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穎 汪鳳蘭 吳慶文 孫玉倩 李 衛
(河北聯合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0)
在我國約80% 的腦卒中患者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其中偏癱發生率最高〔1〕。本文探討活動分析法聯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康復醫學科腦卒中后偏癱患者150例,納入標準〔2〕:①腦出血或腦梗死后生命體征穩定。② 年齡40~70歲。③ 有日常生活活動障礙。④均有一側肢體癱瘓,但無失語及嚴重智力障礙。⑤不合并有影響功能恢復的神經或肌肉骨骼疾病的并發癥。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以漢密爾頓量表(HAMD)進行評定,患者得分均>20分者確定為抑郁狀態。⑦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 ①活動性肝病、 肝功能不全。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③ 惡性腫瘤患者。 ④呼吸功能衰竭。⑤ 四肢癱瘓者。⑥ 有認知障礙或既往有癡呆病史。隨機分為活動分析組和康復訓練組各7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1.2研究方法 康復訓練組給予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1次/d運動治療(60 min/次)(采用Bobath 和Brunnstrom 技術,主要包括立位平衡髖膝關節穩定性,重心轉移,步行訓練,強化肌力和上下樓梯訓練等),1次/d作業治療(60 min/次)(其中包括磨砂板、滾筒、木釘盤等功能性訓練活動),5次/w。活動分析組在康復訓練組的訓練方案基礎上再運用活動分析法〔4〕。入院時先根據活動評估表做第1次評估,發現問題后根據每個有問題的動作成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訓練環境可以由活動室逐步過渡到真實環境中去,此方法30 min/次,1次/d,治療1個月后再次評估。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各進行1次評定。
1.3評定內容 肢體運動功能評定采用 Fugl-Meyer 運動功能積分法。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評定采用 Barthel 指數(BI)和日常生活活動分析評估表〔3〕。抑郁的評定采用HAMD。日常生活活動分析評估表由香港職業治療協會提供〔3,4〕。該表格包括共16個活動項目100個動作成分。如梳頭/洗臉包括:①拿起梳子;②梳前面的頭發;③梳后面的頭發;④打開/關上水龍頭;⑤用水清洗毛巾;⑥擰干毛巾;⑦擦臉。依據是否能獨立或需要幫助完成這些動作成分,將幫助程度分為 5 級,并由此給以相應評分〔3〕。幫助程度分級:I (independent)-完全獨立;S(supervision)-指導、 語言幫助,不需要身體接觸幫助;A(assistant)-身體接觸幫助;D(dependent)-完全依賴他人〔5〕。評分標準:4分-所有活動項目是I;3分~1個或2個項目是A/S,其他是I;2分-其他組合;1分~1個或2個項目是A/S,其他是D;0分-所有項目是D。將BI作為參照的評估方法。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χ2檢驗。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評分比較(分,
腦血管病病情發展快,治療時間長,恢復緩慢,多數患者不同程度地遺有后遺癥狀,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失語等;患者心理壓力大,易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其中以抑郁、焦慮、恐懼、悲觀等最為常見〔6〕。康復訓練中全面提高患者的運動、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有顯得尤為重要。活動分析法符合運動再學習方案的一些觀點如整體練習運動作業、技術支持和晉級的方法:①許多患者在早期階段不能練習整體活動,故不得不分開練習各個運動成分,強調激活個別的肌肉組,學會某項運動作業的控制;再從練習各個成分逐步過渡到整體的活動。②通過評估,解釋和示范將會幫助患者了解其進行作業時存在困難的原因。③重要的是患者的練習要處于高峰狀態,也就是如何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患者的能力繼續進展到他的極限〔2〕。通過每個有問題的動作成分反復訓練,使患者各個關節和肌肉的運動充分調動起來對整體運動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好處,同時由于每項訓練都結合日常功能和自理活動的動作設計,與真實情景相結合,所以對患者進行直接高強度針對性的訓練無疑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最有效。由于患者在康復科長期接受康復訓練,比較枯燥乏味,效果較緩慢,但采用活動分析法后,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做一些日常活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對患者的心理無疑是個很大的影響,所以也對長期的抑郁狀態有所改善。
本研究表明活動分析法聯合康復訓練可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抑郁狀態,可顯著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4 參考文獻
1康哲峰.腦卒中偏癱康復方法的研究現狀〔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19(24):2309-12.
2鄭金利,丘衛紅,李 奎,等.活動分析法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5):1-3.
3李 奎,竇祖林.日常生活活動分析評估表〔J〕.現代康復,2001;5(1):129.
4Chiu V,Cheng S,Wong S,etal.Stroke rehabilitation occupational therapy program guide〔M〕.Hong Kong:Operation Concern Corporation Limited,1999:17-60.
5竇祖林,李 奎,蘭 月,等.活動分析法在腦卒中康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2;24(8):465.
6林海峰,陳湛音,陳文榮,等.心理行為治療對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