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民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張建民
江西省鉛山縣青溪中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加深,課程的創新改革也迫在眉睫,有些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時期對中學語文教學的需要。但是,在這一改革中,中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步伐已經明顯滯后于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發展。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保質保量的完成教育任務,成為中學語文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因此,對于初中語文教學問題的研究勢在必行。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原因以及解決的措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使我們必須對傳統的課堂重新進行審視、認識,去架構一種充滿靈性的新課堂。它不再是靜止的跑道,而是提煉生活、展示風采、體驗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歡愉、發展生命的過程。在這活潑、充滿活力的課堂中,學生們可以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揮灑獨到的見解,暢想美好的未來!讓學生們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體會到語文深遠的內涵,品味著語文課本散發著的清新而悠長的馨香!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課堂出現了一些令人尷尬的教學局面:繁多的問題,淹沒了課堂的中心目標;張揚的個性,掩蓋了閱讀審美的客觀標準;學生的頻繁活動,取代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上看似熱熱鬧鬧,課下卻收益頗淺:既不像傳統教學中那樣扎實地講授基礎,又沒有落實新課程的精神實質,一味反舊,只求“形似”!課堂教學在誤區里越走越偏,越偏越遠。
1.教師方面。
筆者在調查中常會聽到一些語文教師一邊喊“教語文實在太辛苦了”,一邊抱怨“語文時間實在太少”。這些教師認為,只有增加語文時間,增加語文作業量,語文成績才能上去。不少學校的領導也把直接或間接地增加語文課時看作是對語文學科的重視,許多語文教師見縫插針,從早自修到課間課外,都在“爭分奪秒”地上輔導課,有時還占用音、體、美、勞技等課時間。導致語文作業實在多得嚇人,造成“疲勞戰”、“題海戰”,不但使教師自己超負荷運轉,學生們更是被搞得苦不堪言,又哪里談得上全面發展呢?上述情況說明,我們不少學校的語文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個苦教苦學、師生超負荷運轉的“怪圈”,許多語文教師在這個“怪圈”里已經越陷越深。
2.教學方法方面。
課堂教學方法方面“滿堂問”和“滿堂灌”的現象還很突出:
鏡頭一:多數老教師常以一問一答的課堂教學形式替代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耗掉了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時間和機會,造成的弊端是“光問不練,學生疲倦”。這樣勢必造成課堂學生讀少、寫少、思少的“三少”格局。長此下去,只能是課內損失課外補,給學生造成額外負擔。
鏡頭二:部分語文教師訓練走過場,面面俱到,造成的弊端是“教師什么都要教到,學生什么都沒學到”。
鏡頭三:少數年輕教師課堂教學喜歡搞花架子。自學不到半分鐘,小組討論走過場,演、唱、念、做都搬進課堂,重表面的結果而輕訓練過程,造成的弊端是“課堂成了一個人的舞臺,多數人的看臺”。
3.課堂結構方面。
其一,教師成了剝奪學生話語權的“講師”。一堂課中,教師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地講解分析,造成課堂教學重點不突出,無法觸及課文的思想內涵,把握課文的核心部分。
其二,教師讓少數學生統治課堂,忽略了大面積訓練。極大限度地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抹殺了多數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課堂上常常凸現“尖子生撐場面,多數人當陪座”的局面。
分析以上初中語文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大致可以通過兩個大的方面來解決。
其一,教師方面:作為一名初中的語文教師,不應該過度的擺架子,要有耐心,給學生以自信心,對學生多加鼓勵。羅森塔爾效應實驗得出的結論就是,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優缺點,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幫他們發掘,使得每一個人的長處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來。先賢孔子曾經提出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放在現在也同樣適用。教師可以找學生單獨談心,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不足,肯定他的優點。可以通過學生給老師提意見打分的方式,讓老師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及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一行為也有利于新型的和諧平等公平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保障教育質量的提高。
其二,教學方式方面:固定的教學模式早已經不適用于新時期的學生特點,教師應敢于創新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系統和完整。”由此看來,學生應該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注重實踐,放眼觀察社會,多加練習。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讓自己的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培養學生的洞察力,大量閱讀課外書籍以豐富自己的視野。
其三,教學目標方面。教學目標的明確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非常重要,如果教學目標不明確,會導致教學過程的混亂,讓學生感覺學習的盲目性。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花木蘭》課程時,初級目標為能夠對原文進行翻譯。深度目標:即除了能夠翻譯文章,還能夠理解內部隱含的深層意思。初級目標是為學習成績中等及偏下的同學制定,深度目標是為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制定,這樣更高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針對性。
新時期的教師工作越來越難做,要想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就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教育體制的變革,創新教學模式,這也是一個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幾個問題以及簡單的解決措施,以供從事教育事業的語文教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