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萍,魏生龍,王生榮
(甘肅農業大學 草業學院/草業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草業工程實驗室/中-美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雙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簡稱雙孢菇,因擔子上通常僅著生2個擔孢子而得名[1-3]。是一類全球性具有經濟價值和重要生態意義的栽培食用菌,是當今第一大宗食用菌,因其味道鮮美,肉質肥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并且在各地廣為栽培[4-7]。覆土是蘑菇栽培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覆土的持水率、保水力對產量的影響極大[8,9]。為了提高雙孢菇產量和品質,提高培養基質持水率,滿足雙孢菇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諸多學者對保水劑在蘑菇栽培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索[10-17]。試驗通過選擇3種不同種類的保水劑,探索不同種類的保水劑的節水作用及在不同濃度條件下對雙孢菇產量的影響。
雙孢蘑菇(菌株代號AS2796),菌株引自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院。
保水劑Ⅰ號引自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保水劑Ⅱ號河西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提供;保水劑Ⅲ號采自臨澤縣板橋鄉凹凸棒材料自制。
麥秸62%、牛糞30%、餅肥5%、尿素0.2%、石膏1.0%、過磷酸鈣0.8%和石灰1.0%[3]。經過2次發酵,再用敵敵畏5 mL/m3,甲醛15 mL,密封3晝夜,進行消毒。發酵好的培養料為暗褐色,有彈性,手捏不粘手、不臟手;熱料無氨味而有甜面包的香味;含水量65%,pH 6.8~7.4。培養料裝入標準綠色塑料筐(50.6 cm×34.5 cm×40 cm),每筐裝2/3高度。
選用田間耕作層下的壤土,土內拌入1.0%石灰粉。覆土前拌入5%甲醛溶液,堆悶熏蒸24 h,之后攤開晾曬24 h,待用。
每1種保水劑按土壤重量的0.05%、0.1%、0.25%、0.5%、1%拌入土壤中,每筐覆土6.28 kg,每1處理設3個重復,覆土厚3 cm,設不加保水劑為CK,保水劑使用量見表1。
覆土材料Ⅲ1:凹凸棒50%+田土50%;Ⅲ2:凹凸棒33.3%+田土66.7%;Ⅲ3:凹凸棒25%+田土75%;Ⅲ4:凹凸棒16.7%+田土83.3%;Ⅲ5:凹凸棒100%;CK:田土100%(對照)。每1處理設3個重復,覆土厚3 cm,每筐覆土6.28 kg。保水劑Ⅲ(凹凸棒)的使用量(表2)。

表1 保水劑的使用濃度及使用量

表2 保水劑Ⅲ(凹凸棒)的使用量
各處理按相同的方法在2012年2月6日播種。從2月9日開始,每天記錄雙孢蘑菇的澆水量,3月8日結束,共計29 d。
使用軟件DPS 13.5和Excel進行處理分析。
保水劑Ⅰ號和Ⅱ號對雙孢菇產量:保水劑Ⅰ號和Ⅱ號在濃度0.25%水平均對雙孢蘑菇產量的增產效果顯著高于濃度1.0%,0.5%,0.1%,0.05%水平(表3)。與CK相比,平均分別增產1.312~2.618 kg/m2,增產率為44.1%~87.9%;但在濃度0.05%水平時低于對照。

表3 保水劑Ⅰ號和Ⅱ號下雙孢蘑菇產量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下同
不同濃度的保水劑Ⅲ號對雙孢蘑菇的增產效果從結果可以看出,保水劑Ⅲ號在濃度在50%水平對雙孢蘑菇產量的增產效果顯著高于濃度16.7%,25%,33.3%,100%水平,與CK比平均增產5.641 kg/m2,增產率為65.45%;但在濃度25%,33.3%水平呈現負增長,在濃度100%水平產量為0(表4)。

表4 保水劑Ⅲ號下雙孢蘑菇產量
保水劑Ⅰ號在濃度0.1%水平和0.25%水平對雙孢蘑菇澆水量的節水效果相同且明顯,保水劑Ⅱ號在濃度0.1%水平和0.25%水平對雙孢蘑菇澆水量的節水效果相同且明顯,保水劑Ⅲ號在濃度16.7%,25%,33.3%,50%,100%水平對雙孢蘑菇澆水量的節水效果相同且明顯,與CK相比,均節水22.91 L/m2,節水率為36.37%。
保水劑Ⅰ號和保水劑Ⅱ號在濃度1.0%水平對雙孢蘑菇澆水量的節水效果相同且不明顯,與CK相比,均節水5.73 L/m2,節水率為9.10%。

圖1 不同保水劑對雙孢蘑菇澆水量的節水效果的影響
試驗中保水劑在適宜的濃度下對雙孢蘑菇的增產和保水效果顯著。但澆水量的設計由于條件限制還不夠十分精確,因此,保水劑在蘑菇栽培中的節水效果還需進一步研究。但趨勢表明,保水劑不但能夠節約澆水量,減少澆水次數,節約水資源,降低成本,還能提高雙孢蘑菇的產量,能夠廣泛應用于雙孢蘑菇的生產,特別是在祁連山高寒地區[18-20],栽培雙孢蘑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國良.蘑菇生產全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1-59.
[2] 曾輝.我國蘑菇制種技術的現狀與展望[J].食用菌,2001(增刊):38-39.
[3] 龐茂旺,趙淑芳,萬魯長,等.雙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0,29(1):28-30.
[4] 余榮,周國英,劉君昂.雙孢蘑菇設施化栽培的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6,25(2):9-12.
[5] 魏生龍,王治江,殷廷國.日光溫室冬季淺地溝栽培雙孢蘑菇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3(10):39-41.
[6] 程光華,王登輝,魏生龍.張掖市無公害食用菌生產技術規程應用手冊[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61-69.
[7] 張金霞.食用菌安全優質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8] 盛保龍,金群力,周禮.雙孢蘑菇草炭覆土與礱糠河泥覆土的效果比較[J].浙江農業科學,2010(4):739-740.
[9] 馬曉龍,汪志紅,吳仁峰.雙孢蘑菇覆土材料配方與效益的關系[J].食藥用菌,2011,19(2):19-20.
[10] 馮金超.土壤保水劑對沙地農作物生長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3,11(2):36-40.
[11] 何騰兵,楊開瓊,張俊,等.VAMA對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影響的研究[J].土壤通報,1997,28(6):257-260.
[12] 胡芬,姜雁北.高吸水劑KH841在旱地農業中的應用[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1994,12(4):83-86.
[13] 黃占斌,朱書全,張鈴春,等.保水劑在農業改土節水中的效應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57-60.
[14] 羅維康.保水劑不同用量與甘蔗綜合性狀關系的研究[J].廣西熱帶農業,2005(2):5-7.
[15] 魏新田,馬英周,魏修山,等.保水劑在旱區花生等作物上的應用效果[J].河南農業科學,2000(7):12-13.
[16] 趙敏,高會東.保水劑對花生生理特性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J].吉林農業科學,2002,27(6):15-18
[17] 蔡典雄,王小彬,Keith Saxton.土壤保水劑對土壤持水性及作物出苗的影響[J].土壤肥料,1999(1):13-16.
[18] 桂建華,魏生龍,王生榮.祁連山自然保護區高寒草地高等真菌名錄初報(一)[J].草原與草坪,2010,30(6):51-54
[19] 馬興祥,劉明春,尹東.祁連山草原氣候和草地資源開發利用[J].草原與草坪,2000,20(3):37-40
[20] 劉金榮,謝曉蓉.祁連山高寒草地特點及可持續利用對策[J].草原與草坪,2002,22(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