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鶯SHI Ying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建筑工程系,昆明650106)
AHP法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而此方法是對難以完全定量的復雜系統作出決策的模型和方法。[1]
本研究利用層次分析法對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資源進行定量評價,以確定其濕地景觀、生態、旅游資源質量的高低,開發潛力的大小,從而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濕地。
騰沖北海濕地位于云南省西部騰沖縣北海鄉境內,其景觀獨特,屬高原“漂浮狀苔草沼澤濕地”,是中國西南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泊,是典型的自然高原永久性淺水湖和沼澤之一,也是全國33個重點保護的濕地之一。濕地保護區面積16.29km2,植被類型豐富,物種多樣化程度高,有重要的國家級水生保護植物5種,國家級保護樹種9種,2種鳥類被分別列入中國和全球重要鳥類保護名錄。[2]
2.1 方法介紹 本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對騰沖北海濕地資源作比較性的定量評價。而運用AHP進行綜合評價,主要有明確問題、建立層次結構、構造判斷函數、層次單排序、層次總排序和一致性檢驗6個步驟。[3]
2.1.1 比較判斷矩陣的構造 在建立資源評價層次結構模型之后,將同一層中各因素相對于上一層的影響力兩兩進行比較,即構造判斷矩陣,其形式如下:
設某層有 n 個因素,X=(x1,x2,…xn),要比較它們對上一層某一準則(或目標)的影響程度,確定在該層中相對于某一準則所占的比重。(即把n個因素對上層某一目標的影響程度排序),上述比較是兩兩因素之間進行的比較,比較時取1-9個尺度。用aij表示第i個因素相對于第j個因素的比較結果,則aij=1/aji。


表1 比較尺度:(1-9尺度的含義)
2.1.2 權重的計算方法 根據判斷矩陣求出B的最大特征根所對應的特征向量,所求特征向量即為各評價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歸一化后就是權數分配。計算權重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專家總協定的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值建立判斷矩陣;
步驟二,將判斷矩陣按列歸一化處理:

步驟三,歸一化后的判斷矩陣按行相加:

步驟五,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

步驟六,一致性檢驗,即計算判斷矩陣的CR值:

其中CR為一致性指標,n為矩陣階數,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表2),CR為一致性比例,當CR<0.1時,則認為判斷矩陣具有一致性,否則就要重新對判斷矩陣進行修正,直至滿意。

表2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
2.2 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2.1 構建層次結構模型 濕地具有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環境質量要求高等特點,在對騰沖北海濕地資源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并參考目前國內外有關生態和景觀評價的相關方法,通過征集景觀、生態、旅游、野生動植物、濕地及林業方面的專家的意見,構建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圖1)

圖1 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2.2 計算指標權重 根據已確定的各評價指標的綜合評價以及上述判斷矩陣的數據,進行評分結果如表3-表6所示。

表3 B層對A層的判斷矩陣

表4 C層對B1層的判斷矩陣

表5 C層對B2層的判斷矩陣

表6 C層對B3層的判斷矩陣
評價指標層總排序見表7。

表7 評價指標層總排序
綜上,可得出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因子權重見表8。
2.3 評價指標賦值 對騰沖北海濕地的游客、北海濕地研究的專家、相關專業的高校教師等進行問卷調查,評分標準盡量采取量化方法,對軟指標采用模糊評判法,如很好、好、較好、一般、差;評分采用10分制,滿分為10分,分,10-8.1、8-6.1、6-4.1、4-2.1、2-0 共 5 個等級。
形態美感:由問卷調查,記5分。

表8 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因子權重
空間美感:由問卷調查,記6分。
意境美感:由問卷調查,記4.5分。
北海濕地面積為16.29km2。按照國內現有濕地名錄的濕地面積大小來評分,其濕地面積(C4)記分為8分。
物種多樣性:根據初步調查,保護區主要有植物108科250屬347個物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3種,省級保護植物1種;動物有魚類3目3科6種;兩棲類2目6科17種;爬行類1目6科23種;鳥類15目33科125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5種,省級保護動物1種。在面積僅有16.29km2的區域內有如此多的保護物種分布實屬難得。記分為7分。
環境容量:濕地對環境容量的要求極高,該項記分為9分。
科學價值:騰沖北海濕地是云南唯一的國家級濕地,也是首批公布的全國33處國家重點濕地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記8分。
經濟價值:北海濕地游客不算多,不少慕名前去的人看到的只是一片大水洼,濕地旅游形式和項目較少,失望而歸;北海濕地的旅游形式和知名度都有待提高,經濟價值一般,記4.5分。
交通便利度:由問卷調查,記5分。
綜上可得北海濕地綜合評價得分表(見表9)。

表9 北海濕地綜合評價得分表
3.1 從目標層來看開發前景 計算結果表明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評價值是6.9037分,換算成百分制是69分,具有較好的資源,適宜重點開發。作為國家級濕地,北海濕地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質樸的自然景觀,呈現出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意境,可以形成極具特色的旅游景區。
3.2 從評價指標層來看可持續發展 騰沖北海濕地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構建評價模型的主要評價中,濕地生態價值指標全重最高。因此,就需要我們在今后北海濕地開發過程中著重突出其生態價值,以此形成獨具一格的北海濕地風景區。
對于濕地資源來說,物種的多樣性景觀區別于其他景觀,因為美感的景觀是吸引游客的直接因素,所以對于北海濕地生態價值的開發,除了考慮景觀價值及環境容量以外,還要以實現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
騰沖北海濕地的獨特生態價值的潛力是巨大的,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素質和審美情趣也相應得到提升,因此過去單純的觀光型旅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就需要朝著多元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而騰沖北海濕地具有挖掘的特色價值,從而形成特色景區,環境的改善、旅游項目的豐富、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的改善都應受到重視,只有明確定位、科學規劃以至合理開發,北海濕地旅游業才會有可持續的發展。
[1]薛有才.基于AHP的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旅游資源評價[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2,4.
[2]沈立新,梁洛輝.騰沖北海濕地動植物資源及其環境狀況評價[J].林業資源管理,2005,4(2).
[3]韋福巍,甘永萍.基于AHP分析的旅游資源評價及發展對策研究,以河池市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1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