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文
【摘 要】貼吧粉絲群體由管理團隊、執行團隊和粉絲吧友構成。信息傳播結構為四級傳播,傳播內容包括規范性內容、工作性內容、決策性內容和記錄性內容。貼吧粉絲群體的管理運行體現出平等性、交互性、規范性、開放性、商業化和多元化的特點。本文從“羅志祥吧”入手,由點及面,分析百度貼吧粉絲群體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百度貼吧 粉絲群體 管理運行
一、貼吧粉絲群體內部的人員組織構成情況
1、管理團隊
貼吧內部最高級的管理者是各個貼吧的吧主,一般由本吧的創建者或表現優異的吧友擔任。吧主任務有:一是發布與本吧有關的重大消息或具有權威性的公告;二是對貼吧的發展方向進行把握;三是具體的管理工作,如招募吧務、管理會員、制定規則制度。小吧是吧主有力的左右手,由吧主視情況進行招募。小吧輔助吧主對貼吧進行帖子和會員的管理。
2、執行團隊
一般設有視頻組、圖片組、活動組、外交組等部門,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是最高執行者,他們分別就負責的領域進行整體的執行規劃,為組員分配任務,監督組員完成具體的工作計劃。
3、粉絲吧友
在貼吧中人數最多的是普通的粉絲吧友。他們大多曾“游離”在貼吧外,以“散粉”的形式關注著自己的偶像,后加入該吧成為組織的一員。在貼吧中,他們用發帖和回帖的方式記錄自己與偶像的故事,表達自己對偶像的心聲,與其他粉絲進行交流,并參與吧內組織的各種虛擬活動和現實活動。
以“羅志祥吧”為例。該吧有吧主3人,小吧16人。設置有視頻組、圖編組、制圖組、外交組和曉文組5個執行部門,其中圖片小編7人,視頻小編8人,吧刊主編2人,吧刊小編3人。其會員統稱為“家人”,共有188981人。
二、貼吧粉絲群體間的信息傳播
1、傳播結構
不同明星貼吧的部門設置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如“金秀賢吧”設置為事務組與管理組;“李敏鎬吧”設為打雜組、工作室與值班室;“趙又廷吧”設為新聞組、活動組、視頻組與宣傳組;“羅志祥吧”管理團隊由吧主與小吧主構成,執行團隊由視頻組、圖編組、制圖組、外交組與曉文組 構成,大量“家人”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如圖1所示,“羅志祥”吧信息傳播包括四級,即吧主、小吧主、執行部門與粉絲吧友。箭頭表示信息傳遞方向,吧主對下三層級人員的信息傳播、小吧主對下兩級人員的信息傳播、各執行部門對普通粉絲的信息傳播;各個執行部門之間的橫向箭頭意味著各個部門中信息的平行溝通;往上箭頭表示信息的反饋:一是“家人”對各執行部門的信息反饋并傳遞至小吧主,進而傳遞至吧主,二是粉絲直接向小吧主反饋信息,三是粉絲直接向吧主反饋信息。當然,吧主內部、小吧主內部、各部門內部以及粉絲內部的信息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2、傳播內容
(1)規范性內容。規范性內容大多以吧規的形式體現。如“羅志祥吧”的吧規規定禁止發布水貼、禁止辱罵其他藝人、禁止發表有關藝人私生活的言論及圖片、禁止發表一切與政治輿論有關的內容等。通過訪談,幾乎全部受訪者表示會自覺遵守吧規,這緣于他們對藝人的認同感。
(2)工作性內容。工作性內容同樣針對吧務團隊的成員。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工作內容與職責范圍。如,“5月外交備忘錄”、“被吧務刪帖的朋友,有疑問的請進”、“5月圖編組工作記錄”、“5月新聞匯總”等都是吧務的工作性內容。
(3)決策性內容。吧內活動除一部分由吧務團體成員組織外,大多由普通粉絲自行決策與執行。根據對“羅志祥吧”吧務成員的訪談,可以知道當他們獲知偶像資訊并打算抓準時機發起一些造勢活動時,首先與偶像方面進行溝通,然后在吧務內部交流,最后將策劃結果發布以號召粉絲吧友們參與。但是,大多數的活動為普通粉絲的自發行為。不過,當有關議題被普通粉絲提出后,若吧務認為此決策值得關注,便會將決策的帖子“置頂”,通過高回復量的方法對其他粉絲起到潛移默化的說服與鼓動的影響。在“羅志祥吧”里,被置頂的帖子除了吧規等規范性內容外都是有關活動決策的內容,如組織接機、亞洲男神網絡投票等內容。
(4)記錄性內容。這部分內容反映了普通粉絲的日?;顒樱紦颂涌倲档慕^大多數。出于直觀與便捷的考慮,筆者將這些龐雜的內容大概分為幾個方面(見表1)。
三、百度貼吧中粉絲群體的管理運行特點
1、平等性
平等性主要體現為群體結構的平等,吧務團隊主要履行管理職能和發揮服務功能,普通粉絲熱衷于獲取偶像信息、分享偶像資訊、尋找心理寄托、為偶像聲援助威、分享文化消費體驗等,避免了隔層化現象的產生,也不存在極化的“小群體”。
無論是從內部的傳播結構還是從粉絲群體的建立發展過程中成員之間的關系來看,貼吧粉絲群體與普通社會群體相比,最大特征便是地位的平等,這與網絡為所有受眾提供平等的傳播空間有關。而可逆的傳播結構也是貼吧粉絲群體成員地位平等的重要例證。
2、交互性
一方面,普通粉絲之間、普通粉絲與吧務成員之間、吧務成員與明星之間、普通粉絲與明星之間都存在著信息的互動和反饋。這從貼吧的傳播結構示意圖與帖子的內容分析中可以明確地看出。
另一方面,粉絲是有創造力和生產力的群體組織,他們不僅是與明星相關的文化產品的消費者,還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如利用原有動漫、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背景、情節,甚至明星本身進行二次創造,如原創小說《我們的夏威夷之旅》講述了羅志祥與“我”在夏威夷發生的愛情故事。
3、規范性
大多數粉絲吧友自覺遵守規范,但仍有一部分成員偏離規范去行動,如發表一些詆毀性的言論、有意挑起爭論等,此時,除了吧務成員進行刪帖、封ID外,粉絲群體內部還往往采取心理懲罰來排斥偏離者。如在“羅志祥吧”曾出現過對羅志祥抹黑的帖子,隨即該帖被刪、該ID被封一天,當這位發貼者的ID解封后再次在貼吧里發表言論和進行其他活動時,其他粉絲對其不予理睬,這種從心理上排斥的做法體現了貼吧粉絲群體內部存在的規范性。
4、開放性
一方面,原有粉絲成員對新成員的加入抱有開放的態度。在普通群體中,群體成員在社會背景、個人素養等社會標簽化方面具有很高的同質性,新成員的加入存在隱性的篩選。而貼吧粉絲群體則不同,“散粉”的加入不需要辦理復雜的手續或參加某種儀式,只需有百度賬號并關注該吧即可,隨后便完全憑著自主愿望認為自己是這個粉絲群體的成員了,同時,原有粉絲對于新成員也沒有太多的心理防備和要求。
另一方面,貼吧粉絲群體之間具有開放性。不同的明星貼吧互通有無,除了外交組的工作之外,普通粉絲成員也可以隨意地在其他明星貼吧中發表言論、參與活動。
5、商業化
一方面,貼吧粉絲群體被商業化力量操縱。在每個明星貼吧的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明星制作機制在運作,在貼吧中我們可能看不到,但經紀人、“職粉”都真實存在著。經紀人負責明星的各類經濟活動,“職粉”與主辦方密切聯系的同時,指揮粉絲群體進行拉票、宣傳等。
另一方面,商業化特征體現為粉絲群體對文化產品的符號性消費。正如讓·鮑德里亞所說,在消費社會里,“人們生產和駕御社會符號的邏輯”取代了“把財富和服務的使用價值占為己有的邏輯”。在消費社會中,包裝、品牌、情調等所謂的“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商品找明星代言,或明星直接自創品牌、經營餐廳等,使大量的粉絲被吸引前來進行消費,他們在消費過程中體驗到的是對偶像的忠誠、認同與親密無間,他們所消費的實質上是明星所承載和宣揚的符號,而不是產品或服務本身的使用價值。這從“羅志祥吧”中粉絲對羅志祥自創潮牌STAGE的追逐、對其代言產品的購買可以看出。
6、多元化
首先,粉絲具有多元化的背景,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從事不同的職業、年齡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經濟狀況不同。
其次,不同貼吧粉絲群體的風格具有多樣性。粉絲群體以所崇拜的偶像為基礎,根據偶像的特征而形成不同的風格和特征。
最后,在某個貼吧粉絲群體內部,粉絲的行為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有的粉絲只是在貼吧中表達對偶像的喜愛之情,如對其影視作品點評、對其舉止言行表示崇拜、再創作、網絡投票等;有的粉絲把“粉”偶像的行為帶到了現實生活中,如參加演唱會、購買代言的產品、接機等。
綜上所述,貼吧粉絲群體的日常管理運行體現出了平等性、交互性、規范性、開放性、商業化、多元化的特點,這些特點的存在對粉絲本身和社會產生了一些影響,如對粉絲個人價值觀與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對社會文化市場、文化產品造成的影響等,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p>
參考文獻
①羅志祥吧-百度貼吧:http://ti-
eba.baidu.com/f?kw=%C2%DE%D6%BE%CF%E9
②彭何,《網絡環境中的“粉絲”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③[法]讓·鮑德里亞 著,劉成富、全志鋼 譯:《消費社會》[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