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泰興 225411
腹腔鐿手術冶療穿孔性闌尾炎的可行性及療效評價
徐峰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泰興 225411
目的:評價腹腔鐿手術冶療穿孔性闌尾炎的可行性及療效。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我院自2010年12到2013年12月以來收治的68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開腹手術,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73.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2.031,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疼痛評分、不良反應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減少疼痛,臨床推廣應用價值顯著。
腹腔鏡手術;穿孔性闌尾炎;療效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闌尾炎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穿孔性闌尾炎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變,為探討腹腔鏡手術在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應用效果,本文特選取我院收治的68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0年12到2013年12月以來收治的68例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各34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44.3±3.8)歲;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2.12±3.52)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經統計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開腹手術,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其操作步驟如下:全身麻醉,患者保持頭低腳高體位,并選擇三孔法,并將造氣腹穿刺,使壓力保持在12~15mmHg,將10mm Trocar分別置入患者臍上部位和左下腹位置,作為觀察孔和主操作孔,將5 mm Trocar放置在患者的麥氏點附近來作為操作輔助孔;最后,利用腹腔鏡吸盡患者腹腔內積液,使患者腹腔內部粘連部位可以分離開,使用鈦夾以及電凝對患者的闌尾系膜以及根部進行處理,用Endoloop對闌尾根部實施雙套扎,切除患者闌尾,術后應用滅滴靈以及生理鹽水沖洗患者腹腔,并解除對患者的氣腹;在腹腔鏡手術治療之后,將病人安置在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的病室,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且注意患者的體溫以及脈搏變化,同時應該監測患者血壓、呼吸、心率變化,提高對患者術后體征的監測工作。最后,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手術時間、患者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VAS)對術后疼痛情況進行評價,評分范圍0~10分,以0分為無痛,分數越高則疼痛越嚴重。
1.4 療效評定 分析兩組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痊愈: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改善;顯效: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減輕;無效: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變化反而加重。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以構成比表示,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VAS評分以( ±s)表示,分別采用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73.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2.031,P<0.05),具體結果可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療效數據比較 [例(%)]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疼痛評分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可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3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僅1例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并發癥發生率2.94%(1/34),對照組2例發生粘連性腸梗阻,5例發生切口感染,1例發生殘端漏,并發癥發生率23.53%(8/3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64,P=0.025)。
穿孔性闌尾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急腹病癥,其發病原因復雜,臨床多認為是細菌感染、神經反射、闌尾腔梗阻以及血流障礙等因素造成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惡心、腸炎、發熱、嘔吐、呼吸道感染等,該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因此在臨床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應該及早治療,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病療效[1]。傳統治療穿孔性闌尾炎多中,多采用開腹手術治療,但是開腹手術治療的創傷性大,且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也較長[2]。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手術時間短,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較常規的開腹術相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3], 從我院治療結果來看,患者手術時間、患者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了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在手術創傷、術后恢復中的優勢;同時本研究還表明:腹腔鏡手術可有效避免切口與闌尾以及腹腔內的滲液接觸,大大降低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提升手術治療的成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
綜上所述,臨床中對穿孔性闌尾炎患者治療中,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不僅臨床手術切口小、創傷小,而且術后穿孔性闌尾炎患者也恢復快、痛疼輕,有效降低穿孔性闌尾炎術后并發癥的形成,使得患者病情明顯好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顯著。
[1]陳運佑.傳統開腹與腹腔鏡治療的穿孔性闌尾炎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 ,2013,(12):1997-1998.
[2]王青云.穿孔性闌尾炎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分析[J].醫學信息 ,2013,01(23):82-82.
[3]馬志明.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 ,2013,04(17):608-609.
R656.8
B
1009-6019(2014)08-0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