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星紅
【摘 要】在全民理財的時代背景下,都市類報紙都先后成立了財經新聞部,開辟了財經新聞版塊,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本文主要圍繞“全民理財”時代中財經新聞要關注什么選題、報道如何操作,欄目如何創新等多個方面,結合現階段的熱點來進行分析,并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其未來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理財 財經新聞 平民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財經新聞的關注度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有關金融、貨幣、股市、期貨、互聯網金融、風險評估等各方面越來越吸著引受眾的目光。
當前,都市類媒體的財經新聞報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譬如報道形式單調刻板、報道的細化和預測性不夠,報道內容的選擇上缺乏平民視角、受體制和廣告客戶的影響較大等。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讓都市類媒體財經新聞做得更好,就要從以“媒體自我傳播”為主報道的理念轉變為“以受從為中心”,不斷推進財經報道內容、來源、服務的多樣化和專業化。
一、“全民理財”時代需要什么樣的財經新聞?
1、做熱點的財經新聞
對于財經新聞來說,時下財經熱點是媒體必須關注并要報道的選題,做熱點的財經新聞至關重要的是要有高關注度、高影響力。人們讀社會新聞是為了解新近發生了什么事,甚至僅僅是為了消遣,但閱讀財經報道則不只是消遣,更重要的是希望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所以財經報道僅僅報道新聞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告訴人們如何理解、怎么去做。在任何一個熱點財經新聞之后,都要有深度分析和解讀,甚至對一段時間經濟發展趨勢做出判斷。這類的財經新聞,盡量要做調查式的財經報道。
2、做宏觀的財經新聞
宏觀財經主要是指國家或省經濟工作和經濟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這些經濟政策的出現、變化或制度調整,都是經濟新聞的重要內容,這些看似宏觀的東西,卻具有強烈的政策性和指導性。所以,這些財經新聞一定要及時、專業的對經濟政策進行解讀,將有利于幫助讀者在投資、理財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如,當國家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時,財經報道就應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報道,闡述這些政策對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對其他行業的影響,并結合安徽與合肥的實際情況,對居民買房、還貸及該政策對中介、房產等行業的影響進行分析。這樣的財經新聞報道不僅可以使讀者了解國家宏觀政策,還可以知道這些政策對自己生活產生的影響。
3、做民生的財經新聞
財經新聞要貼近生活,要關注居民的收入分配,如工資上漲、薪金下降等;要關注消費市場動態和價格變化信息,如菜價肉價的波動。民生類的財經新聞還要貼近讀者的生活,要善于抓住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線索進行報道和剖析,還要嘗試使用“議程設置”功能,使其成為焦點。同樣,在生活類經濟新聞的服務功能方面,也要多給讀者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充分發揮“活”的特性,對當前的經濟、消費形勢,做到超前理解。
4、做策劃的財經新聞
新聞策劃在當前的新聞報道和媒體的其他運作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面對新興媒體的蓬勃發展,不同媒體組成的信息網縱橫交錯,獨家新聞在日益開放的社會語境和競爭激烈的媒介環境中越來越難得,新聞的同源化現象開始蔓延,財經新聞也同樣如此。面對這種現狀,財經新聞要精心策劃,以獨特的角度、獨特的見解、獨特的思考,在同一財經新聞事實中,挖掘出不同的視角,采寫出有別于同行的不同新聞。
5、做企業的財經新聞
“一品一廠”的財經新聞,確實應該淡出財經新聞的報道中,但是,本土的企業及企業家身上發生的新聞,不應該淡出。全省有那么多的企業,在轉型升級時期、在國外經濟危機時期、在每一個大的經濟背景之下,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一年一度富豪榜出爐,安徽企業家誰在榜單之上?安徽企業家的退休、復出、收購、破產……都應該受到關注。
6、做賺錢的財經新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投資理財意識不斷增強,我國已進入全面理財時代,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出現后。但是,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特別是這些投資的背后還有許多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財經新聞報道就需要為人們提供準確、可信、專業的資訊信息和投資分析。投資類新聞報道服務于讀者的投資需求,要客觀報道基本事實和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對事實和數據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研究,從而提出負責任的投資趨勢判斷和投資選擇建議。同時,還要理性引導老百姓的投資預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投資觀。
二、“全民理財”時代財經新聞應該怎么做?
1、增強財經報道內容的服務性——讓讀者獲利
都市類媒體的辦報宗旨是“為老百姓辦 給老百姓看”,那么財經新聞就一定要為老百姓服務,盡量讓老百姓看別人賺錢獲得智慧、看商業資訊獲得商機、看投資理解獲得財富、看風險提示獲得安全。總之,都市類媒體的財經新聞,一定要弱化專業性過強的財經新聞報道,強化影響老百姓生活服務性的泛財經信息。
2、增強財經報道對象的貼近性——讓讀者交友
財經新聞報道對象的選擇上,不能離媒體的生活太遠,這樣很容易讓讀者覺得不真實。要在時間上貼近,第一時間報道,這很好理解,能搶第一時間必須第一時間發出,搶不到第一時間就要在深度上下功夫,對相關新聞進行分析、整合。要在報道方法上貼近,在財經報道中講故事、把枯燥的數字具象化,運用調查、換算等方法使新聞生動化,用圖表、圖示把復雜的數據直觀化。要在報道地域、人物上貼近,對宏觀的東西要本地化,能使普通百姓產生心理共鳴的,就是發生在他們身邊,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事情,貼近的報道選擇一定要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甚至還能認識。
3、增強財經報道形式的通俗性——讓讀者能懂
通俗,財經新聞只有貼近生活,才通俗易懂。要做到這一點,記者本身必須融入生活,有生活的經歷和經驗才能看懂文件,并從文件中讀出對百姓生活的影響,財經經常可以從小入口做大問題。以“豆你玩”、“溫州企業老板出逃”、“上海房價跌、業主遷怒售樓部”等社會事件為例,往往其終極原因就是經濟問題。對社會事件進行深入淺出的經濟角度報道,能讓讀者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使報道更加立體。
4、增強財經報道分析的準確性——讓讀者相信
深度、專業是財經新聞的重要特征,如果財經新聞僅僅提供事實消息,而缺乏對于新聞事件的深度報道,沒有進行背景分析、厘清相關事件脈絡、預測事件發展趨勢,將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從而使財經媒體失去權威性和影響力。因此,解釋性報道將成為提高財經媒體影響力的必要因素。尤其在宏觀經濟調控期,經濟領域出現經濟運行波動多、政府相關政策出臺多、普通民眾疑惑與不安多等現象。解釋性財經報道將有助于人們理解當前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闡明政策出臺的原因和影響、減輕人們的不安與疑惑。
5、增強財經報道團隊的專業性——讓讀者獲智
要使財經報道團隊更加專業,必須要有專業的采訪記者隊伍和顧問專家團隊。由于目前財經記者大多都沒有經過經濟和新聞專業的綜合培訓,以至于對一部分問題自己清楚,寫出的東西卻似是而非,讀者自然更是云里霧里。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財經記者專業學習,自學和共學結合,并請一些財經方面的專家、學者到報社來講課交流。同時,還要建一個包括經濟學家、大學教授、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知名經濟學人、成功企業家、經濟法律師、法院經濟庭法官等各行業、各方面相對權威的專家團隊,為都市類媒體財經報道服務。
三、“全民理財”時代財經新聞如何突破和創新?
1、增加“街角經濟”
一個街角,就是一個社會。在大街小巷中,無數個小店就像人體的細胞一樣,支撐起全社會的經濟。從單個來看,他們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正是它們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不僅解決了大量就業人員和市民的衣食住行,還促進著整個市場繁榮。所以,應該有一個欄目關注這個群體。這些微觀的商業新聞,能為老百姓提供看得見的商機,分析它的市場狀況,一定會增強針對性和貼近性。
2、開設“財經周記”
以財經述評為主,把日常生活的瑣事和現象與經濟生活聯系起來分析。相對于其他類型的財經報道,財經周記不以采訪報道為重,而是以記者觀點取勝,需要記者對上一周的財經熱點進行冷靜思考、綜合分析、準確判斷、旗幟鮮明的寫出來。
3、開展“創業講堂”
“創業講堂”是一個純粹的公益活動,旨在幫助一些準備創業和正在創業的人提供一些幫助。活動主要請一些創業成功者走上講壇,與其他人一起分享創業成功的經驗,并每期請一位經濟界人士現場進行輔導和解讀,以期能夠給更多創業者信心和智慧,助他們在創業之路上走得更加的順暢。
譬如第一期做《中小店鋪怎樣選址》,將分為四篇四天進行操作:第一天《隔個紅綠燈,生意咋就一個天一個地》,揭示開店選址的重要性;第二天《店在深巷子,生意緣何好》,看成功者的經驗,證明店鋪選址也要不走尋常路;第三天,《選到了“死鋪”咋樣盤活》及《專家談如何選店鋪》;講堂時間,請兩至三名選鋪成功的店家上臺親自講述自己的故事,并和選鋪專家共同與聽課者交流;第四天,綜合“創業講堂”內容進行報道。
結語
在全民理財時代的大背景下,財經新聞競爭已不再是短、平、快的競爭,而是服務和質量的競爭。一篇公眾認可的財經新聞報道會確立和擴大報紙在讀者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也能夠幫助報紙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相信,財經新聞必將是報紙在媒介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利器,未來紙媒的財經新聞也只有更加專業化和縱深化才能獲得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①房敏婕,《財經新聞通俗化與都市報的市場化》[J].《新聞潮》,2011(8)
②甘惜分 主編:《新聞學大辭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③孫國平、覃萬鐘,《市民報財經新聞的“三性”》[J].《新聞前哨》,2005(12)
④田萌、蔣樂進,《都市類報紙的區域影響力研究》[J].《新聞知識》,2006(1)
⑤鄒琰,《都市報紙經濟新聞報道特點簡析》[J].《新聞界》,2005(6)
(作者單位:新安晚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