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 要: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對于高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高職院校的教學硬件條件是有限的,高職院校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們提升最大的學習效率,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在現在高職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引進和利用無疑能發揮這一作用,將高職教育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將促進高職教育的變革與騰飛。
關鍵字:信息技術;教育教學
一、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國內,遠程教育技術主要包括有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它是根據特殊的目的,綜合了各種資源從而為了獲得有效的學習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能夠存儲非常多的信息量,處理也非常的迅速,同時,能提供良好的互動,便于學生學習,而我們的遠程教育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也就是離不開我們的信息技術的支撐,我們現在的遠程教育是面向成人化、社會化,而其形式松散化,手段則為現代化的教育。而為了達到我們的遠程教育的最大理想化則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其必要性。
在我們當今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毫無疑問的是非常廣泛的,我們可以看看我們的身邊,各種多媒體技術,各種用于輔助教學工作的“聲”“圖片”“文字”“動畫”層出不窮,而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未來對我們的教學要求也更加的高,非常多的新時代的學子們,面對枯燥無味的課堂早就已經提不起興趣,他們所要求所想聽到看到的是更加生動更加能夠實際看到的東西,那么這個時候,我們的信息技術無疑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因為,我們可以知道,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擁有著海量的信息,它可以把老師的知識通過非常多的方式反饋給學子們,那么我們的老師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技術來制作生動的動畫,那么可以利用動畫來反應出我們老師所要表達的傳統粉筆黑板或者書本所表達不出來的信息,那么教語言的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來制作老師們的音頻,這樣我們可以在最佳的時間最佳的狀態下制作出最佳的教學音頻,讓我們的學子們能夠獲得最好的教學。
當然,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于我們的教師也勢必會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我們的教師要了解相關的技術基礎概念以及各種相關軟件的背景知識,然后我們的教師還需要能夠學會各種教學軟件的基本使用,然后,和以往一樣,我們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個性存在有比較大的差異,這樣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指導。而在我們采用信息化教學以后,我們可以把有經驗老師所總結出來的各種“案例”各種可能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都歸納儲備起來,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學習。
二、高職教育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
現代多媒體技術在當前教學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們所說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基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蘊含了現代的教育教學的一種整合式的教學方式方法。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評價教育教學系統采用新的信息技術時認為,“這是一個決定性作用的厲害攸關的問題,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學校應處于影響著整個社會深刻變革的中心地位”。我們的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講究的是一種優勢的結合優勢的互補,尋求一種有意義的可以產生實際效果的整合點,最終兩者能夠合二為一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與信息技術的復合交叉領域,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觀察。采用雙中視角,要著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的互動性雙向整合。這里的整合是彼此靠近,優勢互補。用以尋求連接點與共同點,產生實質的、有意義的聯系,并最終成為一體的過程。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并不是教育信息化,只有將教育與技術進行雙向整合才能成為教育信息化,這之后再利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這樣,才能真正的推動教育的快速發展。他們提出要加強整合必須做到1、教學手段要有自己的創新;2、教學組織的形式要有創新;3、教學內容要有形式的創新,可以在課程的內容上動手,可以開辦音視頻講座,網上學習,可以選擇單元學習模式、學習周模式,可以采用流媒體的課件、網絡學習資源模式。提出以空間教學為切入點,全力的開展現代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在高職教育中,為了能讓學生們獲得所需要的知識,教師們需要在不同的課程中使用合適的軟件才能真正的整合進課堂中。
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發展研究
未來課堂的教學模式將由教學為主的模式改為教學為輔,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包括4個方面,第一:教學演示的工具,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多媒體素材。展示傳統教學的模式無法表達的內容。第二:師生互動的媒體,教學工程應該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的交流過程。通過網絡環境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第三:資源環境的生成,可以突破書本知識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不斷的優化生成新的教學資源環境。第四:構建新的只是:信息技術可以成為新只是構建的載體,在于它與教學整合時,能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維的流暢表達能力,這樣能在對信息進行重新整理、優化組合和加工運用,從而將大量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文中指出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首先要提高認識。充分認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和作用。打破傳統的思維。由此可以看出工具的熟練使用非常重要,在高職學校中尤其如此,因為,高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更加的有針對性,我們的老師需要能讓高職的學生們學有所成,學有所用,那么,我們的老師就必須能夠熟練的掌握所教授的軟件,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子更好的掌握知識。
現代遠程教育與傳統承認教育應該整合而非替代,應該充分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開展高職教育,統籌和整合各類社會教育資源,使優質點的教育資源能夠共享,同時不能放棄原有的教育形式,應鼓勵多遠化的發展原則,實現多種形式的互相借鑒、互相整合。由于科技的發展非常的迅猛,現在正處于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的快,更新周期急速縮短以往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會更換的知識體系現在只要一年甚至幾個月就會更新。現在的人類社會教育界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快速變革的時代,不斷更新的知識與更新較為緩慢的書本形成了一個矛盾體,人們在用以往的傳統方式進行教育教學時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根據調查我國已經有絕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校園網,我國互聯網已經廣泛的覆蓋大部分城市。很多的高校無線網絡已經覆蓋校園,建設信息化的社會、信息化校園已經勢在必行,網絡的大行其道也提高了人們對于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期盼,網絡教育的不受時間限制、無空間限制以及途徑的多元化自由化、教育資源的廣博化也是人們期盼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隨著網絡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教育教學領域正經歷一場新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高校教師的素養和能力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高校教師應當具備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高校教師所具備的教育技術能力主要包括1、需要具備技術思想意識,首先高校教師對教育技術的內涵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要有運用教育技術的思想意識。2、需要具備教育技術理論知識,高校教師要具備教育技術理論知識,以便于教師們能更好的進行實踐操作。3、具備教育技術基本能力,在有對硬件、軟件的基本操作能力基礎上,還能將教育技術有效運用到實際教學上的能力,要求對硬件基本熟悉,其次要求對網絡知識基本了解,然后對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利用網絡及通訊工具與學生及其他老師互動的能力。同時,老師們應該能夠借助現代網絡技術來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并能夠創建出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而在我們高校高職學校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高職的教師也要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們進行主動的學習,同時還要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當然,我們高職的教師同樣也必須要有很好的動手能力,至少必須要精通某一個課程,而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我們的教師可以通過掌握的各種信息技術來制作出高質量的課件,也可以利用各種先進的軟件來和同學們進行互動,當然,在不同的場景我們需要使用不同的軟件來配合教師進行授課,那么,這就需要將我們的先進的信息技術整合到課堂中去。
四、小結
信息技術引入教育領域給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多的機遇和便利。對于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而言,過去較多的關注其在支持教師教學與支持學生學習中的應用,近些年,技術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應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樣,在高職學校中教師同樣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反思,同時,高職學校的老師更要根據將實際的需要根據所教授的課程以及教授的學生來調整自我的反思進行整合,來獲得成長。
由此可見,在當代高職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非常的重要,同時,在高職學校中,針對不同的課程我們的老師也必須要能夠利用不同的技術才能夠發揮出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徐冬梅,《關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幾點思考》,郭城師范
[2]王海燕,《技術支持的教師教學反思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0.4
[3]羅樂,網絡通訊環境下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研究》,重慶交通大學,軟件導刊物,11卷第8期
[4]王環,《現代遠程教育與傳統成人教育整合發展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5月
[5]谷占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河北省曲周縣電教儀器站,科學教育,2009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