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超輝
【摘 要】大多數電影人都對時間敘事較為重視,對電影中空間環境的視覺表意系統卻不夠重視,只是簡單的把空間環境作為背景、襯托人物的性格。其實它不僅能夠使影片情景交融,還能夠傳遞某種隱喻,豐富影片文本的潛在意象,影片《二次曝光》通過空間造型、道具使用表現了它的視覺意象。
【關鍵詞】《二次曝光》 空間環境 意象
所謂意象,是指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其中暗含著某種寓意。客觀物象在電影中對應著影片的空間環境,空間環境有時能夠轉化為視覺意象,在李玉的電影中我們總是能夠發現這種意象化的表現。空間環境的處理是影片意象表現的重要手段,一個精心選取和塑造的拍攝環境不僅能夠表現導演對于畫面造型的美學追求,而且通過有意味的畫面造型能夠傳遞某種隱喻,表達影片的內涵。電影《二次曝光》,李玉雖然試圖嘗試走商業的道路,采用推理和懸疑的方式進行包裝,但是影片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她的文藝情懷。影片探討了現實與幻想的雙重世界,表現女性的心理狀態。影片中無論是內景與外景塑造,還是對環境的處理以及道具的使用,都很好的把主人公宋琪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
一、一切景語皆情語
在電影中,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對于影像空間環境的塑造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傳統思維中,空間環境往往只是簡單的被看成是描寫人物的生活環境以及故事發生的場景,很少把環境作為一個表意系統來看待。實際上,環境造型是豐富電影文本潛在意象的重要因素。在《二次曝光》中,無論是對于水、山谷、森林以及荒漠等環境的運用,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凸顯了主人公宋琪的內心世界。
水,在影片中反復出現,一直貫穿著這部影片的始終。水猶如一面鏡子,隔開了兩個不同的世界——現實與幻想。在大多數人看來水是萬物之源,然而對于《二次曝光》中的主人公來說,水卻是宋琪的不幸之源。當年父親的沉船事件是一切的導火索,自己親眼目睹母親的死亡對宋琪的打擊最大,所以小小的她選擇了跳海自殺,是劉東把她救起,長大后與劉東產生了感情。之后,由于劉東父親的死而牽扯出殺害母親的兇手——自己的父親,痛苦的記憶再一次浮現,這一切都沖擊著宋琪脆弱的心。
在水中,你永遠不知道里面隱藏著什么,它到底有多深。水下代表的是宋琪的記憶,那里塵封著她的痛苦,是她最不愿意去面對的往事。所以她選擇了失憶,通過幻想來逃避內心的痛苦,然而水卻會不斷地刺激她痛苦的往事。夜雨中,宋琪幻想著透過玻璃窗上的小孔看到了男友與好友小西在雜貨間做愛的一幕;下雨天,宋琪幻想著把小西殺死,這與她目睹母親那晚死時的情形相對應。宋琪兩次進入山谷都從游艇上跳入水中,做出的選擇卻前后各不相同。第一次,宋琪在水中游著,幻覺中出現向自己游來的小西,宋琪轉身就跑,回到岸邊側躺著蜷成一團。這可以看出宋琪沒有放下自己的包袱,她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內心潛藏的記憶,選擇了逃避。第二次,在影片快要結尾的部分,宋琪最終游到了盡頭,那里擺放著自己父母的骨灰。這一次,是現實把宋琪從幻想中拉了回來,是那張全家福的照片使得她暫時認清了這個現實,所以她在水中暢通無阻。在回來的路上,她在水中脫掉自己一直戴著的假發,露出白色的短頭發,想以這樣的一種方式獲得重生。
當然,水對于宋琪來說不僅僅意味著記憶,它還承擔著洗凈自己幻想中的罪孽,這其實也是對父親的一種救贖。在幻想掩埋小西的尸體后,宋琪在浴室沖洗掉身上的泥土;在幻想撞死警察劉健之后,宋琪在湖水中細心地清理傷口。這些都是痛苦的往事給她心靈帶來的創傷,她想擺脫但是卻不敢面對。對于殺害自己母親的父親,宋琪對父親還是抱有憐憫之心的,在心底已經原諒了父親,希望用水來洗凈父親的罪過,她把父母的骨灰安放在一個溶洞里就是最好的證明。
影片中宋琪幻想躲避警察劉健的追捕,跑進了一個霧氣彌漫的樹林,還有宋琪跟她父親王鐵輝談心時四周荒涼的戈壁,這些都是宋琪內心的真實寫照。在迷失的樹林不斷地尋找出路,她本身就在不斷地逃避這個現實,然而往事不停地糾纏著她,想擺脫卻只能夠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荒涼的戈壁,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世界,還是流浪幾十年父親的世界,他們都需要愛,都需要填滿寂寞孤獨的心。
影片最后出現的海市蜃樓發人深思,讓人不禁想知道這時在海邊與劉東相見的宋琪,到底有沒有清醒的活在現實之中,還是這一切只不過是她幻想的世界。
二、各種道具顯深意
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對于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較嚴格,其中道具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場景、環境造型的塑造都離不開道具的使用,道具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擺設,它還會參與到影片的敘事當中,正確的使用道具能對塑造人物性格,推動劇情發展,加深影片的寓意起著重要作用。《二次曝光》對于道具的使用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能夠更好的闡釋影片的內涵。
鏡子,是大部分影片都會使用到的道具。鏡子在《二次曝光》中大量出現,但不會讓人有一種礙眼之感,這當然與主人公宋琪的職業有關,在整形醫院工作。首先整形醫院作為一個大的陳設道具,其內在的寓意不言而喻,換過一張臉過不一樣的生活,這里存在著本我與自我之間的界限。回到鏡子這個道具,鏡子能夠反映現實生活,然而鏡中的畫面是不真實的,是虛幻的,它是現實與虛幻之間沖突的載體。
相對于水而言,鏡子顯得更加的直接,更能夠讓人理解她的雙重性格。影片的開頭部分,宋琪走在長長的走廊上,兩面都是玻璃鏡子,兩面都有著她的身影,然后《二次曝光》片名出現在畫面上。觀看影片之后,我們會發現,這絕不是一個偶然!通過鏡子的使用,主人公宋琪徘徊于現實與幻想之間的感覺立即呈現出來,再加上片名恰到好處的出現,能夠直接擊中觀眾的內心。之后,在自己的幻想生活中,室內的鏡子不斷地穿插著,就這樣宋琪癡迷的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之中,與現實隔離。
幻想之中,宋琪與劉東大吵之后,在一個下雨天,她撐著傘走在去往四合院的胡同,迎面走來了一對撐著傘的情侶,她停下來往后看了看那對擦肩而過的情侶,感覺身邊有東西,往下看了看,是一條小狗在她的雨傘下躲雨,這其中的隱喻就是“男人如狗”。這恰恰是宋琪內心缺少安全感的表現——對男人的不信任。因為在幻想之中,她親眼見證了男友的出軌,正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相比于現實之中的宋琪,她對于男人卻是持寬容的態度,在自己的內心她已經原諒了自己的父親,也深愛著劉東。兩個世界兩種不同的生活,它們之間相互纏繞又相互對立著,宋琪的內心是矛盾的,也是脆弱的,童年的創傷永遠烙在幼小的心靈,使得她徘徊于現實與幻想之間。
那本被宋琪當作尸體埋在四合院里的日記本,同樣有著深刻的寓意,它正是宋琪親自封藏起來的記憶。過去的記憶隨著日記本的掩埋而丟失,卻又隨著日記本的挖出,又不斷地呈現的宋琪的面前。這本日記是影片敘事的關鍵一環,它串聯起了事件的前因后果。這本劉健記錄下來的日記承載者宋琪太多的痛苦,過去遭受到的創傷給宋琪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使得她不得不選擇忘記。然而往事怎么可能說忘就忘,所以她只能試圖通過幻想來擺脫內心的痛苦,但是幻想中的生活卻在冥冥之中受到記憶的影響,就這樣,宋琪糾結于現實與幻想、忘卻與記憶之中。
當然,影片中其它道具的使用也起著重要作用,宋琪脖子上一直掛著的十字架,是她內心的一種救贖,不僅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家人。宋琪家中那盞掛著的吊燈,營造了一種迷離,困惑的氛圍,更能夠凸顯她的內心狀態。宋琪幻想中看著天花板上滴下的水滴,水對于宋琪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還有藍色的房間、黃色的絲巾等等對于影片都起著推動作用。
結語
電影作為一種時空的藝術,我們在注重電影時間敘事的同時,也應該注意發掘電影空間的表現力。通過對李玉《二次曝光》的分析發現,環境造型的塑造,道具的合理使用,不僅能夠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達到情景交融的目的,還能夠傳達影片的某種隱喻,這也體現了電影創作中影像視覺意象的重要性。□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