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光 金 寧 劉 明 曲立成 沈 騰 李 海 張 茁 那萬里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泌尿外科,吉林 長春 130033)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并且是一個多因素、多基因作用的復雜過程,其發生、發展及惡性程度與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關。由于關于多個基因在膀胱癌中表達意義的相關報道較少。本研究就P53、抑癌基因(PTEN)、增生性細胞核抗原(PCNA)基因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達及病理分級的關系與正常膀胱組織中的表達進行對比。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5~2013年手術切除的膀胱癌標本,術前均未經過任何抗腫瘤治療,共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35~77〔平均(56±7.5)〕歲。病理分級按WHO分級標準,Ⅰ級10例,Ⅱ級16例,Ⅲ級14例。
1.2方法 P53、PTEN、PCNA基因均采用免疫組化(SP)法,全部標本均經10%甲醛常規固定,石蠟包埋,作4 μm厚連續切片,分別作蘇木素-伊紅(HE)染色和P53、PTEN、PCNA SP染色,染色后細胞質或細胞核呈棕黃色,輪廓清楚。所有試劑均購于福建福州邁新公司。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
40例膀胱癌中P53蛋白表達陽性22例(55.0%),PTEN 17例(42.5%),PCNA 25例(62.5%)。P53(本實驗檢測的均為突變型P53)陽性反應定位于細胞核,在正常組織中表達率為10%(1/10)。PTEN陽性反應大多定位于細胞質,在正常膀胱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為90.0%(9/10)。PCNA陽性反應定位于細胞核,在正常組織中的表達率為10%(1/10)。三者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組織中的表達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圖1。

P53

PTEN

PCNA

表1 P53、PTEN、PCNA基因在不同級別的膀胱癌中的表達〔n(%)〕
膀胱癌發病率居泌尿系腫瘤的首位,且異型性很強。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腫瘤的發生與基因的改變,特別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分離并鑒定這些癌基因與膀胱腫瘤惡性度的相關性,對于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價值。有研究〔1〕指出,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功能不同的癌基因的激活,才可能引起細胞的癌變。與膀胱癌相關的基因有很多,包括P16、Rb基因、PCNA、ras基因、c-myc癌蛋白、P53、cyclinD1、PTEN、CDK4等等。其中P16基因在國內外報道較多,均證實其與膀胱癌的惡性度密切相關。Rb基因的缺失、突變、甲基化表達失活與膀胱癌的發生亦聯系緊密。ras基因其活化方式以點突變為主,導致細胞生長信號的傳遞發生異常,促使細胞惡變〔2〕。c-myc癌蛋白的表達與淺表膀胱癌的復發、 浸潤有關。進一步研究發現,c-myc癌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與膀胱癌的分期、分級相關〔3〕。cyclinD1和CDK4的過度表達可能引起細胞異常增殖和分化失控,最終致腫瘤的發生,其表達水平的變化,亦可作為膀胱癌生物學行為的指標。
P53基因是在ST40大T抗原基因轉移的細胞中發現的,Finlay等〔4〕在研究轉化時發現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細胞的轉化,突變型P53基因則能促進細胞的轉化。因為野生型P53蛋白半衰期短,在細胞中含量低,一般方法難以檢出,而突變型P53能與一些蛋白形成穩定復合物,使半衰期大為延長,在細胞核內聚焦而被檢出〔5〕。本研究結果與國內外報道相似,P53基因與膀胱癌分化程度呈負相關〔6〕。
PTEN是第一個被發現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參與氨酸磷酸酶和絲氨酸/蘇氨酸磷酸酶介導的信號傳導過程,使第二信使PIP3去磷酸化,從而抑制細胞生長和凋亡,其異常表達已證實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7〕,Fisher等〔8〕研究顯示,PTEN基因失表達與膀胱癌的惡性程度相關,在腫瘤演變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提示PTEN基因表達缺失是在膀胱癌發生過程的早期事件,在腫瘤進展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PCNA是一種與細胞周期相關的蛋白,是從細胞核內分離純化的一種多肽鏈,能與DNA多聚酶輔助蛋白腫瘤的惡性程度結合,是細胞核內合成DNA所必需的一種核蛋白,參與細胞DNA的復制,其表達水平反應腫瘤細胞增殖分數和所處周期的客觀指標,也可以判定腫瘤的惡性程度〔9,10〕。
綜上,P53、PTEN、PCNA基因與膀胱癌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PTEN 失活是膀胱癌發生的早期事件,可作為早期診斷的標記物,隨著腫瘤惡性度的增高,表達明顯下降;P53,PCNA基因的過度表達是膀胱癌高度惡性的標志之一。多種癌基因異常表達作為膀胱癌惡性程度的評價指標更具價值。
4 參考文獻
1Kantoff PW. Bladder cancer〔J〕. Curr Prob Cancer,1990;14(5):233-92.
2Masters JR,Vesey SG,Munn CF,etal.C-myc concoprotein levels in bladder cancer 〔J〕. Urol Res,1988;16(5):341-4.
3Moriyama M,Akiyama T,Yamamoto T,etal.Expression of c-erbB-2 gene product in urinary bladder cancer 〔J〕. J Urol,1991;145(2):423.
4Finlay CA,Hinds PW,Lerine AJ,etal.The P53 protooncogene can act as suppressor of transformation〔J〕.Cell,1989;57:1083.
5Carlos CC,Sazz MR,Oliva ZFZ,etal.P53 mutations in human bladder cancer:genotypic versus phenotypic patterns〔J〕.Int Cancer,1994;56:347.
6齊艷麗,朱大勇,姜麗紅,等.PCNA與P53、P16、Rb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達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7):40.
7Kpksal IT,Yasar D,Dirice E,etal.Differential PTEN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s in superficial versus invasive bladder cancers〔J〕.Urol Int,2005;75(2):102-6.
8Fisher CA,Kampmann M,Zlobec I.P16 expression in poropharyngeal cancer:its impact on staging and prognosi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linical staging parameters〔J〕.Ann Oncol,2010;21(10):1961-6.
9孔垂澤,劉同才.腎盂輸尿管癌中P53基因突變及增殖細胞核抗原表達的臨床意義〔J〕.中華腫瘤雜志,1996;35(6):436.
10居紅格,沈淑萍,耿 紅,等.P16、P53、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9;2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