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堯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界提出多種教育理論,其中最能引起人們注意的是多元智能理論。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智力進行解釋,在理論上與高中政治改革的理念相一致。因此,在高中政治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引入多元智能理論,探索出適合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新策略。本文從傳統課堂上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探討出在多元智能理論下高中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教學策略
前言:傳統的政治教學側重對學生知識的講解,而多元化智能理論強調的是對學生智能方面的培養,它的內容涉及語言表達、思維邏輯、人際關系、自身性格、對待事物的見解等智能方面。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政治課堂,一方面,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通過引用多元智能理論,能夠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將多元智能理論積極應用于政治課堂教學中,讓理論與課程內容和教學資源相結合,進而研究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新策略。
一、傳統的智力觀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存在問題
通常人們對傳統智力的理解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成分來順利完成某件事情的活動[1]。它注重的是人在認知上的能力,并以語言、邏輯、數理為核心。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智力的表現在于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的解決學習中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被定義成狹義上智力的代表。傳統政治教學課程上,應用這種智力理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側重學生知識內容的講解,導致學生不能夠全面發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應試教育下對學生智能的培養,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定位等諸多問題需要進行解決。
(一)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定位問題
傳統的政治課堂中,將學科定位成純知識理論的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注重智力的發展,對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參與社會活動能力、自身素質等方面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重視。一方面,在傳統智力觀的影響下,高中政治教學追求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智力高低的標準。思想政治知識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得出的結論,經過抽象的加工形成一門具有代表性的學科,它學習的意義不在于知識本身,而是通過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作為一門德育課程,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該追求對學生基本素質,思想品德的培養,而不是向學生一味的傳授枯燥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傳統課堂上對政治學科的定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將知識的講授作為教育的目標。然而在課堂上學生期待的不是枯燥無味的知識,而是通過學習政治課程,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并且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升自身的素質。政治課程的教授不能僅停留在知識層面,更應該強調學生的參與、分析,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從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角度進行教育。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內容、形式的問題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形式上存在比例失調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在教學內容上單純的進行道德知識、政治理論、法律內容的講解,不僅課程內容枯燥無味,不能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嚴重缺乏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不能幫助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二是在課程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上,傳統的政治教學采取教師在講臺上按照書本進行知識理論的講解,在教學形式上比較單一,學習學起過程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單向的向學生傳遞知識,并通過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對于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并不關心。傳統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不能適應新時期社會上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對政治課程的教學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政治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一)在政治教學內容上結合多元智能理論
教學內容設置的是否合理,體現教師對教學思想的把握,所以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內容的設置時必須對教學任務和目標有著正確的理解。多元智能理論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基礎語言智能、數學分析智能、藝術智能和運動智能[2]。對于具體在教學中應用哪種智能,需要根據課堂實際教學情況來分析。一般來說,政治課堂的教學主要應該讓學生形式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具有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較為嚴謹的邏輯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自身的價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時,需要依據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合理確定課堂教學的內容,并結合學生今后的發展,適當擴充書本上的知識,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分層次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政治課堂在教學內容上普遍呈現重理論,輕實踐,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樂趣,學習也是為了應付考試。因此,一方面,教師在結合政治教學的目標基礎上,加強對教學形式上的創新,讓學生能夠融入到課堂中,而不是一味的聽教師在講授知識。同時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將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分成不同等級,讓學生在學習時有銜接的過程。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樣,對于知識接受的快慢也不同,因此要將學生的對知識接受能力的強弱分成不同的等級,并對不同等級的學習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政治教學過程所涉及的教學內容較多,要根據不同的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將政治知識更好的應用與實際生活中,全面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活動開展需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為目標。而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活動中的落實十分重要,教師需要結合以往教學中的問題及時進行工作改進和觀念轉變,以學生為中心,細化教學內容,開展多元化教學和針對性教學,推動學生智能培養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李梅姬.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12.
[2]王瑞麗.新課改條件下中學政治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梁情.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初探[J].廣西教育,2014,12(06):76-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