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見 ZHANG Guang-jian;李志鵬 LI Zhi-peng
(鄭州華信學院,鄭州451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建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實際上都能夠滿足人們對居住的舒適性、健康性以及工藝等要求較高,還要保護地球環境,對與能源有效利用等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為原則而取得相應的進展。目前,我國對建筑工程設計的評價主要是以經濟評價為依據的,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把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列入國家發展目標的重中之重,因此過于強調經濟評價而忽視了其他評價的方法已經不能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得不到更加接近實際的結論。
1.1 價值工程的原理 所謂價值工程,主要是指通過集體智慧和有組織的活動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功能分析,使壽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以此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必要因素,從而大大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而價值工程主要思想就是通過對選定研究的對象的功能及費用進行分析,提高對象的價值。
價值工程是以提高產品價值和有效利用資源為目的,以功能分析為核心,通過有組織的創造性工作,尋求用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以獲得最佳的綜合效益的一種管理技術。其數學表達式為:價值(v)=功能(f)/成本(c)。
需要強調:這里所指的功能是產品的必要功能,即用戶所要求的功能以及實現用戶所需功能有關的功能,如使用功能、美學功能、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等,并盡可能消除不必要的、過剩的功能,同時,對不足的、有缺陷的功能進行改進,以期達到最佳的綜合效果;而式中所指的成本,也包括產品(或作業)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即:既包括了產品的生產成本,也包括產品的使用及維修所產生的成本。
1.2 價值工程的實施程序 價值工程作為一門管理技術比較完善的行業,在實踐中已經逐步形成科學地的實施程序。而這套實施程序實際上就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通過圍繞以下7個合乎邏輯的問題進行展開:①有什么問題?②它是干什么用的?③它的成本是多少?④它的價值有多少?⑤有其他方法能實現這個功能嗎?⑥新方案的成本是多少?⑦新方案的功能如何,能滿足要求嗎?
順序回答和解決以上7個問題的過程,就是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和步驟,即選定對象、收集情報資料、進行功能分析、提出改進方案、分析和評價功能、實施方案、評價活動成果。
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有兩幢辦公樓和一幢綜合樓,其設計方案對比項目如下:
A樓方案:結構方案為大柱網框架輕墻體系,采用預應力大跨度疊合樓板,墻體材料采用多孔磚及移動式可拆裝式分室隔墻,窗戶采用單框雙玻璃鋼塑窗,面積利用系數為93%,單方造價為1438元/m2。
B樓方案:結構方案同A方案,墻體采用內澆外砌,窗戶采用單框雙玻璃腹鋼塑窗,面積利用系數為87%,單方造價為1108元/m2。
C樓方案:結構方案采用磚混結構體系,采用多孔預應力板,墻體材料采用標準黏土磚,窗戶采用單玻璃空腹鋼塑窗,面積利用系數為79%,單方造價為1082元/m2。
方案各功能和權重及各方案的功能得分見表1。
價值工程要求方案滿足必要功能,清除不必要功能。在運用價值工程對方案的功能進行分析時,各功能和價值指數有以下三種情況:①V1=1,說明該功能的重要性與其成本的比重大體相當,是合理的,無須再進行價值工程分析;②V1<1,說明該功能不太重要,而目前成本比重偏高,可能存在過剩功能,應作為重點分析對象,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③V1>1,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較多,其中較常見的是:該功能較重要,而目前成本偏低,可能未能充分實現該重要功能,應適當增加成本,以提高該功能的實現程度。
分別計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數、成本指數和價值指數,并根據價值指數選擇最優方案。

表1
計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數,見表2。

表2
計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數,見表3。

表3
計算各方案的價值指數,見表4。
由表4的計算結果可知,B方案的價值指數最高,為最優方案。

表4
通過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我們可以對三種建筑的方案進行改造,最終選用最佳方案。同時也要認識到在設計階段所應用的價值工程所控制的工程造價,并不能片面地認為工程造價越低越好,而是把工程兩個方面,即功能和造價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在本例中,當得出方案的單位成本為最低的時候,我們要決定最佳方案,還要看其對7種功能的滿足程度,即價值系數如何。如果價值系數不是最大,也不能列為最優方案。滿足必要功能的前提、消除不必要功能的費用,是價值工程的要求,也是工程造價控制本身的要求。
[1]楊旭.淺談價值工程在建筑設備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00.
[2]任俊,康曉文.價值工程—經營管理技術[M].北京:宇航出版社,1988.
[3]趙國杰.工程經濟與項目評價[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
[4]李延喜.供熱方式的經濟效益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J].暖通空調,1999,29(1):28-30.
[5]雷紅兵.空調冷熱源方案價值分析[J].暖通空調,1999,29(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