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邦化
摘 要:現在的農村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成績差的學生,無心學習,有的甚至放棄學習,我們如何激勵他們再努力學習?
關鍵詞:努力;奮斗;拼搏
八班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編排的課文是《藤野先生》、《我的母親》、《我的第一本書》、《列夫托爾斯泰》、《再塑生命》。上完這個單元的課,根據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結合現在素質教育的要求,本人對此單元的教學,有一些感想,現在就來談談我的感想。
這幾篇課文都是名人所寫,有回憶錄,有傳記,講述的是作者或主人公一段難忘的人生歷程。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抒發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是寫了魯迅先生本人留學日本,棄醫從文的經過,表達了他的愛國之心。這段經歷也是寫他以救國救民為抱負的奮斗歷程。魯迅先生本來是為學醫而到日本留學,想學到先進的醫術,好回國救治像他父親一樣的中國病人。殊不知,在日本的學醫途中,耳聞目濡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欺辱,使他改變了思想觀念,改變了人生的道路。他認識到,哪怕學到了再好的醫術,也只能醫治中國人的身體,醫不了中國人麻木的身心。因此,他立即改變學文學,立誓要用文學喚醒中國人麻木的身心,醫治中國人的精神。由于他不屈的奮斗,以筆當槍,狠戳封建勢力,反動勢力,外侮勢力,在中國的史冊上留下了他不朽的業績,成為著名的文學家。《我的母親》是胡適對母親的回憶錄。回憶他小時候母親對他嚴格的教誨,母親的言行,自己從母親身上獲得人生之道。他十二歲就離開母親,外出求學,由于得到母親嚴格的教誨,使他在外的二十多年中,不屈的奮斗,不懈的努力,使他卓有成就。他的成就,是他在母親的教育和影響下,努力奮斗的成果。《我的第一本書》是牛漢回憶小時候讀書的情況。在那個年代,讀書是多么的不容易。他的同窗好友喬元貞因為家窮買不起書,老師要求每人有一本書,牛漢就把自己的課本分成兩半,一人一半。可是后來喬貞卻因家庭貧困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也失去了走向光明大道的機會。再后來,作者有了成就,為之惋惜。《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是世界文豪托爾斯泰的形象,列夫.托爾斯泰,一個相貌平平,甚至說是丑陋的相貌。但他卻是一個世界文豪。他能成為一個世界文豪,是他具有敏銳的眼睛,睿智的頭腦,努力奮斗的結晶。《再塑生命》是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他是一個盲女,一個在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弱女子。但是,在她的老師的引導下,她熱愛生活,堅忍不拔的學習,她頑強進取。最終,在人生的道路上,開創了一條光明的大道,成為世界著名的作家。
這幾篇課文都是寫作者或主人公人生中奮斗的歷程,他們經過艱苦的奮斗,執著的追求,最終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成為世界名人。
我們的教育,是要進行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在德、智、體、能各方面都要發展的合格的勞動者。語文教學也不能離開思想教育。所以,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我認為應該以這幾篇課文作激勵學生的思想教育。
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了解課文中主人公奮斗的人生歷程,體悟到人生奮斗的意義,感受人間的關愛與溫情,然后引導他們學習課文中的主人公,如何去努力,去奮斗,為自己的將來,為國為民,去奮斗,去拼搏。教學《藤野先生》,學習魯迅先生為國為民,去尋求適合自己的道路,確定自己的目標,去奮斗,去拼搏。教學《我的母親》,教育學生要知恩報恩,為報答父母,努力學習,去奮斗,去拼搏。教學《我的第一本書》,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光,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去努力,去奮斗,去拼搏。教學《列夫.托爾斯泰》,教育學生不要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成績不好而放棄人生美好的追求。教學《再塑生命》,教育學生不要擔心自己的能力,任何時候都要去努力,去奮斗,去拼搏。只要你去努力,去奮斗,去拼搏,前途仍然是光明的。
當然,我的這個觀點只是相對農村而言,并不是適合所有地區。因為在當前的農村學校,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差,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影響了學習;有的是因為父母不在家無人管教,導致學習成績差;有的原來學習雖然成績好,但受壞境的影響,影響了學習。就這樣,成績差的同學,到了初中,課程多了,他們無所是從,學習成績跟不上,變得心灰意冷,無心學習,甚至放棄學習。所以,教學這個單元,我便有了這樣的感想,要用這個單元的課文,在教學中激勵他們,學習課文中的主人公,樹立自己的理想,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奮斗、拼搏,鋪就自己人生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