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張藝宏
(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與健康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近些年在高血壓藥物療法發展的同時,非藥物療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制定的高血壓治療指南〔1〕、歐洲高血壓協會-歐洲心臟協會的高血壓治療指南〔2〕均推薦運動為非藥物降壓方法之一,《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把規律運動列入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措施〔3〕。有學者認為約40%的高血壓患者可以采用以運動為主的非藥物治療〔4〕。規律的有氧運動對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也被多項研究所證明〔5,6〕。健身降壓操由成都體育學院創編〔7〕,糅合了中國流傳甚廣的民間體育項目〔8,9〕:秧歌、太極拳、經絡操、八段錦、吐納養生各元素,由五段內容各異、相得益彰的運動形式組成。本研究擬測試規律的健身降壓操對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并觀察其血壓與動脈功能的依從性變化。
1.1研究對象 通過在社區散發宣傳單(廣告)募集受試者,納入標準:年齡50~60〔平均(57.47±3.50)〕歲,經醫院體檢確診為高血壓2級以下患者〔收縮壓(SBP)<160 mmHg,舒張壓(DBP)<100 mmHg)〕,無明顯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沒有運動系統障礙,通過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有80名志愿者參加本研究,經身體檢查,確定25名志愿者納入訓練計劃,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受試者有步行鍛煉習慣,運動頻率每周1~3次,運動時間每次50~60 min。
在2010年3~9月,受試者按要求完成24 w、2次/w,60 min/次的組合練習。試驗期間受試者保持原有生活習慣,起居、飲食、服藥等保持不變,且每次練習后記錄自我運動感受,25名受試者中有20名最終完成實驗。
1.2方法
1.2.1健身降壓操 包括中國傳統的秧歌、太極拳、八段錦、經絡操、吐納養生的練習,運動節奏和強度充分考慮高血壓患者的特點,每種形式的練習時間分配:秧歌22 min,預熱和調動身體,同時也是有氧練習;太極拳10 min;經絡操8 min;八段錦9 min;吐納養生練習(呼吸練習)11 min,調節氣息,使身體恢復平靜。這套練習程式配有中國民族樂曲,以操舞結合的形式呈現,每次練習均由專人帶領,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7〕。練習地點在成都體育學院體操館,受試在實驗開始的2 w學習,由編制者指導直至基本掌握。
1.2.2測試儀器與方法 身高、體重采用身高體重計測量。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體脂百分比采用HELMASⅢ體適能儀(韓國)測量。
SBP、DBP、左肱踝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L-baPWV)和右肱踝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R-baPWV),左踝臂血壓指數 (L-ABI)和右踝臂血壓指數 (R-ABI)采用COLIN VP-1000動脈硬化檢測儀(日本)測量;脈壓(PP)為SBP與DBP之差。
采用Polar心率遙測儀(Polar RS 800,芬蘭)監控受試者心率,每5秒采集一次心率數據。

經過24 w的組合練習,SBP(P=0.000)、DBP(P=0.006) 和 PP(P=0.001)均顯著下降。
L-baPWV、R-baPWV下降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L-ABI、R-ABI(P=0.041)均有順應性增加;體重、體脂百分比和BMI均有一定下降,但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共采集受試者有效心率數據13例,其他數據由于技術原因丟失。現有數據顯示:全程60 min最高心率116次/min,最低心率86次/min,運動強度維持在200-年齡(次/min)的最大安全運動心率的60%~80%,屬于小強度至中等強度的運動。心率變化曲線顯示,除熱身活動外,心率隨組合練習五段運動形式的變化而發生周期變化且節奏改變明顯。見圖1。

表1 受試者練習前后前各指標的測試結果

圖1 13名受試單次練習健身降壓操的平均心率曲線
田野等〔10〕發現成年人運動中的最大安全心率公式為200-年齡(次/min),而成年人運動有效強度為最大安全心率的60%~80%。根據實驗實測的心率變化,表明本實驗的運動強度為中老年人的低、中運動強度水平,是比較安全和有效的心率強度范圍。
中、低強度的運動用于治療各種類型高血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臨床指導意義,而有關有氧運動和太極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的研究較多。Motoyama等〔11〕報道有氧運動訓練至3個月時,受試者安靜時血壓已經出現了顯著下降,并且在試驗結束時達到穩定。毛俊等〔12〕等觀察108例臨界高血壓老年人運動鍛煉后3、6個月的血壓變化,運動強度維持在本人承受的中等強度以下,以稍累為宜,結果運動后3個月及6個月的SBP、運動后6個月的DBP均明顯下降。任愛華等〔13〕報道34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半年以上的個體化運動負荷程序訓練后SBP、DBP、PP顯著降低,容量順應性(C1)和振蕩順應性(C2)顯著升高。Lee〔14〕以28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6 w太極拳運動后DBP和SBP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4~0.000)。Tsai等〔15〕對76例血壓正常高值或高血壓I期的健康受試,采用3次/w、30 min/次太極拳練習,以64%的最大心率進行實驗,在12 w實驗結束后發現實驗組的SBP和DBP顯著降低,分別降了15.6 mmHg和8.8 mmHg。本研究也發現規律的有氧運動對降低血壓有益,同時對于維持中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的穩定也有作用。
現有研究已證實,高血壓患者存在動脈異常,即使是高血壓早期這種異常即已存在,動脈異常不僅是由于血壓升高增加了血管緊張性,還由于繼發于血壓慢性升高使血管壁發生了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或是血管壁原發性異常。近年來,多以脈搏波速度(PWV)和踝臂血壓指數(ABI)作為反映動脈異常的指標,PWV用以檢測動脈彈性和硬度,ABI可以判斷下肢動脈的狹窄、阻塞情況。中村隆志〔16〕對沒有運動習慣的45名患者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完成度達到或超過75%的患者PWV比鍛煉前明顯下降;即使完成度75%以下,但也堅持了6個月的人,血液參數雖然沒有變化,PWV也有改善。
本研究提示運動24 w后動脈功能有順應性變化。由于24 w的運動練習時間較短,動脈功能改變的效果在本研究中不明顯,但PWV和ABI的順應性變化對于降低高血壓的風險具有積極作用是肯定的。
健身降壓操練習吸收融合了秧歌、太極拳、經絡操、八段錦、吐納養生五種健身方式中的關鍵元素,秧歌是一種動態的類似于舞蹈的運動形式,其他四種動作節奏較為舒緩,而動靜結合的編排方式更受中老年女性的喜愛。
局限性:由于缺少對照組,很難排除藥物及其他影響因素的作用。為了減少影響因素,要求受試者維持原有日程生活及活動習慣,所以實驗結果能夠說明該練習對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有效。本實驗的受試者都有長期高血壓病史,有的甚至超過10年。盡管堅持服藥也有步行鍛煉習慣,但其血壓值依舊高于本研究的最低標準。而實驗后血壓明顯降低,同時動脈功能水平也有提高。如果能夠使用隨機對照實驗設計方法,結果將更具說服力。
綜上,只要運動強度適宜,健身降壓操有助于降低中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和改善其動脈功能。
4 參考文獻
1WHO-ISH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Committee. 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1999;17:151-83.
2Mancia G,Rosei EA,Cifkova R,etal.200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J Hyperten,2003;21(6):1011-53.
3劉力生,王 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1-30.
4Ramsay LE,Haq IU,Yeo WW,etal.Might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disadvantag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J of Human Hyperten,1995;9(8):653-7.
5Young DR,Aickin M,Brantley P,etal.Physical activity,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frican Americans and non-African Americans with aboveoptimal blood pressure〔J〕.J Commun Health,2005;30(2):107-24.
6Tsai JC,Yang HY,Wang WH,etal.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regular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on blood pressur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Clin Exp Hypertens,2004;26(3):255-65.
7楊 紅.健身降壓操的創編與實驗效果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3):63-5.
8張鐵明,譚延敏.秧歌舞鍛煉對老年女性健身作用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5):49-52.
9魏勝敏.導引養生功六字訣對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3):9.
10田 野,陸一帆,趙杰修,等.國民運動健身科學指導系統研究與建立〔J〕.體育科學,2010;30(2):8.
11Motoyama M,Sunami Y,Kinoshta F,etal.Blood pressure lowering effect of low intensity aerobic training in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J〕.Med Sci Sports Exer,1998;30(6):532-4.
12毛 俊,李亞潔,鐘華蓀.運動鍛煉對社區臨界高血壓老年人血壓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1):1673.
13任愛華,王 雁,朱利月.運動鍛煉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和血管彈性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5;3:201-2.
14Lee EN.The 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program on blood pressure,total cholesterol and cortisol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Taehan Kanho Hakhoe Chi,2004;34(5):829-37.
15Tsai JC,Wang WH,Chan P,etal.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ai Chi Chuan on blood pressure and lipid profile and anxiety statu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ltern Compl Med,2003;9(5):747-54.
16中村隆志.高血圧患者の運動療法、効果判定にPWV測定が有用〔EB/OL〕.http://medical.nikkeibp.co.jp/inc/all/hotnews/archives/239186.html,200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