編碼cSNP多態性以及探討其基因位點突變與腫瘤發生的關系。方法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行健康體檢23人抽血樣本和同時期診治的各類癌癥病人23個血液樣本,并提取Caspase 9基因DNA,通過PCR使基因大量地擴增,將基因分為健康組(基因來自健康人群)和觀察組(基因源于癌癥病人),采用微點陣對比分析兩組Caspase 9基因的cSNP位點的差異情況。結果由分析結果知,組間rs2308938以及rs2308941兩位點的基因型頻率(GF)與等位基因頻率(AF)具顯著差異(P<0.05),與文獻的結果相符合。結論rs2308938以及rs2308941作為編碼區基因的兩個關鍵的位點,其GF和AF對于腫瘤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健康基因相比,其突變率越高,則越易導致腫瘤發生。
Caspase 9;多態性;腫瘤易感;分析
本文通過設計SNP探針,采用微點陣分析比較健康人與腫瘤患者Caspase 9基因中的不同位點的GF和AF差異,來討論cSNP的GF和AF對腫瘤發生的意義,具體如下。
1.1 基本資料 收集我院行健康體檢和同期診治的癌癥病人各23個血樣并分成健康組和穿插組兩組,從中提取基因組DNA作為模板,使其大量擴增并作標記。健康組中,有男女分別15人和8人,年齡(59.13±15.43)歲,漢族,經檢查身體健康,并無血液病、遺傳病和傳染病等;觀察組中,男女漢族患者分別有15人和8人,平均(61.34±16.21)歲,家族癌癥病史3例,患者均經病理學及影像確診患有胃癌、肝癌、肺癌和結腸癌分別11人、7人、3人和2人(均為常見腫瘤)。比較組間的資料,發現兩組對象的性別比率、年齡和民族間不具影響研究的顯著的差別(P<0.05),可行比較。
1.2 方法
1.2.1 基因提取 上午9時全部研究對象行3mL空腹抽血并分組編號,常規方式(酚-氯仿提取術)抽提血樣中的G- DNA(基因組dna)。
1.2.2 SNP點陣、探針制作 點樣儀的點陣中應囊括rs2308938、rs2308939、rs2308941、rs2308949以及rs2308950、rs2020897、rs1052571、rs1052574和rs1132310的 9個cSNP位點,并用不同濃度的GAGPH測試雜交效果。從Genbank中提取SNP位點基因信息,分別設計引物(Prime 5.0軟件),由互補堿基配對的原則制成核酸探針,每個點可制成一對探針,將探針稀釋成同樣濃度,點于尼龍膜經交聯固定,4℃存放待用。
1.2.3 探針雜交:①PCR:以提取DNA為模板,設計不同的引物在反應體系下用梯度擴增程序行PCR,每組各得到80bp~390bp的9個位點片段,并用地高辛(DVX)標記;②將兩組的PCR片段分別與點陣中的探針先在45℃下行預雜交30min,后在45℃下雜交12h,后用DVX抗體檢測顯色。③顯色點陣經軟件chip3.0分析得到GF和GA對比結果。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表示成%,χ2檢驗組間GF和AF,數據經SPSS14.0分析。
表1和表2中,組間Caspase 9基因rs2308938和rs2308941位點中的GF和AF均差別明顯(P<0.05)。

表2 rs2308941位點的GF和AF情況比較
cSNP即為編碼區域,其能通過編碼基因來調控蛋白表達過程,進而影響生物體的各個方面,Caspase 9基因易發生缺失和突變,并參與細胞凋亡的調控過程[1]。
本文利用點陣基因技術從分子水平對腫瘤患者和健康人群的Caspase 9基因的cSNP位點的GF和AF差別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健康人群和腫瘤患者的Caspase 9基因中的rs2308938和rs2308941位點的GF和AF均差別明顯(P<0.05),這個結果與文獻一致,分析原因知生物信息學為人們理解和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維和角度。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于疾病的研究更加注重靶向性和深入性,長期以來,學者普遍認為腫瘤的發生是一種人體細胞凋亡信號,原癌基因的激活由基因突變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2],本文的結果證實了腫瘤患者與正常人的基因間存在著顯著的差別性,GF和AF分布情況的差異說明其編碼和調控的效果必定截然不同,遺傳性腫瘤實質上為基因缺陷導致,而調控基因的不斷變異和缺失顯然會對人體內復雜的信號通路造成不良的影響,如何控制編碼基因是今后抗癌的關鍵。而同時本研究也表現了點陣檢測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此檢測技術值得發展和廣泛應用。
綜上,rs2308938以及rs2308941作為編碼區基因的兩個關鍵的位點,其GF和AF對于腫瘤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健康基因相比,其突變率越高,則越易導致腫瘤發生。
[1]趙建民,孫保存,劉艷榮,等. Caspase家族在腫瘤血管生成擬態形成過程中的作用[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1,27(11):1181-1184.
[2]王進京,孫保存. 乳腺癌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達及其意義[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28(4):378-381,389.
[3]魏孔孔,姜雷,代強,王玉鳳,鄧成輝,關泉林. XRCC1Arg399GIn多態性與進展期胃癌鉑類藥物化療敏感性關系的Meta分析[J]. 腫瘤. 2014,12(01):121-124.
[4]張忠,劉祥銓,王志勇,劉合焜,何穎榮,林侃. XRCC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鉛毒性遺傳易感性的關系[J]. 中國工業醫學雜志. 2012,07(04):318-321.
R446.1
B
1009-6019(2014)08-0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