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誠
愛新覺羅·玄燁,一個在華夏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上永遠綻放著輝煌光彩的名字,它代表著輝煌,卓越與神圣,它代表著偉大與成功,他勾勒了大清盛世最輝煌的一筆,他親手畫就了他自己那傳奇的人生。
康熙皇帝成就萬載帝業,身為萬世楷模,難道僅僅是因為上天給予他的恩賜嗎?今天,我們再次回眸歷史,感悟圣祖皇帝的圣德,充實自己的思想,從康熙那里汲取些人生奮斗的力量。
首先,就請讓我用一段歌詞來展開今天的畫卷,用它來給大家一個“整體感知”。
電視劇〈〈少年康熙〉〉主題曲----〈〈做人多辛苦〉〉
千秋做人多辛苦,一切痛楚,
心底有數,百年孤獨全部埋進塵土,
男兒自尊,紅著雙眼不哭。
茫茫人世多云霧,一杯淚珠換笑一幕,
向前一步刀光劍影飛舞,男兒好強永不低頭認輸。
看我少年做主,不再由人擺布,
汗水上路拼出快樂地圖。
看我少年做主,愛恨分得清楚,
風險團團圍住,拿來錘煉筋骨。
看我少年做主,不再由人擺布,
痛快付出為求萬人仰慕。
看我少年做主,愛恨分得清楚,
手中握緊企圖,人間太平幸福!
一、“皇額娘說要我做個好皇帝,我就是要做個好皇帝”
八歲喪父,九歲喪母,孤苦男兒永不低頭認輸;
萬人不解,冰刀雪雨,大清盛世夢想永存心中 。
康熙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少年,登基之前,順治皇帝問眾皇子以后的志向,其他皇子都說;愿為賢王,只有康熙說:我愿效法父皇。
9 歲時,康熙皇帝的母親,大清孝章康圣母皇太后鑾駕賓天前,母親的遺憾:太后遺憾她不能親眼看到康熙在太和殿上指揮眾臣,治理天下。那天他含淚對皇額娘保證,他要成為大清國的一代圣君,他要成為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帝王。
康熙盛世起源于少年康熙心中不同常人的志向,康熙最終用汗水完成了對母后的承諾。有夢才有遠方,不管別人怎樣想,若想讓人生不凡,你的心中一定要有夢想。不管路途多么遙遠,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二、“小時侯作弊,長大了肯定是個昏君”
——少年康熙
貴為天子,誠信對自己,誠信對天下;
勇于承擔,行事是自己,責任自己擔。
康熙不把皇帝的權力看作是言所欲言,為所欲為的東西,從來不認為自己作為皇帝可以任意收回對他人的承諾,他視誠信為人間圣物,金口玉言即使身處險境也不對百姓失信。
康熙登上皇位之后,太皇太后為他聘請了幾位帝師,時常要考察他的學業,但康熙即位之初,八九歲的孩子還不怎么懂得的學習,一次,孝莊太后定期檢查學業的日子將至,太皇太后早有懿旨,若學有所進,則師生共賞,若學無所成,則帝師降級罰俸,皇帝面壁思過。康熙身邊的人告訴他考題在內務府一處保存,問他是否需要自己幫忙探聽,康熙毅然拒絕了,他認為:“為天子者當有天子之氣概,君臨天下,堂堂正正,為天下人的楷模,豈能做那種小人之為?”
考試那天。康熙沒有達到太皇太后的要求,但太皇太后沒有責罰他。之前的一切都是孝莊太后的安排,是孝莊太后對他的考驗。孝莊太后欣慰,她的孫兒是個誠信的孩子,和他的父皇一樣,敢于作為,并且敢于承擔一切。康熙的帝師高呼:大清朝在皇上手中必得盛世,皇上在,大清有望了。“三藩之亂,舉國上下,風煙四起,京師危急,在這種危機情況下,百官建議加稅賦,康熙說;“登基之初,朕承諾百姓永不加賦,決不失言”
誠信,不光是思想品德考試的內容,更是個有志之士的基本準則。自己的事情自己擔,無論是輝煌的一刻,還是人生的低谷,敢作敢為,勇于承擔,做康熙一樣的人。
三、“世事豈能盡如人意,皇阿瑪可以為愛妃舍棄江山,朕決不做一個因情廢國的皇帝”
——康熙圣祖有諭
茫茫人世多云霧,愛江山也愛伊人,玄燁難忘那美麗的笑顏;
一杯淚珠笑一幕,心中思念永遠留,痛快付出為求盛世明朝。
皇帝是天子,但天子也并非圣人, 也會有七情六遇,孝莊太后這樣評價康熙:他繼承了他父皇的情癡,但他懂得放棄。
康熙皇帝,這個后人看來光輝無比的帝王,可誰又知道那人后他心中滴血的瞬間。因為他是皇上,因為他的志向,他不能愛他所愛。為了大局,為了心中的大清盛世,康熙含淚舍棄了太多。但那些人卻永遠活在康熙的心中。一切一切的舍棄。一切一切的付出,都為了大清的盛世,都為了明天那萬人的仰慕!
人生路途,漫長而遙遠,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留戀。無論我們現在想干什么,但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和夢想,我們懂得去欣賞沿途的美景,但我們更應懂得什么時候該起程了,用自己今天的付出。在將來,給過去認識的同學,朋友,老師等所有人留下的會只有尊崇和仰望。
四、“孝誠仁皇后鳳駕賓天,朕停朝五日,為其守靈”
——康熙上諭
孝愛祖母,摯愛皇后,圣明天子重情重意;
心中有愛,感天動地,康熙圣祖永存我心。
康熙是一個偉大的帝王,圣明的天子,他也是一個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他八歲喪父,九歲喪母。是他的皇祖母太皇太后孝莊帶著他博覽群書,帶著他修身養性;是孝莊太后帶著他沖破千難萬險,才使大清王朝到達盛世的彼岸。康熙心知感恩,平時對孝莊至恭至敬,還十分牽掛祖母的身體,太皇太后稍有不適,康熙便陷入擔憂與恐懼,四處尋求名醫;祖母一旦安康,他便如釋重負,還常去為祖母祁福;太皇太后一旦生病,康熙十幾天不解衣帶,親手侍奉。1687年太后病重,康熙駕臨天壇啟奏上天,希望減少自己的壽命以延長太后的生命。
康熙和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雖然那是一場政治婚姻,但康熙和孝誠仁皇后可謂是從親情到愛情。他們是患難夫妻,他們共同經歷了權臣專權的日日夜夜,一龍一鳳,恩愛有佳。三藩之亂時,皇后因難產而仙逝,康熙悲痛萬分,雖然時為三藩之亂,大清危機,但康熙還是連續5 天不理朝政為其守陵,康熙如此勤政的帝王,那樣珍惜時間,能停朝五日,足見情感之深。孝誠仁皇后之子2 歲就被立為大清皇太子。
一個人不僅要有才華,更要有一顆能感知到愛,能愛別人的心,用愛面對生活,生活也會愛你。
康熙王朝并非完美,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它有它的局限性,但被人們稱為“盛世”,它必然順從了天下民心。但康熙皇帝的作為,已經拼盡全力做到了最好,康熙皇帝的品質,在我心里足以勝過我所知道的一切帝王,康熙,是我在人生奮斗之路上的導航明燈,是我的精神力量。康熙讓我學會了忍讓,學會了堅強,學會了臨危不亂,學會了犧牲與付出,堅持與忍耐。康熙皇帝的品質與精神更成為了我人生路上永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