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
摘 要: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增多,高校的大面積擴招,學生生源結構呈現多樣化,由于學習環境和認知能力的不同形成了學生之間極大的個體差異,學生群體中的差距拉大,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不少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學風建設令人堪憂,尤其是對于目前仍處在發展階段的高職院校來說,加強學風建設,實現全方位育人,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學風建設提出了幾點個人的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學風建設;管理;發展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存在的難度及涌現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能力差與學校質量目標不協調
高職院校學生入校門檻較低,學生個體差異大,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強,思想上存在惰性,認為讀大學就是拿張文憑今后好找工作,甚至還有人認為大學就是來玩或打發時間的,在個人學習及生活上缺乏整體規劃,學習目標不明確。而高職院校的宗旨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試圖通過短短兩年或者兩年半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從而實現學生盡早上崗就業。學生學習能力差,學校質量目標高,兩者之間的矛盾突出,直接影響學風建設。
(二)學校管理方式與學生自身發展需要不協調
高職院校部分學生由于自主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不強,促使各院校在管理上要求嚴格,而學生雖然文化知識基礎薄弱,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但又非常注重個性自由,這一矛盾導致學生往往對學院管理存在質疑甚至不滿,不良情緒往往誘發不良行為,從而影響學風。
(三)學生學校層次與教育工作者工作任務之間的對比不協調
高職院校辦學層次及學生整體素質相較綜合性的重點本科院校而言存在一定差距,教師及各管理者日常工作比較瑣碎,工作量大,任務重,在較沉重的工作壓力下,要分出足夠的精力整頓學風建設存在難度。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的情況下,要抓好學風建設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比其他綜合性本科院校更多。
二、學風建設對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盡管學風建設存在層層困難,但高職院校要得到長足發展,在人才競爭過程中與其他綜合性重點本科院校抗衡,要培養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抓好學風建設是重中之重,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懈怠的。
(二)良好的學風,有助于促進良好校風,以學風促校風,好校風育好人才,好的學風和口碑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提高高職院校的社會知名度,樹立正面形象。
(三)學風是一種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品味,樹立良好學風是立德樹人的實事、大事,學風建設對校園違紀違規現象和品德教育有著重要影響。一個學校如果學風差,教學秩序混亂,學生學習散漫,也就缺乏了精神核心,違紀違規現象的頻繁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反之一個學校如果學風好,教學井然有序,學生學習充實,那必然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品德教育的提高,兩者相輔相成。
三、對于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盡管高職院校入學門檻低,但人才競爭的壓力卻很大,要提高辦學質量,提升競爭力,就要做到寬進嚴出,從制度管理上管好學生,嚴格實行學節管理,制定明確的校規,累計曠課達到一定節次的學生進行記過、勸退處理,這些處罰措施要深入學生群體,不能紙上談兵,校紀校規一旦失信就很難再次立威。
(二)改進考評制度,促進學風建設。高職院校注重學生技能培養,對文化教育相對要求不是那么嚴格,很多學生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專業課認真學一下,其他的丟一邊,考試能拿60就可以了,要抓好學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各高校必須從深入分析,探討更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從根本上扭轉學生“60分萬歲,多一份浪費”的投機心理。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都不能一味對學生采取保護式教育,要嚴 格考評,以反面教育作為杠桿來促使學生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付諸行動,踏實學習,求真務實。
(三)思想品德課程和公共政治課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學生成才教育的目標,認識到大的方面。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端正學習態度,明確人生方向,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和教師的言傳身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了解社會形勢和政策,拓寬知識面,開拓眼界,樹立奮斗目標和人生理想,做好人生規劃。
(四)輔導員應加強自身業務水平及綜合能力,做到將教育性與娛樂性相結合,引導學生開展各種有益活動,營造良好學風,陶冶學生情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對學風建設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精神氛圍。可以邀請社會各界名人,知名的專家學者,成功的校友等來學校開展講座,講述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奮斗歷程,從精神上鼓舞學生,讓他們學習成功的人生經驗,受到振奮和啟迪,從而更好的指導學習和生活。建立校園文化網絡,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想教育和學習指導,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材,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實現健康上網,文明上網。學校還應該多開展愛校活動,加深學生的愛校情懷,提高他們的自豪感,促進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校,老師與學校三者之間的和諧,提高校園凝聚力,促進學風建設。
(五)培養老師以教風促學風,促學生成才,形成榜樣作用,抓好學風和安全兩個詞,以促進學風為主旋律開展輔導員工作。
教師要嚴格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和目標要求,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嚴格抓好每一項考核。
另外,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工作的考核和管理,真正發揮教師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做好教師隊伍中的傳幫帶,發展骨干教師,培養青年教師。
其次,學校要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完善輔導員制度,發展一批強有力地輔導員隊伍,細致、深入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詢工作,安全教育工作,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再者,要進一步重視學生會、班團干部建設,通過一支良好有素的班團干部隊伍,協助輔導員工作的開展,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落到細處。
(六)重視學生社團建設,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抓好學生模范的帶頭作用,從而促進學風建設。
學校要加強社團建設,合理引導社團活動,指導各社團結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積極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科研和技能能力的活動,使學生能充分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結合,針對專業發展形勢和要求學以致用,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和專業學習興趣。
配合輔導員、寢室管理員、任課教師、黨團組織,社團部門在學生中評選優秀典型,模范學生、模范寢室、模范班級,通過正面的學生模范來影響其他學生,促進學風建設,以他們作為學風建設的主要力量,實現影響與延伸。
總之學風建設是一門沒有列入必修課的必修課,是學校的傳統,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學風的好壞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成才,關系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抓好學風建設是每一個學校,尤其是高等職業院校要尤為關注的問題,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如何抓好建設,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深入分析,不斷改進,不斷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