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香
(海南省農墾總醫院門診科,海南 海口 570311)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作為常見病之一,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1~3〕。目前對于早期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采用藥物控制與治療,其中阿司匹林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明顯改善患者預后〔4~6〕。有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顯著抑制機體血小板的聚集,進而調節血凝,減少血管粥樣動脈硬化的發生,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率〔7~9〕。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使用可以起到抗血小板治療的雙重功效,通過各自的機制發揮作用,擴大治療效果〔10〕。本文擬探討心內科門診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的現狀,分析服用劑量不足的原因。
1.1資料 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心內科門診患者179例,年齡56~78歲,平均(64.9±10.5)歲。其中男98例,女81例。將患者分為兩組,未曾住院治療的心內科門診患者96例為對照組,年齡57~78歲,平均(65.1±9.2)歲;其中男53例,女43例;病因:不穩定性心絞痛13例、穩定性心絞痛75例、心肌梗死8例。曾住院治療的心內科門診患者83例為觀察組,年齡56~76歲,平均(64.6±9.8)歲;其中男45例,女38例;病因:不穩定性心絞痛11例、穩定性心絞痛患者65例、心肌梗死患者7例。排除患有其他肝腎疾病、精神病、免疫性疾病、其他疾病誘發的心血管疾病者。兩組性別、年齡、病因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表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采用一對一的詢問方式,詳細記錄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既往病史、入院病因、是否曾住院治療、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用藥情況等。對于服藥過程中出現劑量低的患者要進行原因分析,患者使用的正確劑量為國內推薦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為75 mg/d。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心內科門診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情況分析 179例心內科門診患者中,73例患者氯吡格雷的服用劑量不足,占40.8%;70例患者阿司匹林的服用劑量不足,占39.1%。觀察組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服用劑量不足所占比例均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心內科門診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情況分析〔n(%)〕
2.2心內科門診患者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服用劑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觀察組非心內科醫生指導(3例,3.6%)、心內科醫生忽略詢問(2例,2.4%)、患者擔心出現不良反應(7例,8.4%)所占比例均明顯小于對照組(12例,12.5%;10例,10.4%;18例,18.8%)(均P<0.05)。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所占比例(3.6%,3例)小于對照組(5.2%,5例),觀察組氯吡格雷(6例,7.2%)與阿司匹林(4例,4.8%)的服用藥物為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劑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對照組(8例,8.3%;6例,6.2%),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3心內科門診患者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服用后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觀察組出血(1例,1.2%)、皮疹(2例,2.4%)均少于對照組(2例,2.4%;3例,3.6%),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阿司匹林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抗凝藥物,通過抑制機體環氧化酶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功效,進而阻礙血栓烷A2的生成。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長期治療關鍵在于控制血小板的聚集,可有效控制機體心血管病變的發生,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預防性。目前阿司匹林的用藥方法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長期應用劑量應控制為75~150 mg/d,且該藥對機體有一些不良反應,例如過敏、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消化道出血等,但經對癥治療后可明顯控制,適合于各年齡段人群使用。
氯吡格雷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ADP受體阻滯劑,通過與血小板表面的ADP受體相結合而起作用,使得纖維蛋白原不能和糖蛋白GPⅡb/Ⅲ受體相結合,從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但氯吡格雷需要經過生物轉化才能發揮作用,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主要通過不可逆銹蝕機體血小板的ADP受體起作用,對于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壽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該藥作用于機體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諸如皮疹、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出血、粒細胞減少等。
造成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用藥劑量不足的原因有多種:(1)非心內科醫生的指導。社區醫生或非心內科醫生對心內科疾病認識不清,對藥物藥理認識不夠,使得患者用藥量少于正常值,起不到應有的效果。(2)心內科醫生忽略詢問。醫生在查看患者的病歷時見到其使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藥物后,會減少詢問,直接開藥,造成患者減量治療。(3)患者擔心不良反應的出現而自行減藥,使得效果明顯降低。(4)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為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后要及時終止用藥,并給予其對應的治療,使得治療中斷,藥效濃度降低。(5)服用藥物為不同廠家生產的不同劑量。患者所服用的藥物為多次分批購買,每次購買的廠家不同,生產出來的藥物濃度也有所差別,個別廠家的藥物濃度較低,不能達到臨床要求的有效水平。
本研究說明心內科門診患者普遍存在藥物服用劑量低的情況,曾住院患者用藥情況良好,對于疾病的復發較為敏感,更樂于配合藥物治療的開展,服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可謹遵醫囑,使得藥物劑量效果大幅提高。而且致使患者服用藥物劑量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種。曾住院患者對多種原因引起了格外注意,提高了自身的藥物耐受性和依從性,并且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耐藥性較好。另外曾住院患者的預防措施較好,不良反應較小。
4 參考文獻
1Noto D,Cefalù AB,Barbagallo CM,etal.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elderly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sults of a 15-year follow-up in a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9;19(5):321-6.
2Zhang Y,Agnoletti D,Iaria P,etal.Gender difference i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the elderly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last stage of lifespan:The Proteger study〔J〕.Intern J Cardiol,2012;155(1):144-8.
3Yanez ND,Burke GL,Manolio T,etal.Sibling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strok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Ann Epidemiol,2009;19(12):858-66.
4Carmignani L,Picozzi S,Bozzini G,etal.Transrectal ultrasound-guided prostate biopsies in patients taking aspiri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meta-analysis〔J〕.Trans Apher Sci,2011;45(3):275-80.
5Picozzi S,Bozzini G,Casellato S,etal.268 transrectal ultrasound-guided prostate biopsies in patients taking aspiri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meta-analysis on 3218 patients〔J〕.Eur Urol Suppl,2012;11(1):268.
6Jeffrey SB,Anuradha L,Mori JK,etal.Aspi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out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Am Heart J,2011;162(1):115-24.
7Barker CM,Anderson HV.Acute coronary syndromes:don′t bypass the clopidogrel〔J〕.J Am Coll Cardiol,2009;53(21):1973-4.
8牛全洲,郭曉宇.氯吡格雷聯合阿托伐他汀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療效觀察〔J〕.甘肅科技,2011;27(20):171-2.
9Goran R,Hendricus J,Maarten LS.Clopidogrel and endothelial injur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beyond the antiplatelet effects〔J〕.J Am Coll Cardiol,2010;56(13):1032-3.
10王秀珠,范國峰.藥物涂層支架植入術后病人服用氯吡格雷依從性調查及分析〔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0;10(6):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