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獻采編工作是圖書館的一項基礎工作,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海量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傳統采編模式已不能適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網絡時代;圖書館;文獻采編
圖書館是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的信息中心,而文獻采編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主要工作。隨著信息量的劇增,圖書館的工作重心也相應變化,數字圖書館建設、聯機編目、參考咨詢、網上借閱成為新的工作目標。采編工作急需革新。
一、圖書采編現狀
圖書采訪人員根據年度圖書經費額度和學院教學需求,與供貨商進行文獻采訪,收藏反映學校重點學科領域的最新科研動態、科研成果等,在重點采購專業圖書的同時,有選擇性地采購、收藏非學校專業的其他圖書文獻資料,采集各種形式的書刊資料,并對文獻按學科屬性進行分類。為全院師生提供最具價值的文獻信息資源。
1.采購模式單一
傳統圖書采購以采訪人員從四大書目了解文獻信息,根據本館需要進行圈選預訂為主,以接受捐贈、圖書交換、郵購等方式為輔。雖足不出戶可輕松選定館藏資源,但只能
通過題名或者有限的文字描述來揣測圖書內容。而目前出版的圖書內容重復交叉的多, 僅靠書目圈選難免不能盡如人意, 且到書周期長,文獻利用率低。且隨著出版業的無序競爭,四大書目也只能提供部分圖書信息,很多獲獎圖書在書目上不見蹤跡。
2.編目工作繁重
我院由于學校升級,文獻需求急增,相當部分圖書都需要手工編目。有限的編目人員整日忙于驗收、查重、蓋館藏章、加磁條、貼書標等基礎工作,雖身疲力乏,而圖書上架時間仍遙遙無期。
3.館藏結構不合理
一是館藏文獻與學科發展不協調。專業急增十幾個,新增專業的教學、科研、實驗等文獻資料缺乏,甚至存在盲區。學術性質文獻乏少。館藏文獻與學校發展不同步。
二是信息收藏與師生需求不平衡。例如,我館的文學類圖書占了很大比例,而勤務、政工、計算機類圖書遠遠不夠。且一些圖書內容陳舊,無實用價值。
三是印刷版、電子版與其它類型文獻的配置比例應恰當, 各種載體文獻應多元共存, 力求所購文獻類型配置合理、數量最多、經費利用率最高。
在增加數字化資源的同時,紙質文獻仍不可取代。有些文獻由于軍事、科研、政治、經濟的原因不能在網上共享所以也無從取代。個人認為,紙質圖書閱讀方便、不費眼睛、具有人文價值,是最理想閱讀載體。圖書館應根據館舍面積、經費額度、專業情況合理購進紙質文獻。
二、對策與措施
采編部作為圖書館的主要業務部門之一,對館藏資源的質量和特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采編工作現狀,采編部應積極調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1.創新采訪模式
采編部門應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改變被動和封閉的采訪模式,廣泛征求讀者意愿,(如在圖書館主頁書目薦購、發調查問卷、師生推選書目、參與現場直購等)建立主動、開放式的文獻采訪模式。確定圖書的采訪原則和重點,通過預定圖書、網上訂購、現場直購等多種方式,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預定購書方式容易造成漏訂、錯訂;而網上信息繁雜,給篩選帶來一定的難度;現場直購花費時間較少,更容易把握圖書質量。
2.編目業務外包
民營書商和其他小型書商的圖書折扣比新華書店高, 到貨時間短,并樂于承擔圖書查重、分類、制作MARC 數據、蓋館藏章、貼條形碼、貼磁條等“額外工作”, 甚至愿意為對方整理上架加工好的圖書等。把書目數據加工交給有信用度的小型書商,能減少重復勞動、縮短加工周期、降低運行成本。讓館員把精力放到二次文獻加工和提高服務質量上。但所有圖書需經圖書館專業人員審核,把好盜版關。有些出版商似乎連校對也省了,乍一看紙張、印刷都不錯,一讀才發現錯、誤、漏太多,靠“改錯”、“填空”來“揣度”原文,誤人甚深。
3.優化館藏資源
文獻采集渠道要多樣,充分發揮捐贈、會議、對外交流、合作科研等方式免費獲取文獻信息以充實館藏的作用。同時針對重點學科,特色學科要征求學科帶頭人意見,加大經費投入,并加快特色數據庫建設,重視對電子資源和網絡資源的建設。
我館自2008年以來,先后自建勤務數據庫、武警戰術數據庫、戰例數據庫、畢業論文數據庫。實現了勤務戰術領域資源的數字化和網絡共享,此外還收集學術講座、授課課件、影視作品等音視頻資源近2個T,并自主研發了電子圖書共享平臺,并實現了基于校園網的電子圖書共建共享。擁有鏡像電子資源15T,包含超星數字圖書館、超星名師講壇、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學位論文庫、維普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計算機自助網絡視頻學習系統、新視野大學英語學習系統等9種鏡像資源和學習輔導系統,能基本滿足師生的文獻需求。
4.完善和發展聯機編目。
充分利用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圖書編目人員要利用網絡來完善管理方式,加強自身的與其他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實現資源互補、共建共享,相互學習。我館先后與四川大學等8所合作辦學高校在資源上實現共享共建,集合優勢資源,提升自身的存在價值。
總之,圖書館的采編工作應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以服務創新迎接時代挑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業務素質,竭力把館藏結構與師生需求緊密結合,最大限度發揮圖書館的作用,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全方位的個性化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張瑛,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文獻采編工作的幾個誤區,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1(3).
[2]陳偉,汪瓊.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采編工作的問題與對策,圖書館論壇,2004(2).
[3]羅志堯,周群芳.基于系統分析的圖書館文獻采集工作[J].現代情報,2011(10).
作者簡介:夏芙蓉(1970-)女,本科,現工作于武警警官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