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會計學校河南鄭州450003)
會計是一門專業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職業。中職學校在會計人才培養上,除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外,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相當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會計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到企業單位去現場觀摩并進行實際操作十分必要。由于會計工作的嚴肅性、保密性等的限制,到實習單位很難達到實習效果。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訓室進行會計實務模擬操作的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借助現代技術,以全新視角對課程進行創新,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搭建一個在模擬仿真和真實的業務環境下綜合實訓的實踐平臺。它以企業單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對象,從建賬開始,到填制審核憑證、登簿和編制會計報表的全程實務操作演練。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在教學上創造了一種積極思維環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主要包括手工模擬實訓和電算化模擬實訓兩部分。根據中職教育教學特點,遵循學生會計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全力推行模擬化訓練。采取教、學、做結合并舉的教學模式,理論學習與操作訓練緊密結合,手工會計操作訓練與電算會計操作訓練相配合,將技能訓練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總體設計應從會計崗位工作要求出發,在對會計崗位工作要求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工作任務進行學習情景設計,再根據學習情景設計組織教學活動。
(一)手工模擬實訓的設計。以一套模擬企業的賬務資料為背景,按實際會計工作流程,采用真實的賬證資料,指導學生按實際工作步驟和內容完成一個完整會計工作過程的各項會計工作,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過程中產生知識需求時引入相關知識。其目標是培養學生基本的會計核算能力,讓學生掌握企業實際會計工作中建賬、日常處理以及會計報表編制等各步驟內容、操作方法。手工模擬實訓設計從提出任務開始,進行期初建賬;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生學過的會計理論知識進行日常的賬務處理;依據學生作的日常賬務進行期末賬務處理;最后提交實訓成果。
(二)電算化模擬實訓的設計。電算化會計模擬實訓面向會計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崗位,對學生進行財務會計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其設計指導思想是:以會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突出軟件操作訓練;強化電算化會計應用能力。具體實訓設計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軟件的選擇與安裝;(2)賬套建立與授權;(3)期初設置;(4)日常業務處理;(5)期末業務處理;(6)其他業務。
針對會計專業學生的特點以及現代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普及,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該課程的教學要求,可采取案例式、啟發式、角色式等諸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序有效分組輪崗,手工、電算化相結合來實現。
(一)手工模擬實訓的實現。手工模擬實訓可分為準備、實訓操作、總結三個階段。實訓準備階段要做兩方面工作:一是實訓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實訓教程,讓學生明確各實訓的目的、要求以及證、賬、表的操作標準;二是學生須準備齊全實訓所需的證、賬、表、筆、印簽等用品用具。
實訓操作階段是在實訓指導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生應認真完成各次實訓任務。實訓的具體操作是:(1)建賬。根據模擬企業賬戶的期初余額及有關資料開設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及日記賬。(2)填制記賬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3)登賬,根據記賬憑證及所附原始憑證逐筆順序登記日記賬、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4)結賬與對賬。月終結出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各種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的發生額和余額,并將總分類賬的余額與日記賬的余額、明細賬的余額核對相符。(5)編制報表。月終,根據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的余額編制資產負債表,根據有關賬戶的發生額編制損益表。(6)對所填制的憑證、賬簿、報表進行系統整理,并裝訂成冊。
學生操作完畢后,實訓指導教師和學生應當及時進行總結。具體包括學生撰寫實訓總結報告 (主要談實訓的收獲)等。實訓指導教師要對整個實訓進行總評。
(二)電算化模擬實訓的實現。以手工操作的一整套企業會計資料為背景,利用“用友ERP-U8版”等財務會計軟件,完成從建賬到一個會計期間的業務處理全過程操作。包括:(1)建立賬套,進行財務分工,設置基礎檔案。(2)進行總賬系統的控制參數、基礎數據的設置,輸入期初余額。(3)進行總賬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即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記賬,憑證與賬簿的查詢。(4)進行總賬系統的期末處理,對賬、結賬。(5)編制會計報表。(6)將電算化操作的結果與手工操作結果進行對比、總結。
通過電算化模擬實訓可以實現如下目標:(1)完成賬套初始化。(2)進行輔助類賬初始。(3)能順利完成憑證的錄入、審核、記賬。(4)會進行憑證、各種賬簿查詢處理。(5)可以進行銀行對賬。(6)能夠進行期末處理,完成相關科目之間的計算和結轉。(7)會設置報表格式。(8)會設置和編輯報表公式。(9)會正確生成會計報表。
(三)教學效果的測評。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作為一門實踐課程,總評成績應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學生在實訓操作中的態度及操作結果占60%;二是期末采用開卷考試,題目類型有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及編制會計報表等占40%。實訓操作從五方面考核:(1)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操作符合實訓要求。(2)科目使用正確。(3)數據計算準確。(4)憑證、會計賬簿的摘要清楚。(5)實訓報告完整通順。學生在實訓操作中若出現兩處以下不合乎要求的,實訓成績作合格處理;出現三處或三處以上不合要求的,實訓成績作不合格處理。
1.教材建設嚴重滯后。目前實訓教程有的以理論為主,有的以編程為主,有的以會計軟件自身所帶的用戶手冊為主,有的實訓教程做得很細化,把每一步操作都寫出來了,而教材中內部的勾稽關系表述交待不清,無法達到實訓的目的。
2.會計憑證的傳遞流程不明顯,內部牽制制度不能得到充分體現。會計憑證的傳遞,是會計憑證從填制或取得時起,經審核、記賬到裝訂保管的全過程。各種記賬憑證所記載的經濟業務內容不同,涉及的部門和人員不同,辦理經濟業務的手續不一致,規定會計憑證在各環節的停留時間也不同,以保證經濟業務及記錄核算。在模擬實訓中,很少有角色分工,整個業務自填制原始憑證至編制報表通常由一個學生完成。憑證在各環節的傳遞既沒有相互間的審核,也沒有相互間的牽制。
3.忽視了對會計憑證的審核。目前的會計模擬實訓基本都是要求學生完成填制記賬、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了事,沒有樹立對會計憑證、賬簿進行審核監督的觀念,一些學生在實訓時根本想不到還要審核原始憑證,而在實際工作中,這一步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合法性的最重要環節。
4.會計的職業判斷力體現不夠。會計職業需要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職業判斷,不同的職業判斷對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如減值準備的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方法等。但在模擬實訓中提供的具體的會計環境下,各種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都是給定的,學生沒有鍛煉職業判斷能力的機會。
1.加強實訓教材建設。會計實訓有其獨特的教學規律、獨立的教學目標和完整的教學內容,因此,編寫會計實訓教材,應組織具有豐富的相應課程教學經驗及企業工作經歷人員,在對會計學科有較深理解、了解現行財務軟件的運行機制、準確把握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開展的。在教材中應有充足的實訓資料,供學生在各階段進行全面技能操作訓練。
2.建立完善的會計模擬仿真工作環境。會計工作具有聯系廣泛的特征,不僅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及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各個環節,還涉及到銀行、稅務、審計、等相關部門及與企業有業務關系的企業等,要體現會計憑證傳遞流程及內部牽制制度,設置虛擬企業的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上下游客戶單位、銀行、稅務等機構,建立起企業單位內外部關系,使模擬的會計工作大部分都能在設定的環境下展開。加入一些有問題的原始憑證如假發票、內容不完整的票據等,讓學生既熟悉會計憑證的傳遞過程,對會計憑證的審核必要性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又對內部牽制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體會。
3.加強校企合作,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模擬實訓仿真度雖高,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適當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十分必要。在完成校內實訓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到各個實習基地,參與憑證的編制與傳遞、賬簿登記、稽核、報表報送等一系列工作,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實際工作的直觀感受,培養他們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而且還可以為企業輸送優秀畢業生,達到校企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