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雷
我剛畢業那一年,帶初二六班班主任。這個班是全年級據說最差的班,全校初二有六個班級,這個班的第一名,在全年級排第六名。班里有成群結隊的“小混混”,還有羊癲瘋病患者。整個學校的老師,沒人愿意帶這個班。我新畢業,學校安排我帶這個班。懷著一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我毅然接受了這個班。班里有個叫蔡波的孩子,初一時是有名的“四大金剛”之一。你無法想象他這樣一個外表文弱清秀的男孩子每天會整出多少亂子來。可是奇怪的是,開學兩個月后,蔡波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先前的桀驁不馴叛逆調皮完全消失了,我暗自歡喜的同時,也不停地思索著跟這類學生交往及教育他們的的技巧……
我相信就算是頑石,也總有被我感化的那一天。
蔡波總是犯錯,所以被各科老師叫去辦公室是司空見慣的一件事。那天晚上,他再一次犯錯,我氣沖沖地在前面走,他晃晃悠悠地走在后面。開學兩個月,不似平時那般清閑,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我一個人在外面租房子住,想家的念頭倒被沖淡了許多。那一天,走廊盡頭的辦公室里歡聲笑語,不似平時那般安靜。走進去不經意回頭,竟看到久違的父母笑意盈盈地站在辦公室正中間的位置。愣住,怎么可能?意識到是真的時,我的眼淚汪了一個眼眶。瞬間的喜悅、感動、怨恨、惱怒、自責等各種復雜的情愫一擁而上,我扭過頭,轉身走了出去。然后眼疾手快地掃了下四周,迅速抬手把眼淚擦干了。頓了一大會兒,才挪步重新回到辦公室。接著是家長帶著關切的幽怨聲,微笑和藹的笑容讓我不知所措的像個孩子。漸漸平靜下來后,想起蔡波,原來他早就偷偷溜掉了。
本以為這一幕只有我會記在心中。過分的愛著一個人,所以就會把身上所有的性子都發泄在他身上吧?因此才會跟家里的人常常賭氣鬧別扭。而起初得不到理解的痛苦,就只能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去冷靜,去調節。沒想到后來蔡波對我說:“老師,其實我那天沒走,我躲在辦公室后面的窗戶外,想看看熱鬧??墒钱斘铱吹侥銖娙讨鴾I水在眼眶里打轉,又堅強地轉身回去時,不知道為什么覺得很佩服你。我記得我每次不開心都會跟家長大吵大鬧,直到他們繳械投降為止。所以他們都很寵愛我。于是造成了我比較任性妄為的性格吧。我以為你是個大人了,沒想到你也會掉眼淚,聽他們說,其實你也就比我們大五六歲。我對自己說,其實你也是個大孩子,就像我們的姐姐一樣,你也有受委屈的時候,也有心情很糟糕的時刻,但是你還必須掩蓋好自己的心情,用最好的狀態去教育我們。你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對自己說,今后再不要你傷心流淚了?!?/p>
蔡波還說,有一天他上課跟同桌一起趴在抽屜里看世界名著。我講課發現他們時,走到他們位子旁,站了好久,直到他們發覺教室氣氛不對,抬起頭來看到我。本以為我會跟其他老師一樣,對他們怒吼兩句,一把奪過書去沒收,罰他們抄課文或者掃地干活,或者干脆站到教室后面去。但是我沒有那么做。而是從他們手里輕輕拿起書,很仔細地看了看,又很平靜溫和地還給了他們,并且走到講臺前對所有同學說:“以后大家要像蔡波學習,我們中學生就是要多看課外書,多積累知識,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要注意,不要在課堂上看書,畢竟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容忍的哦——”他說我說的對,因為除我之外的其他老師,都認為看課外書是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一件事。數學老師甚至三令五申禁止同學到圖書館借書看。從那以后,班上所有愛看書的同學,個個大膽而且積極地去圖書館借書。我們班成了借書最勤快次數最多的班級。同學們也很聽話,完全戒掉了在課堂上故意看書故意跟老師作對的行為。因為他們覺得我理解他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想問題。
我知道有很多年輕的班主任跟我一樣,剛接了一個班,對學生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可是當這份付出的的得到的卻是讓人手足無措的頑劣,是狀況不斷的混亂時,青春的夢想便會如煙般幻滅。我們委屈,心痛,甚至消沉。當我們掙扎著重新站起來時,我們藏起眼中的關切,隱去嘴角的微笑,我們給自己戴上了一副虛假的面具,我們學會了用冷漠裝點自己的威嚴。于是,日復一日,我們真的冷漠了下來。
蔡波的一番話,讓我心里熱情澎湃。原來,再嚴厲的訓斥,再開口婆心的勸解,都不及一次無意之中的真情流露。一個受孩子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個非常有人情味的老師。他可以不夠理性,但一定感性。他不做作的情感,可以如細雨一樣溫柔地觸動孩子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琴弦,從而縮短彼此之間的差距。冷漠的教師固然威嚴,威嚴的教師固然可以做到讓學生害怕,但害怕不等于尊重,而尊重是互相的。冷漠也永遠培養不出熱情,能夠滋潤學生的只有真情,還有愛心與理解。
李鎮西老師說過: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對年輕的班主任而言,我們可以沒有不怒而威的豐厚閱歷,可以沒有這樣那樣的教育技巧,但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我們不能丟掉去孩子的愛。
心中有愛,舉手投足間揮灑的都是溫暖、親切、寬容和理解。你的溫暖會讓孩子感到自在,受到尊重,受到理解,你的親切會鼓舞他們,你的寬容會啟發他們。
我談起自己的經驗時,就會告訴她們,我覺得不妨放下我們高高在上的姿態,俯下身子去看待學生。每個人都是一輪月亮,她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陰晴圓缺的時刻,更何況是孩子。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我們的心中首先就會生出一份寬容。
有一位網友說的好:教育,不必裝飾成豪情萬丈的偉岸。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溫柔的征服。
經常跟孩子談心,也是了解他們心聲的一個好辦法。蔡波說,上初一時,因為他們班是年級最差的班級,所以每個老師走進教室時,都會用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去訓斥他們。有時候就是因為那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就發現老師們小題大做,在班上大發雷霆。結果引起全班同學的反感。自然,就會有大膽的學生,如他,站起來頂撞。自然,結果是老師用他們的威嚴占據了上風。但事情造成的結果是,全班同學以往背地里叫自己喜歡的老師為“老大”,從此以后見面,都恭恭敬敬地稱呼“老師”。一旦學生對老師敬而遠之,教育,還能進行到底嗎?
那天下午我聽完蔡波的話,利用班會課讓學生采用匿名的方式提出自己對老師,對同學,對班級各項管理的看法。結果很多同學興奮不已,紛紛寫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有的說,老師你太與眾不同了,你親切自然而好不造作,我們覺得你就像我們的大姐姐,我們有話都想跟你說。我們也不怕你,嘿嘿。有的說,老師,XX上次值日故意沒擦黑板,看你進來后會不會生氣,結果你自己擦了。什么也沒說。后來那個同學就很慚愧,以后再也不敢了。還有的說,老師,我給你提一個意見,能不能不要對我們太好,我怕你下年萬一不帶我們班,我們該怎么辦——
讓我們把憤怒的姿態換成握手,把呵斥換成溫和的凝視,把體罰換成輕拍對方的肩膀,給怨恨者一個寬容的眼神,用心傾聽他們卑微的話語。以善良的情懷感動學生,用真誠的愛心呵護學生,也許你會發現,我們的教育事半功倍,毫不費勁。因為,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溫柔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