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
我曾經有宏大的理想,上大學就要上清華與北大,留學就要去劍橋或哈佛,辦企業就要進世界500強。我曾以為只要我抱定宏偉的理想,我的人生一定會贏得輝煌。
遠大的理想確實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動力,我學習和做事都嚴謹認真,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自己也因此獲得不少榮譽,從小學到初中,我一直是年級第一名。
隨著自己由低年級逐漸過渡到高年級,學業競爭變得日趨激烈,內心的這份宏偉理想也給自己帶來拖累,我的內心常常感到焦慮,因為擔心理想落空。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后,我的成績一下掉到了年級前10名以后,我感到莫名的恐慌,我內心發狂,摔了手機、砸壞了電腦,我號啕大哭,因為我的夢碎了。遠大的理想使我變得十分抑郁。
無奈之下,我向一些心理機構尋求幫助。一些咨詢師要么讓我放棄理想接受平庸,要么用安慰之詞來寬慰我:“你已經很優秀呀!”但這些方式都不能讓我走出抑郁的困境。2013年暑假,這是我人生最有意義的一個暑期,媽媽陪我來到“重塑人生”心理咨詢中心接受馮大榮老師的心理咨詢。
“人生好比樹,大樹之所以比小樹能夠承載更多的陽光和風雨,不是因為這是大樹爭來的,而是因為大樹本身的粗壯;一個人之所以比其他人幸福成功,不是因為其愿望宏大,而是源于內心的厚重與廣博。”老師的話讓我刻骨銘心。
老師告訴我,從心理學的角度,人的一生是其內心投射的結果,內心充滿了障礙,人生就會充斥各種障礙。即使有成功的愿望,失敗也是遲早的事情。怪不得很多收入頗豐的企業老總也在這里尋求內心成長,原來他們內心的障礙在人到中年之后也逐漸開始顯現出來。
“僅僅理解這個道理還不夠,內心的寬廣不是想出來的,而是修煉出來的。”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在暑期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始修煉自己的內心。時間一點點過去,我內心的障礙也在一點一點地拆除,內心的空間也在一點一點擴大。在擴大心胸的同時,老師讓我體會“善”,“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過去我幫助別人總是想得到大家對我的好感,老師讓我的觀念轉變為:“我幫助他人不是為了獲得好感,而是為了愛他人。”過去我總想讓自己出人頭地,現在我把觀念轉變為:“我學習不是為了名利,我愿意用所學知識報答父母、報答社會!”
再次回到學校的我,已經“物是人非”了。我的理想比以前更宏大、更長遠,同時,我少了過去的焦急彷徨,多了內心的氣定神閑,我徹底摒棄了徒向外求而學會了內求,因為“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篤焉”。只要自己的內心廣博、厚重、善良、有才華,個人的成功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正所謂厚德方能載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