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華金秋
摘要:在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很多學者都采取利用財務報表相關公式結合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報表解讀。本文在財務報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報表解讀的新視角。從現金流量表及其他會計報表看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債權人、投資者、經營者都是有意義的,本文旨在幫助讀者從更深層次看企業的生存狀態,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勾稽關系
一、引言
傳統的財務報表解讀多基于分析財務報表項目是否存在異常數目或異常金額。大多數學者或直接從表中不同項目金額的分布來看異常情況,或使用通過橫縱向的比較分析法量化財務指標,或結合使用因素分析法進行因素分解。近年來,財務報表解讀也不乏新視角的產生:王劍(2013)引入戰略視角解讀財務報表;萬紅波、倪靜潔等(2012)從財務報表分析的角度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會計數據鏈;田丹(2012)提出財務報表分析應立足于“環境—戰略—過程—行為—結果”一體化的邏輯基礎;陳敏和崔福立(2009)提出建立財務狀況調整表提高報表有用性。溫青山等(2009)將財務報表項目按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進行分類,從財務分析角度對這一思路的效果進行了檢驗。本文創新了報表內部勾稽關系明晰化,提出另一全新視角: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分別進行分析,立足報表整體,通過判斷比較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相關數據一致性來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二、對三大報表的獨立解讀
(一)從資產負債表層面
凈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流動負債/流動資產) ①
(二)從利潤表層面
從企業收益表分析(公式②、③、④),用三個等式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并進行定義:
經營收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經營費用(只含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②
經常收益=經營收益-財務費用 ③
利潤總額=經常收益±營業外收支 ④
(三)從現金流量表層面
企業凈現金流量=籌資活動凈流量+投資活動凈流量+經營活動凈流量 ⑤
是一般情況下的分析結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首先應加總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的凈流量,并結合企業大額收支活動進行分析,從現金流量表中選取有關指標(現金比率、經營凈現金比率、經營凈現金與全部負債之比等)來判斷企業的償債風險。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能力風險進行判斷。我們從現金流量表不僅可以判斷企業目前的現金狀況,而且可以分析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企業會計報表,找出有關項目并進行跟進對比,根據其增減變動情況,預測其發展趨勢,以判斷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能力上可能存在的風險。
三、綜合三大財務報表勾稽關系分析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張表是緊密相連的,利潤表中的當期的凈利潤就是資產負債表中本年利潤當期的增加額、也是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凈利潤。報表使用者在進行報表解讀的過程中不能將三張報表相互獨立,應站在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比較,見表4。
表4是一般情況下的分析結論。在實際運用中,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僅要分析財務報表的數據,還要認真研讀財務報表的附注;不僅要分析過去發生的業務,還要根據報表預測未來;不僅要定量分析,還要結合定性分析;不僅要關注大額變化,還要考慮異常情況。同時報表使用者應該結合企業經營環境、企業所處的行業進行分析,然后對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進行分析,最后做出對一個企業較為準確的分析與評價。
四、小結
財務報表的解讀,微觀上能反映企業外部環境、經營狀況、生命周期、戰略布局等,對企業報表的各相關項目進行進一步細致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識別企業風險;宏觀上能幫助了解國家及行業相關的經濟狀況,因而顯得尤為重要。引入會計等式的觀點,通過對企業三大財務報表分別進行分析,并立足整體,通過判斷比較報表間相關數據一致性對企業進行評價有助于引導財務報表使用者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提高財務報表解讀的質量,進而做出正確決策。
參考文獻:
1.王劍.財務報表解讀的新視角[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3,(5).
2.萬紅波,倪靜潔.從財務報表分析角度談會計數據鏈構建[J].財會月刊,2012,(11).
3.田丹.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新視角[J].首都教育學報,2012,(9).
4.陳敏,崔福立.一種新的財務報表分析工具:財務狀況調整表[J].會計之友,2009,(27).
5.溫青山等.基于財務分析視角的改進財務報表列報效果研究[J].會計研究,2009,(10).
摘要:在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很多學者都采取利用財務報表相關公式結合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報表解讀。本文在財務報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報表解讀的新視角。從現金流量表及其他會計報表看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債權人、投資者、經營者都是有意義的,本文旨在幫助讀者從更深層次看企業的生存狀態,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勾稽關系
一、引言
傳統的財務報表解讀多基于分析財務報表項目是否存在異常數目或異常金額。大多數學者或直接從表中不同項目金額的分布來看異常情況,或使用通過橫縱向的比較分析法量化財務指標,或結合使用因素分析法進行因素分解。近年來,財務報表解讀也不乏新視角的產生:王劍(2013)引入戰略視角解讀財務報表;萬紅波、倪靜潔等(2012)從財務報表分析的角度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會計數據鏈;田丹(2012)提出財務報表分析應立足于“環境—戰略—過程—行為—結果”一體化的邏輯基礎;陳敏和崔福立(2009)提出建立財務狀況調整表提高報表有用性。溫青山等(2009)將財務報表項目按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進行分類,從財務分析角度對這一思路的效果進行了檢驗。本文創新了報表內部勾稽關系明晰化,提出另一全新視角: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分別進行分析,立足報表整體,通過判斷比較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相關數據一致性來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二、對三大報表的獨立解讀
(一)從資產負債表層面
凈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流動負債/流動資產) ①
(二)從利潤表層面
從企業收益表分析(公式②、③、④),用三個等式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并進行定義:
經營收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經營費用(只含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②
經常收益=經營收益-財務費用 ③
利潤總額=經常收益±營業外收支 ④
(三)從現金流量表層面
企業凈現金流量=籌資活動凈流量+投資活動凈流量+經營活動凈流量 ⑤
是一般情況下的分析結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首先應加總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的凈流量,并結合企業大額收支活動進行分析,從現金流量表中選取有關指標(現金比率、經營凈現金比率、經營凈現金與全部負債之比等)來判斷企業的償債風險。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能力風險進行判斷。我們從現金流量表不僅可以判斷企業目前的現金狀況,而且可以分析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企業會計報表,找出有關項目并進行跟進對比,根據其增減變動情況,預測其發展趨勢,以判斷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能力上可能存在的風險。
三、綜合三大財務報表勾稽關系分析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張表是緊密相連的,利潤表中的當期的凈利潤就是資產負債表中本年利潤當期的增加額、也是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凈利潤。報表使用者在進行報表解讀的過程中不能將三張報表相互獨立,應站在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比較,見表4。
表4是一般情況下的分析結論。在實際運用中,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僅要分析財務報表的數據,還要認真研讀財務報表的附注;不僅要分析過去發生的業務,還要根據報表預測未來;不僅要定量分析,還要結合定性分析;不僅要關注大額變化,還要考慮異常情況。同時報表使用者應該結合企業經營環境、企業所處的行業進行分析,然后對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進行分析,最后做出對一個企業較為準確的分析與評價。
四、小結
財務報表的解讀,微觀上能反映企業外部環境、經營狀況、生命周期、戰略布局等,對企業報表的各相關項目進行進一步細致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識別企業風險;宏觀上能幫助了解國家及行業相關的經濟狀況,因而顯得尤為重要。引入會計等式的觀點,通過對企業三大財務報表分別進行分析,并立足整體,通過判斷比較報表間相關數據一致性對企業進行評價有助于引導財務報表使用者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提高財務報表解讀的質量,進而做出正確決策。
參考文獻:
1.王劍.財務報表解讀的新視角[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3,(5).
2.萬紅波,倪靜潔.從財務報表分析角度談會計數據鏈構建[J].財會月刊,2012,(11).
3.田丹.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新視角[J].首都教育學報,2012,(9).
4.陳敏,崔福立.一種新的財務報表分析工具:財務狀況調整表[J].會計之友,2009,(27).
5.溫青山等.基于財務分析視角的改進財務報表列報效果研究[J].會計研究,2009,(10).
摘要:在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很多學者都采取利用財務報表相關公式結合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報表解讀。本文在財務報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報表解讀的新視角。從現金流量表及其他會計報表看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債權人、投資者、經營者都是有意義的,本文旨在幫助讀者從更深層次看企業的生存狀態,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勾稽關系
一、引言
傳統的財務報表解讀多基于分析財務報表項目是否存在異常數目或異常金額。大多數學者或直接從表中不同項目金額的分布來看異常情況,或使用通過橫縱向的比較分析法量化財務指標,或結合使用因素分析法進行因素分解。近年來,財務報表解讀也不乏新視角的產生:王劍(2013)引入戰略視角解讀財務報表;萬紅波、倪靜潔等(2012)從財務報表分析的角度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會計數據鏈;田丹(2012)提出財務報表分析應立足于“環境—戰略—過程—行為—結果”一體化的邏輯基礎;陳敏和崔福立(2009)提出建立財務狀況調整表提高報表有用性。溫青山等(2009)將財務報表項目按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進行分類,從財務分析角度對這一思路的效果進行了檢驗。本文創新了報表內部勾稽關系明晰化,提出另一全新視角: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分別進行分析,立足報表整體,通過判斷比較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相關數據一致性來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二、對三大報表的獨立解讀
(一)從資產負債表層面
凈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流動負債/流動資產) ①
(二)從利潤表層面
從企業收益表分析(公式②、③、④),用三個等式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并進行定義:
經營收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經營費用(只含管理費用、銷售費用) ②
經常收益=經營收益-財務費用 ③
利潤總額=經常收益±營業外收支 ④
(三)從現金流量表層面
企業凈現金流量=籌資活動凈流量+投資活動凈流量+經營活動凈流量 ⑤
是一般情況下的分析結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首先應加總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的凈流量,并結合企業大額收支活動進行分析,從現金流量表中選取有關指標(現金比率、經營凈現金比率、經營凈現金與全部負債之比等)來判斷企業的償債風險。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能力風險進行判斷。我們從現金流量表不僅可以判斷企業目前的現金狀況,而且可以分析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企業會計報表,找出有關項目并進行跟進對比,根據其增減變動情況,預測其發展趨勢,以判斷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能力上可能存在的風險。
三、綜合三大財務報表勾稽關系分析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張表是緊密相連的,利潤表中的當期的凈利潤就是資產負債表中本年利潤當期的增加額、也是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凈利潤。報表使用者在進行報表解讀的過程中不能將三張報表相互獨立,應站在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比較,見表4。
表4是一般情況下的分析結論。在實際運用中,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僅要分析財務報表的數據,還要認真研讀財務報表的附注;不僅要分析過去發生的業務,還要根據報表預測未來;不僅要定量分析,還要結合定性分析;不僅要關注大額變化,還要考慮異常情況。同時報表使用者應該結合企業經營環境、企業所處的行業進行分析,然后對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進行分析,最后做出對一個企業較為準確的分析與評價。
四、小結
財務報表的解讀,微觀上能反映企業外部環境、經營狀況、生命周期、戰略布局等,對企業報表的各相關項目進行進一步細致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識別企業風險;宏觀上能幫助了解國家及行業相關的經濟狀況,因而顯得尤為重要。引入會計等式的觀點,通過對企業三大財務報表分別進行分析,并立足整體,通過判斷比較報表間相關數據一致性對企業進行評價有助于引導財務報表使用者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提高財務報表解讀的質量,進而做出正確決策。
參考文獻:
1.王劍.財務報表解讀的新視角[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3,(5).
2.萬紅波,倪靜潔.從財務報表分析角度談會計數據鏈構建[J].財會月刊,2012,(11).
3.田丹.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新視角[J].首都教育學報,2012,(9).
4.陳敏,崔福立.一種新的財務報表分析工具:財務狀況調整表[J].會計之友,2009,(27).
5.溫青山等.基于財務分析視角的改進財務報表列報效果研究[J].會計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