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
[摘要]黨員是黨組織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是黨的純潔性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由于黨員“能進能出”的問題未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機制,以致影響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新形勢下研究并實施黨員退出機制,暢通“出口”通道,對于貫徹落實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決定,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與純潔性,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出口”;先進性;純潔性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世情、國情、黨情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黨員隊伍日益壯大,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新問題,管黨治黨任務更加艱巨。建立健全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對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黨員“出口”不暢影響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當前黨內存在著發展黨員把關不嚴、黨員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黨員管理機制不健全,部分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組織紀律不強,甚至思想蛻變、腐化墮落等問題,健全黨員退出機制,成為新時期黨的建設的當務之急。
1.黨員出口不暢影響黨員隊伍的質量
截止2013年,我國黨員人數8512.7萬名 ,基層黨組織420.1萬個。黨員數量的大量增加引發了一些人“重量不重質”的擔憂。有的黨組織對發展黨員把關不嚴,發展黨員質量需要提高。一些地方或單位,為了完成發展黨員“指標”,不得不降低進入“門檻”,在“矮子”中選“高個”,以至于一些“先天不足”的人,也混進了黨員隊伍,影響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要正確地處理好黨員的量與質的問題,要嚴格堅持標準,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擴大發展黨員工作中的民主,嚴格工作程序和紀律,提高發展黨員質量。
2.黨員出口不暢影響黨員隊伍結構的合理性
黨員隊伍的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影響黨員隊伍的戰斗力。當前黨員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黨員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生產、工作第一線黨員少,年輕黨員、高學歷黨員、流動黨員及非公有制身份黨員的增多給黨的建設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改善黨員隊伍的構成、分布狀況,發展黨員時注意改善結構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發展黨員工作中注意吸收的新黨員的年齡、文化、性別、分布以及民族和職業構成等情況,將更有利于改善黨員隊伍結構,增強黨員隊伍的戰斗力。要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優化黨員隊伍結構。要加強發展黨員工作宏觀指導,制定和落實發展黨員規劃,保持黨員隊伍適度規模。
3.黨員出口不暢影響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以及黨執政環境的不斷變化,在部分黨員身上出現黨性不純的問題。當前黨員黨性不純問題突出表現是:一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思想蛻化,對社會主義事業缺乏信心;一些黨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眾,沒有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沒有盡到黨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一些黨員忘記了黨的宗旨,背離了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淡漠,不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一些黨員干部四風問題嚴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盛行;一些黨員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對組織決定、上級指示敷衍塞責,不認真貫徹執行,本位主義嚴重等等。雖然這些現象只是發生在少數黨員身上,但是如果這些黨員長期滯留在黨內,黨員“出口”不暢,必然會影響黨員隊伍的質量,影響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黨群關系。
4.黨員出口不暢影響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執政能力的提高
黨員是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黨的細胞。黨員是否合格、素質高低、質量如何,直接影響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執政能力的提高和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因此,暢通不合格黨員退出渠道,處理不合格黨員就成為新形勢下黨自身建設的一項根本性任務。
二、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的路徑探索
(一)實行積分制管理
如何破解黨員活動難組織、發揮作用不明顯、考核評價彈性大等問題,成了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工作重點和難點。為此,推廣黨員積分制管理新模式,將黨員管理考核量化公開,實現組織評價有依據、黨員爭優有動力。
1.設計積分管理體系
近年來,部分基層黨組織的黨員組織生活流于形式、黨員服務意識不強、監督考核黨員方法不嚴謹等問題比較突出,直接影響到黨員作用的發揮。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黨員積分制管理”:一是根據黨員的年齡、職務、身體狀況和工作特點,設定A、B、C、D、E五個積分種類;二是為每名黨員制定一張黨員積分卡,記錄積分及考核等有關情況;三是黨員積分的考察內容主要包括“按時參加會議、服從組織安排、主動交納黨費、熱心公益奉獻”等基本黨員義務的履行情況以及日常表現;四是通過季度評議和年度考評,得出黨員的年度綜合積分,并依分數高低確定黨員的“星級”(五星級至一星級),評定結果作為黨員年終民主評議和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
2.規范積分機制運行
黨員積分制管理由申報、匯總、核實(評議)、公示四個環節構成。一是黨員積分申報。分為三種類型:支部記錄積分,即黨員參加會議、交納黨費等基本情況,由黨支部根據有關記錄直接積分;黨員申報積分,即黨員填寫黨支部統一發放的黨員積分卡,每季度向黨支部上交一次,由黨員自己申報積分、積分小組核實積分;班子提議積分,即支委會參照《積分制管理細則手冊》的要求,對黨員的履職作用、黨性狀況確定積分。二是黨員積分匯總。三種申報積分匯總由考評小組(黨支部)負責。三是積分核實(評議)。由每個季度的黨員大會核實(民主評議)。四是積分公示。核實后的積分經黨員本人確認后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以確保積分評定結果的真實、民主、客觀。通過建立積分臺賬、季度通報、年度公示等辦法,使每位黨員能隨時掌握自己的積分排位情況,使黨員開展的一切活動、所作的一切貢獻都體現到年底的最終積分上,用量化積分來回答“先進不先進、優秀不優秀”的問題。endprint
3.完善積分評定獎懲
強化積分運用工作,將數字積分轉化為現實工作推力。各地根據各自實際制定符合黨員崗位特點的獎懲措施,使優秀黨員添動力、落后黨員有壓力。黨員積分考核評議小組對全體黨員年度積分進行審核評定,對優秀黨員推薦對象,規定年末評議結果必須在四星級以上,低于四星級的不得參評;年度積分被評為二星級的黨員,由黨組織進行約談;年度積分被評為一星級的黨員,由黨組織進行誡勉教育,幫助其整改提高;積分累計在100分以上的按一定比例評為優秀黨員,60分以上的評為合格黨員,年度積分低于60分的黨員不參與星級評定,40分以上的評為基本合格黨員,40分以下的或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評為不合格黨員。被評為優秀等次的黨員,優先作為當年度評先評優的參評對象,對評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黨員,由黨組織進行談心談話和批評教育,并派專人結對幫扶,幫助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進行整改。對連續兩年被評定為不合格黨員的,按照有關程序給予勸退、除名等相應組織處理。
(二)探索界定不合格黨員標準
針對不合格黨員標準過于寬泛、難以界定的問題,各試點單位可以按照黨章及有關黨內法規要求,結合各自實際,制定不合格黨員的具體標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抵制情緒,政治上不夠堅定的;不履行黨員義務,不接受黨的紀律約束的;黨性觀念差,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繳納黨費、不做黨組織分配的工作的;本人要求退黨的;民主評議中不合格票在50%以上的;貪污受賄,以權謀私,損害黨和人民利益,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的;參與賭博、打架斗毆或大搞封建迷信,參與或操縱群眾集體上訪,造成惡劣影響的;參加宗教、邪教及其他非法組織活動,經教育不改的等具體情形,確定為不合格黨員。以實現不合格黨員界定有標準、處置有依據。對連續兩年被評為不合格黨員的,根據有關規定,按照“調查核實情況、提出處理建議、聽取本人申辯,支部大會表決、上級黨委審批、宣布處理結果”等步驟,對其進行勸退、除名處理。
(三)落實不合格黨員教育幫扶措施
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對不合格黨員實施切實有效的教育幫扶措施。一是限期整改。由黨委派人對幫扶轉化對象進行個別談話,幫助提高認識。同時,下發限期整改的書面通知書,給予1個月時間的限期整改。二是開展轉化。限期整改期滿后,經黨委考核,仍未轉化的,再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轉化。教育轉化期間,實行原黨組織和上級黨委雙重管理。通過談心談話、黨風黨紀黨性教育、黨的知識測試、承諾辦實事、先進黨員結對幫扶等途徑,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幫助整改轉化。三是分類處理。經考核對轉化效果明顯的,由黨委研究決定,按期結束幫扶。表現突出的,可提前結束幫扶,但教育轉化時間最短不得少于6個月。對轉化效果不明顯的,延長一年的教育轉化期限,經考核仍不合格的,將勸其退黨,堅持不退的,按照《黨章》及有關規定予以除名。四是受理申訴。黨委做出處理決定前,將與黨員本人進行談話,聽取說明和申辯。處理決定會及時通知原黨組織,原黨組織要及時通知本人并在黨員大會上宣布,并報組織部備案。黨員本人在知道處理決定之日起15日內可向黨委提出復核申請,黨委將在接到復核申請書后的15日內做出復核決定。對復核決定不服的,可向組織部提出申訴。不合格黨員的調查材料、教育轉化、組織處理情況及該黨員的《入黨志愿書》等材料將一起存檔。
(四)完善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
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處置不合格黨員,是一個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問題。完善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建立健全包括不合格黨員的認定、幫扶整改、教育誡勉、談心談話、申訴復查五項機制,使不合格黨員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對那些問題嚴重、屢教不改的落后分子堅決清除出黨員隊伍,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五)試行處置不合格黨員票決制
由于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存在著“人情因素”、“面子”、“從眾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許多人在處置不合格黨員時思想上有顧慮,許多黨組織礙于情面不敢動真格處理,結果人為造成“出口不暢”。試行處置不合格黨員票決制,就是在處置不合格黨員時實行“一人一票”的無記名投票,用“票決制”代替“舉手制”,進而克服了“舉手制”的弊端,有效地解決了黨員因礙于情面或怕報復而違心舉手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丁惠義.探索不合格黨員的退出機制[J].黨政論壇,2000(10).
[2]張明性.關于新形勢下建立“黨員退出機制”的思考[J].中國港口,2000(12).
[3]海南省委黨校課題組.關于建立黨員隊伍正常新陳代謝機制的理論思考[J].新東方,2001,10(6).
[4]匡顯楨.疏通出口渠道純潔黨的隊伍[J].江西省團校學報,2003(3).
[5]曾德盛,曾家華.新時期黨員隊伍新陳代謝機制與黨的先進性建設[J].學術論壇,2006(8).
[6]李逸浩. 黨性不純公眾反感度調查[J]. 人民論壇,2012,(1).
[7]楊貴龍.規范黨員退出機制不斷純潔黨員隊伍[J].長鋼縱橫,2012(3).
[8]李娟.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研究———基于紹興市打通黨員“出口”的實踐[J].理論探索,2012(6).
[9]羅雙燕.搞好黨員隊伍純潔性建設 書寫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2,26(5).
[10]葉前.廣東試點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J].瞭望,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