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常煥
摘 要:本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從農村教師的現狀、在職培訓的內容、方式、重要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字:農村教師;在職培訓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的公平均衡對農村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農村教師需要不斷樹立終身教育思想,積極參加培訓學習,汲取知識、更新知識和積累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水平。所以,在職培訓學習對于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多數農村教師從業動機積極,專業精神良好,重視學習、信息技術和科研,但大多數教師在知識上、學科教學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技術使用能力等方面還需要提高。他們對課程改革的新觀念與操作方法的培訓有突出需求,特別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轉變方面的需求。同時農村師資薄弱,教師短缺,在職培訓無疑是重要的途徑。
農村教師的在職培訓內容應注重需求性、科學性、、綜合性。一是更新理念。在當今社會。學會學習、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將是每一個教師未來生活幸福和工作上進的保證。二是通曉專業知識,成為學科專家。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教師只有接受嚴格的、高層次的學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應付自如、得心應手。僅僅接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層次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門學科的。一個合格的教師應全面學習一門學科,包括學科背景、學科結構體系、學科基礎理論、學科知識應用以及跨學科知識等。三是學習有關教育的學問。未來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專家,必須在學習專業學科的同時掌握其它有關教育的學問,如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技術、管理學等。四是學習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主要強調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轉化成現代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
農村教師進行在職培訓學習的方式一般有:一是參加固定的繼續教育學習。我國很重視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問題,全國各地都實施繼續教育的系統工程。教育部明確要求,中小學教師要按期輪訓。所以未來教師的日常工作不再完全是教學生,定期接受繼續教育將是其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把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作為”加油站”,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二是參加教育主管部門暑期組織全員培訓。分學科組織各校各科教師進行的教材培訓、聽課、專家講座等可以有效的幫助教師了解教材,學習一些好的教學模式和嶄新的教育理念。三是參加校本學習。通過校本培訓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技能、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技巧。四是參加各類成人教育。如函授學習、電大學習、各類自學考試等。五是外出培訓學習。組織骨干教師到外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農村教師積極參加在職培訓意義重大
1.有利于激發教師的職業生命力。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淘汰。一旦教師不給學生看重,教學效果等一切都無從談起。教師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喪失人的本質,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使教師工作顯得消極被動。因此,在職培訓不僅僅是融洽學生,更重要的是培訓本身還在拯救教師自己。所以加強在職教師培訓,通過各種方式,更新教師知識結構,給教師輸入新鮮的血液,使教師職業永葆活力,更有魅力。
2.有利于儲蓄個人素養。現代教育以人為本,育生標準的提升要求教師必須從單一的學科教學能力向多元知識儲備、多種教育手段運用能力方向發展,成為復合型教師。要有較豐富的教育心理學知識,要認知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研究學生的群體特點和個性氣質,加強對學生的個案研究以因材施教;要有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素養,要求教師要全面而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要深入了解本學科的教學發展動態及最新理論成果。教師對學科知識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學中越能有效駕馭,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越理想,額外負擔就越輕。還要有多元知識儲備,可以為教師的教學和自身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而對于教學任務繁忙的農村教師而言,只有通過多方位的在職教育學習才能獲取。
3.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在職培訓學習,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藝術。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學海無涯,永無止境。平庸的教師給孩子奉送真理,而優秀的教師卻讓孩子發現真理。從一定意義上講,掌握一門教育藝術,比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難。作為教師,不下苦功鉆研、借鑒和吸收是不行的。需要我們的老師不斷地學習、借鑒,從多方面吸收別人先進地教育經驗和教育藝術。也可以提升教師的探究創新精神。在培訓中,往往面對的都是較高層次,能研究創造自己的教學實績和構建理論研究特色的專家,可以引導教師追求自我超越,博采眾家之教學,創造性的進行課堂教學。
4.有利于增強教師的職業責任感。良好的職業責任意識是教師專業精神的核心。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教師的職業責任則是傳承文明,教書育人。教師站在三尺講臺,放眼大千世界;對學生培養立足于知識學習的三五年,放眼于人生成長的三、五十年。教師的道德引領和文化傳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行業的職業者所不具備的,因此社會對教師寄寓著厚重的希望,對教師工作的評判和教師形象的塑造也就有著近乎完美的苛刻標準,這也給教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世界的構筑帶來極大的影響。許多教師就生活在物條件清貧、工作的巨大、社會評價標準偏失帶來的精神痛苦中。需要通過培訓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職業責任感。
5.有利于適應新教材教學。 在教材更新異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滿足現在所有知識,那是行不通的,會被社會淘汰,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開拓自己的知識領域,加強對教材的駕御能力,才能因材施教。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學習培訓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參加學習培訓,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教材的編寫、學習方式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職培訓學習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作為一名教師,應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教學方法上必須進行改革,進行創新,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總之,農村教師接受在職培訓,對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