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吾鄉山水楊與馬,一時名噪三吳下

2014-09-10 07:12:07吳鵬
貴州文史叢刊 2014年3期

吳鵬

明代以前的貴州書畫,除一些地方史籍文獻中有相關敘述外,已難見留存,而今所能見者,也只是諸如石刻摩崖、墓室壁畫之類的少量遺跡。從這個意義上說,明代之前的貴州書畫史,幾乎是文字記載的藝術史,而非圖像呈現的藝術史。在文化發展上,貴州也未與國家主流進程同調。直至明初貴州建省,尤其開科考試后,方有可觀。故晚清目錄學家、書法家莫友芝感慨道:

黔自元上而五季皆土官世有,致漢唐郡縣,幾不可尋。英流鮮聞,安問風雅。逮有明開省增學,貢士設科,文獻留詒,乃稍可述。

誠然,永樂十一年(1413),中央政府在貴州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標志著貴州正式成為全國十三個省級建制之一。疆域和政權的一統,也是文化秩序和價值結構的一統,從此,中央與地方的政治文化聯系更加緊密,貴州人文淵藪也隨之彰顯。據陳福桐先生統計,自明嘉靖十六年(1537)貴州開科取士后,明清兩代貴州共出了“六千舉人”、“七百進士”、“三狀元一探花”,俊杰之士,比于中州。而其中的明末畫家楊文驄和馬士英,在藝術造詣和文化影響方面,在貴州古代書畫史上尤為突出。

楊龍友(1596-1646),名文驄,號山子,別署伯子,貴州貴陽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龍友鄉試中舉。天啟元年(1621),安邦彥進圍貴陽城,龍友曾募士隨父拒守。次年,貴陽圍解,龍友率所募追擊,克之。天啟四年(1624)龍友二十八歲時奉母移家南京。不久復社組建,龍友加入,成為早期社員,與復社領袖張溥及后稱“復社四公子”中的陳子龍、吳應箕等交好。在江南,與董其昌、陳繼儒、倪元璐、李日華等名士過從甚密。龍友詩文有《洵美堂集》《山水移》《臺宕日記》等,時人夏云鼎編《崇禎八大家詩選》,龍友與董其昌、陳繼儒、王思任等人一同入選。清人莫友芝認為其詩“骨挺勁岸異,已有不可一世之概”,又贊其人品氣節云:“先生值遺明殘局,猶螳臂揞撐,妄思恢復,膏斧鉞而不回,其志節至今侹侹有生氣!”

龍友曾說:“余生長萬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故名山大川,往往性情相習,亦往往機緣相湊,所謂得之習慣,亦根之胎骨也。”以“詩書畫三絕”名世的楊龍友,喜好游覽,東南嘉勝,靡不到焉。徜徉山水之間,得自然之靈氣,寫胸中之丘壑,康熙《貴州通志》謂之“博學能詩,尤精于書畫,雖片楮寸幅,人爭寶之”。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曾作《畫中九友歌》,稱董其昌、李流芳、卞文瑜、邵彌、楊文驄、張學曾、王時敏、王鑒等九人為“畫中九友”。其實九位畫家并不屬于一個流派,董其昌屬領銜者,其馀八人皆與董關系密切,甚至以董為師,畫風也互有影響,九人在明末清初畫壇中占主導地位。《畫中九友歌》中關于楊龍友有詩云:“阿龍北固持雙矛,披圖赤壁思曹劉。酒酣灑墨橫江樓,蒜山落月空悠悠。”崇禎十七年(1644)清軍入關后,楊龍友任南明弘光朝(福王朱由崧)官兵備副使。次年南京陷落,又在隆武朝(唐王朱聿鍵)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清順治三年(弘光二年,1646)在浙江衢州抵抗清兵,敗退浦城。被俘后不屈而遭殺,一家同死者三十六人。梅村還有二詩論龍友:

其一

數卷殘編兩石弓,書生搖筆壯懷空。南朝子弟夸諸將,北固軍營畏阿童。

江上化龍圖割據,國中指鹿詫成功。可憐曹霸丹青手,銜策無人付朔風。

其二

君是黃驄最少年,驊騮凋喪使人憐。當時只望勛名貴,后日誰知書畫傳。

十載鹽車悲道路,一朝天馬蹴風煙。軍書已報韓擒虎,夜半新林早著鞭。

“可憐曹霸丹青手,銜策無人付朔風”,梅村在此將唐代畫家曹霸比擬龍友,以彰其藝,然對書生用兵,壯懷付空,更有惋惜之意;又云“當時只望勛名貴,后日誰知書畫傳”,似有對龍友未能振起危局、卻只以書畫傳世的失望。歷史地看,龍友書畫之名,確因死節而益顯。

董其昌曾為龍友詩集《山水移》作序,其中有云:“楊龍友生于貴竹(即貴陽),獨破天荒,所作臺宕等圖,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結,有元人之風韻去其佻,余訝以為出入巨然、惠崇之間,觀止矣!”此語雖有鼓勵后學之意,然卻能人董氏法眼,誠屬不易。楊龍友的山水受董氏沾溉頗多,在同代就已有影響,如同樣師法董氏的龔賢(1618-1689)就曾臨摹龍友山水,有跋云:

龍友畫固出于董宗伯,而能脫盡云間氣習,即孟陽、周生可稱逸品,然終不若龍友文弱之態動人也。

作為同門師弟的龔賢,以貶抑天都畫派(即后來的新安畫派)中堅人物程嘉燧、李永昌諸人而褒揚龍友,雖為情理之故,而失之妥當,然謂“龍友畫固出于董宗伯,而能脫盡云間氣習”,實為確論,這從龍友的筆意與畫風,即可見其并不拘于董氏之風格法度,而上追元代黃公望、倪瓚意趣,師而不泥,風規自遠。明末清初文人周亮工(1612-1672)撰《讀畫錄》,其“楊龍友”條云:

楊龍友……工畫,善用墨。初為華亭學博,從董文敏(董其昌謚號)精畫理,然魂質頗異,不規規云間(指董其昌為首的云間畫派)蹊徑也。一后貴陽(指馬士英)之勢漸張,急于功名,不復唱渭城。人有求者,率皆盛伯含、林玉兄弟及施雨成捉刀。董文敏題冊中一幅云:“意欲一洗時習,無心贊毀間作生活者。”

周亮工認為,楊龍友雖師從董其昌,但二者精神氣質并不相類,楊龍友并沒有墨守云間畫派的面目,這種表現,正如周亮工引釋無可的話說,是“以蒼秀出入古法,非復仿云間、毗陵,以儒弱為文澹也”。 龍友努力打破云間派的樊籬,不獨以氤氳濡濕、渾厚華滋之風格出現,也借鑒了元人清遠深幽、淡泊孤高的意境營造。尤其以山川為友,師法自然,取景寫生,更顯其生動之意境。因此時人李日華對龍友的繪畫實踐,也頗認同,在他為龍友山水冊所作的品題中,不僅明確強調作畫須“筆、墨、手”三者俱到,還記載了二人對于寫生感悟的對話:

繪事以筆、墨、手三者追心眼所見。文人之心靈通微妙,著眼于江山佳處,具無限勝趣,斷非凡手可追。故余友楊龍友遇臨眺有得,輒自出手圖之。此如崔徽自寫,真所謂“我與我周旋久故也。”龍友日:“吾輩不愁心眼無奇,憾手未習耳。”余曰:“不必習,但日讀異書,日行荒江斷岸,或婆娑樹下而稍縱以酒,則手有不謀于心眼,而躍然自奮者矣。”龍友曰:“然,請書于冊。”

作為晚明鑒藏大家的李日華,古今法書名畫過眼甚多,于書畫之事也多有創作體驗,其《竹嫩畫媵》《紫桃軒雜綴》《六研齋筆記》等著作,論書評畫也不乏真知灼見。

楊龍友交游甚廣,常與當代名流雅集唱和,藝文砥礪,以為賞心樂事。他雖比董其昌年少四十馀歲,關系卻在師友之間。近人林紓認為龍友之畫長于干擦,有時亦能為濕筆,其畫雖得力于董其昌,但二者又有所異:“思翁(董其昌)墨氣煥發紙上,蒼翠欲滴,龍友則蓬蓬勃勃,以墨傅染,亦具一團光氣,使人不能覓其落筆之所在。”其實不惟繪畫,龍友書法亦頗受董其昌淡雅風格的影響,清人倪濤曾謂,“楊文驄……學玄宰書,形跡雖似,神骨全非,蓋落筆爛熟少生秀之趣”。雖有武斷之嫌,然細審龍友書法,從氣格上看,實稍遜董氏。

董楊二人忘年之交,互有詩文贈酬,如龍友《與董玄宰先生論筆墨二首》云:

其一

提筆須認我,無令筆有權。自然筆還筆,此際識真詮。

迂者豈其迂,顛耶誰能顛?先天一筆起,妙在不可傳。

其二

惜墨不在墨,要知先惜水。苦心不問手,對境豈謀紙。

看君潑墨時,濃淡皆有理。毫端噓董巨,硯池活范李。滴滴生氣飛,尺幅幾千里。

此二詩頗似佛偈,禪味十足。晚明士人,多喜禪習,相引為尚。如時人卓發之在評龍友畫時,亦以禪意論之,其云:

畫家盡態極妍,只如義學沙門。文人之畫,則西來直指也。龍友于筆墨畦徑,脫落都盡,故千山秀色現清凈身,明明祖師,意只在里許。然亦有自詡別傳不諳教相者,欲離畫家死法,又墮文人活計。如龍友深探南北二宗,方能脫離一切,未許通宗不通教者橫拳豎指。

陳垣先生所撰《明季滇黔佛教考》一書中,將楊龍友、謝三秀、越其杰等貴州名人歸屬“士大夫之禪悅及出家”一類,其云:“禪悅,明季士夫風氣也,不獨滇黔,然滇黔已預其流矣。”而滇黔之“預流”,楊龍友實已副之。董其昌好禪,常以禪喻書論畫,見地極深,在其藝術論著《畫禪室隨筆》中即已淋漓體現。龍友移家至金陵,正與董其昌意氣相投。崇禎八年(1635),董氏曾為龍友《山水卷》(現藏上海博物館)作跋,其文亦頗具禪意:

白庵老公祖,神仙中人也。畫遍毗陵,雞犬葉麻,宛然仙都矣。吳、李兩君,因懸弧之辰,登高作賦,詞極芳鮮。龍友彩筆凌霞,構茲異境,仙家眷屬,皆不作凡響。八十二老人睹此勝事,何異靈山一會耶。

龍友書畫,散見于公私收藏。境外收藏主要在日本,其馀分藏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臺北、香港等文博機構中,私人也有零星收藏。貴陽中醫學院陳昌繁先生因慕鄉賢孤忠,發愿搜集出版龍友遺墨,與貴州省文史館合作,傾力匯編《楊龍友書畫集》,共收80來幅,為認識和研究楊龍友的書畫藝術提供了極大便利。書中所收作品,皆平素難見,如書法有《道履帖》、《草書與李卓如同游金山詩扇面》以及一些畫跋等,淡雅有致,清秀可人,婉約而不柔媚,放達而不張狂,頗與董其昌書法中的曠逸風格相類。相較而言,其畫傳世較多,如《臺蕩游記圖冊》《秋林遠岫圖》《林泉清集圖冊》《枯木竹石圖》《仙人村塢圖》《山水蘭石圖冊》等等,可見龍友不拘成法、轉益多師的不凡功底和自我意識。晚清貴州名賢黎庶昌先生看到龍友畫作后,曾作跋日:

龍友畫為黔人冠……余雖無鑒古識,然視其品骨蕭澹簡遠,似當在大癡(黃公望)云林(倪云林)之間,文(徵明)董(其昌)不逮也。

楊龍友不降清朝而為大明死節,成就不朽的士人精神。黎庶昌因仰龍友德藝,故發此過譽之論,實本于鄉邦情結。

龍友在南明小朝廷受寵有加,亦為士英所重,古今史論多傳其為馬士英妹夫,然考諸史實,并非如此。明末署名為“東村八十一老人”所撰《明季甲乙匯編》卷二有兩處曾載:

知縣楊(文)驄自薦邊才,馬士英甥婿也。

壬申,越其杰巡撫河南,其杰鄉科罷閑,居金陵,以馬士英妹夫起。

這兩段材料提示了楊、馬、越三家的關系,也是較早記載楊龍友非馬士英妹夫的證據之一——從今貴州省博物館藏楊龍友祖母的墓志銘中,亦可推知馬士英比楊龍友長一輩。明清之際談遷的《棗林雜俎》、計六奇的《明季南略》諸書,也多沿襲此說。然至清初,孔尚任(1648-1718)戲曲《桃花扇》中,卻將龍友安排為“問色”人物,并以名妓李貞麗的口吻介紹云:“這里有位罷職縣令,叫做楊龍友,乃鳳陽督撫馬士英的妹夫,原做光祿阮大鋮的盟弟。”糾與孔尚任同時的溫睿臨在其《南疆逸史》也有“文驄娶士英女弟(即妹妹)”之類的記載。

《明史》關于馬士英與楊龍友之關系,記載比較典型的有二處,一處在《楊文驄傳》中:

楊文驄,字龍友,貴陽人。浙江參政師孔子。萬歷末,舉于鄉。崇禎時,官江寧知縣。御史詹兆恒劾其貪污,奪官候訊。事未竟,福王立于南京,文驄戚馬士英當國,起兵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皆監軍京口。以金山踞大江中,控制南北,請筑城以資守御,從之。文驄善書,有文藻,好交游,干士英者多緣以進。其為人豪俠自喜,頗推獎名士,士亦以此附之。……初,唐王在鎮江時,與文驄交好。至是,文驄遣使奉表稱賀。鴻逵又數薦,乃拜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提督軍務,令圖南京。加其子鼎卿左都督、太子太保。鼎卿,士英甥也。士英遣迎福王,遇王于淮安。王貧窶甚,鼎卿赒給之,王與定布衣交,以故寵鼎卿甚。及鼎卿上謁,王以故人子遇之,獎其父子,擬以漢朝大、小耿。然其父子以士英故,多為人詆祺。

另一處在《呂大器傳》中:

十七年四月,京師報陷,南京大臣議立君。大器主錢謙益、雷績祚言,立潞王。議未定而馬士英及劉澤清諸將擁福王至。福王立,遷大器吏部左侍郎。大器以異議絀,自危,乃上疏劾士英。言其擁兵入朝,硯留政地,翻先皇手定逆案,欲躋阮大鋮中樞。其子以銅臭為都督,女弟夫未履行陣,授總戎,姻婭越其杰、田仰、楊文驄,先朝罪人,盡登膴仕,亂名器。

從以上兩段來看,《明史》所言“文驄戚馬士英”、“鼎卿,士英甥也”、“姻婭……楊文驄”諸語中,似乎也暗示了楊龍友即為士英妹夫,然又謂“女弟夫(即妹夫)未履行陣,授總戎”則未明所指,頗可斟酌。而尤其野史稗乘、戲曲故事、民間傳聞,則可任意附會改編,自然影響了人們的判斷,故后人對馬、楊親戚關系的傳言,其來有自。作為官方厘定的正史,《明史》對馬、楊二人關系的實際上采取了模糊處理,并分別列入“奸臣傳”和“本傳”之中,實有士人精神的價值判斷存于其中。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曾題龍友畫蘭竹,以此寄懷感慨,其中一首詩云:

江左風流染翰時,越疆同裹故人尸。

風蘭露竹容相憶,寒食曾無上冢兒。

原詩末注:“龍友殉難時,吾鄉孫武功監軍(孫臨)與之同死,后監軍子收其骨并龍友合葬桐城北楓香嶺。余嘗至其墓側。”姚鼐此詩引宋代詩人楊萬里《寒食上冢》典故,既表達龍友的大節孤忠,也感嘆身后的世態炎涼。

林紓先生在評論龍友繪畫的同時,也頗贊其殉死之氣節:

龍友之作,氣局佳而皴擦處恒在有意無意間,不能謂之純詣,大概欲迅速完其篇幅,故部置極疏宕,不取完密一路。其人初附馬、阮,后乃自拔,良不失為晚蓋之君子也。

正如陳垣先生說:“其(龍友)不屈也,世亦亟稱之。”

由楊龍友而及馬士英,世之所論,二者際遇直如天壤。

馬士英,字瑤草,貴陽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進士,授官南京戶部主事。明亡后擁立福王,建元弘光,任首輔。士英因挾持福王、賣官鬻爵、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明史》謂其“為人貪鄙無遠略,復引用(阮)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于亡”,將之入“奸臣傳”,良可嘆矣!然顧誠先生《南明史》則認為馬士英“固然不是救時之相,但把他打入另冊,列入《明史》奸臣傳是毫無道理的。至于把他同阮大鋮掛在一起稱之為‘閹禍更是無中生有”。對其身后遭遇有所辯白。

馬氏雖品節為世所鄙,然其書畫水準卻見專精,清人葉廷琯《鷗陂漁話》謂:“即其馀藝,亦尚可觀。余嘗于郡中收藏家見其山水便面,深得元人蒼逸之趣。字亦學蘇,頗無俗韻。”文末又以嚴嵩之詩藝與人品類比馬士英,感嘆曰:“昔嚴嵩能詩,《鈐山堂集》中清妙之作甚多,然無補于立身行事之謬,徒令人惜此詩之出于嵩手。士英之善畫能文,亦若是焉爾。”

士英山水師法五代董源,下及元代倪瓚和明代沈周之畫法,用筆自然生動,墨法淋漓灑脫,風格蒼茫幽深,意趣天然率真。今安徽省博物館藏馬士英《仿沈周山水圖》中,馬氏題識:“白石翁(沈周)為曹庭畫,學倪迂筆而古健過之。雨后臨此,形神俱似奇絕。丁丑(1637)秋日題馬士英。”可見馬氏對自己的臨摹工夫頗為自得。

周亮工《讀畫錄》載馬士英居金陵時“肆力為畫,學董北苑(源),而能變以己意,頗有可觀”,并引時人陸嘉淑語:“瑤草書畫聲,不減文董。”又引王士稹語曰:“蔡京書與蘇黃抗行;瑤草胸中,乃亦有丘壑。”而周亮工自己則對馬士英的人品與藝品有所辯解,其云:

余謂瑤草尚足為善,不幸為懷寧(阮大鋮)累耳,士人詩文書畫,幸而流傳于世,置身小一不慎,后人逢著一紙,便指摘一番,反不如不知詩文書畫為何物者,后人罕見其姓字,尚可逃過幾場痛詈也,豈不重可嘆哉!瑤草名成后,人爭購其畫,不能遍應,多屬施雨成為之。

雖然人品與藝品實無直接關系,然在傳統文化視野中,德藝雙馨卻是人們對二者皆臻完善的理想境界。周亮工乃是降清之明臣,《清史列傳》已將之列入“貳臣”傳,在士人精神觀照視野中,其形象實非正派名節,他在此為馬士英辯污,似有比照自己人生選擇的難言之隱。

生于清初的張庚(1685-1760)因惡馬士英之品行,對之訶責嘲諷尤甚,在其所編的《國朝畫徵錄》一書中,則將馬士英附于“妓女”之后,所載云:

余嘗見馬士英水墨山水一幀,筆法縱逸有別趣,字亦佳。第其人既自絕于勝國,復獲罪于皇朝,即欲錄之,從何位置邪?嗚呼!倩扶、吳媛、豐質,妓女耳,士君子猶節錄之;亂臣賊子,大節既隳,萬事瓦解,畫之工不工,何足掛人齒頰哉?嘗聞諸金陵人云,馬士英畫頗佳,然人皆惡其名,悉改為妓女馮玉瑛作。噫!使馮玉瑛真有其人,恐亦不任受也。

施雨咸,名施霖,前述《讀畫錄》載其為楊龍友捉刀,又為馬士英代筆,張庚此又謂“馬士英畫頗佳,然人皆惡其名,悉改為妓女馮玉瑛作”,可知士英書畫水平并不低。世人對士英品行的鷙評,于清初尤甚,且多由畫而引申,如陳維崧《望海潮·題馬貴陽畫冊》一詞云:

極北龍歸,江東馬渡,君臣建業偏安。天上無愁,宮中有慶,聲聲玉樹金蓮。點綴太平年。更尚書艷曲,丞相蠻箋。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樓船。

華清月照欄桿,悵多時粉本,流落人間。可惜當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畫凌煙?風景極凄然。寫一行衰柳,幾處哀蟬。展卷沉吟,昏鴉蔓草故宮前。

劉巖也曾作詩諷馬士英:

福人醉不醒,幕府凱歌休。君臣鳥獸散,茲事羞千秋。

斷續馬中看字樣,鳳陽提督金陵相。尚有閑情作畫師,六代山川恣跌宕。

小部新翻燕子箋,吳綾細楷朱絲纏。司馬填詞宰相畫,孝陵王氣飛灰煙。

吁嗟鼠子金衢走,人間尚惜迂癡手。看畫君須掩姓名,畫工莫問為誰某。

黃虞稷《題馬士英畫》云:

半閑亭上草離離,尚有遺蹤寄墨池。猶勝當年林甫輩,弄唐貽笑誤書時。

乾隆問學者錢載就馬士英之繪畫聯想阮大鋮之戲曲《春燈謎》、《燕子箋》,題一詩曰:

王師南下不多年,司理揚州句為傳。落盡春燈飛卻燕,江山如畫畫依然。

以上所舉關于題馬士英畫的詩詞,大都由人品而論藝品,或感慨世事,或嘆惋節操,或譏諷風雅,然如張庚所云,士英“大節既隳,萬事瓦解”,其書畫流傳至今,所存寥寥。在全國最具權威性和綜合性的書畫著錄書——《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所見馬士英作品也僅有四幅,其中有一幅馬士英繪贈楊龍友的山水扇面,今藏于南京市博物館。馬士英題款:“戲學鄒臣虎作。臣虎嘗云:‘畫須以無意行之。余此畫即不及彼,然可謂無意。馬士英。”弘光元年(1645)四月,龍友將此畫轉贈給萬壽祺,并加題識云:

“衣白與瑤草,皆傳大癡(黃公望,1269-1354)一燈。衣白以古勝,瑤草以秀勝,皆是上座。此扇于文淵閣中贈余東行,年少見而悅之,因以相贈。乙酉四月,楊文驄識。”從馬、楊二人的題識中,可見士英對繪畫藝術的感悟與創見。

近代貴陽著名畫家姚茫父先生曾臨摹過馬士英山水畫作,對其人品藝品,也不免感慨系之,其有詩云:

藝苑人人說貴陽,功名文采兩郎當。只今淡墨殘山里,不及桃花壓扇香。

“桃花壓扇香”,典出孔尚任《桃花扇》中描寫楊文驄為李香君血染索扇,繪成桃花的情節。從茫父詩中,知其對士英品行之評價,并未虛美掩惡,就繪畫水平而言,則認為馬士英之畫,較龍友而言確有不逮。

結語

晚明是一個商業發達的社會,其中作為畫學指南與藝術傳播的“畫譜”的出版,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文化現象。在明末和清初兩種最為著名的畫譜——《十竹齋書畫譜》和《芥子園畫傳》中,都選錄有楊龍友的作品示例。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出版商對于名家畫作的遴選是一個十分挑剔的文化行為,他們不僅要考慮被選者本身的人品素質和社會接受,還要看重其作品的示范效果和經典意義——當然,這些行為無疑都需基于出版商的商業利潤而作。

身處江南的楊龍友與馬士英,浸淫江南世風,耳濡目染,藝文風尚應會受到影響,故二人畫作中,常見江南山水風格,書法則多顯文徵明、董其昌之流韻。

龔賢1674年五十六歲時,曾作《云峰圖》長卷,末附長詩一首,將所師承的自五代至明末的二十三人一一列名其上,詩中有句云:

“晚年酷愛兩貴州,筆聲墨態能歌舞。”這“兩貴州”,即指楊龍友和馬士英。平心而論,二人書畫之藝術水準,在當時并不忝入江南文人畫家之列。龔賢所列之師承諸家,不僅是顯其畫路學源,也是對明清時代藝術生態的文化反思,尤其所指楊、馬二人,其意義更不僅是對他們自身藝術成就的尊重,也暗含了明清之際貴州藝術話語之于時代文化主流的人文觀照,故明末清初貴州文人吳中蕃(1618-1695)曾有詩贊曰:“吾鄉山水楊與馬,一時名噪三吳下。”考諸畫史,此言信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色婷婷在线播放|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一级在线毛片|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一线在线|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福利在线一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日本免费a视频|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一级色| 亚洲成人www| 91青青视频|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国产91线观看|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免费亚洲成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无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1激情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999福利激情视频 | 狠狠操夜夜爽|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av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人与鲁专区|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亚洲黄色成人|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国产免费网址|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亚洲国产清纯|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伊人蕉久影院|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国产91av在线| 伊人91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国产va在线观看|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毛片一级在线|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后式a一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色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亚洲自拍另类|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