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琰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特點, 以期為該病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這段時期內收治的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者, 將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內容, 回顧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手術情況和病理結果。結果對術中切除下來的腫塊進行病理檢查, 發(fā)現8例是分葉狀纖維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纖維腺瘤, 其余均是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所有患者的瘤體均比較大, 體積范圍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結論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瘤體比較大, 生長較快, 臨床病理具有特殊性, 手術的選擇應該依照病理特點。
【關鍵詞】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病理特點乳腺纖維腺瘤是發(fā)生在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鏡下所見腫瘤由上皮細胞和纖維組織共同組成, 上皮細胞成分多少不一, 分化良好, 無異形性, 纖維組織顯著增生, 細胞數目增多, 排列緊密, 有時出現細胞的異形性和核分裂像, 核異型, 深染甚至出現多核巨細胞和畸形細胞。有人認為, 在巨大纖維瘤組織學中出現細胞核深染、肥大, 核有病理性分裂像即為惡性特征, 按惡性處理。也有人認為, 盡管有細胞的異型性, 并不一定都絕對是惡性。因為從組織學上預測該腫瘤的生物學特征是很困難的, 主要應從腫瘤切除后是否復發(fā)及轉移等臨床資料作為判斷其良惡性的依據。因此, 對此類患者手術后還應長期隨訪。這種瘤體可以出現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齡段的女性人群中, 常見年齡段為18~25歲青年女性為主[1]。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 乳腺纖維瘤的出現是和患者內分泌激素失調有密切關系的, 一般來說雌性激素越高, 本病的發(fā)生率就越大[2]。本文研究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是發(fā)生在月經初潮期女性人群中的疾病, 臨床上此種案例還是比較少見的, 特點是生長速度快, 體積大, 占滿整個乳房所需的時間只在1年左右。對于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治療方法, 最為有效的是外科手術, 也有中醫(yī)中藥治療的方法。但是因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臨床病理的不同, 外科手術的效果不見得顯著。對此, 本文選取了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患者, 分析并探討其瘤體的病理特點, 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組18例患者均是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患者, 出現瘤體的時間是月經初潮之后的2年左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情的基本診斷和一般資料的了解, 結果得知患者年齡為9~15歲, 平均年齡為(12±3.0)歲, 且都是單側發(fā)病。其中左側發(fā)病者9例, 右側發(fā)病者9例。患者病程為11~17個月。
1. 2臨床檢查采用GE公司制造的Vivid 3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為7~10 MHz。所有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之前都進行常規(guī)性的檢查, 之后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患者的邊界, 腫物的位置, 形態(tài), 內部回音等。具體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臥位, 對患者進行多角度(側, 橫, 斜)的探測, 從上而下進行動態(tài)的掃查。(先從二維圖形上從患者的乳腺的上、下、內下以及上象限, 最后為乳暈)。②觀察患者的腫物位置, 內部回音, 以及患者的后方有沒有衰減, 并在檢查時進行攝片和記錄。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患者的周邊血流的情況, 并由兩位從事彩色超生檢查的專業(yè)醫(yī)師對各組圖像進行分析。
1. 3臨床表現2例患者感覺乳房處有燒灼感, 疼痛難忍, 其余的16例都沒有較為明顯的癥狀, 均是乳房出現腫大, 呈現半球形, 皮膚緊致、發(fā)紅和發(fā)亮, 靜脈擴大曲張, 沒有破潰。腫瘤已經占滿了乳房, 質地比較硬, 如惡性腫瘤一般, 然后不和表皮有所粘連, 手可以推動。
1. 4治療情況①入院時:在患者入院后, 醫(y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測全身情況, 如神志、脈搏、呼吸、血壓、體溫、尿量、有無貧血征象等, 化驗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 必要時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或者肺動脈契壓。②手術情況:18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切除術治療, 選取的切口為乳房下弧形胸乳, 直視下將腫瘤和少許周圍正常組織進行有效切除。
1. 5隨訪進行為期3~5年的隨訪, 隨訪方式為電話、上門或者電子郵件。
2結果
2. 1瘤體狀況對術中切除下來的腫塊進行病理檢查, 發(fā)現8例是分葉狀纖維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纖維腺瘤, 其余均是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所有患者的瘤體均比較大, 體積范圍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詳見表1。
2. 2隨訪情況后經3~5年的隨訪, 除了2例失訪的患者之外, 其余16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者沒有一例出現復發(fā)或者轉移的情況。
3?討論
乳腺疾病的病理較為復雜, 具有特殊性, 其中以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特點為著。乳腺纖維腺瘤好發(fā)于乳腺的外上方, 多表現為球形腫塊, 腫塊邊界非常清晰, 表面光滑, 在乳腺內很容易被推動。該病常常出現于月經初潮后的2年左右, 一般資料顯示患者病程為11~17個月, 說明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生長速度很快[3]。通過冰凍病理檢查, 結合表1, 可以知道8例患者為分葉狀纖維瘤, 7例腺管型纖維瘤, 還有3例為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 提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病理比較多樣, 具有特殊性。
乳腺纖維腺瘤由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構成, 雖然上皮組織癌變的幾率很小, 但纖維組織惡性變的可能性略大, 有發(fā)展成為肉瘤的可能, 總的來說有5%左右的惡變率, 因此一旦診斷乳腺纖維腺瘤, 一般仍建議手術切除為好。但是具體的治療方案仍需結合患者瘤體的病理特點而定。
參考文獻
[1] 李偉平, 楊海峰, 陽宇. 乳腺纖維瘤病12例臨床病理學觀察.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2, 28(7):800-802.
[2] 于寶江, 方南英. 乳腺髓樣癌X線診斷及與乳腺腺纖維瘤的鑒別診斷. 天津醫(yī)藥, 2010(4):335-336.
[3] 楊煒, 冉立峰, 周崑, 等. 聚焦超聲消融乳腺纖維瘤治療中聲場對乳腺增生的作用.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 38(1):61-63.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特點, 以期為該病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這段時期內收治的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者, 將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內容, 回顧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手術情況和病理結果。結果對術中切除下來的腫塊進行病理檢查, 發(fā)現8例是分葉狀纖維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纖維腺瘤, 其余均是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所有患者的瘤體均比較大, 體積范圍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結論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瘤體比較大, 生長較快, 臨床病理具有特殊性, 手術的選擇應該依照病理特點。
【關鍵詞】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病理特點乳腺纖維腺瘤是發(fā)生在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鏡下所見腫瘤由上皮細胞和纖維組織共同組成, 上皮細胞成分多少不一, 分化良好, 無異形性, 纖維組織顯著增生, 細胞數目增多, 排列緊密, 有時出現細胞的異形性和核分裂像, 核異型, 深染甚至出現多核巨細胞和畸形細胞。有人認為, 在巨大纖維瘤組織學中出現細胞核深染、肥大, 核有病理性分裂像即為惡性特征, 按惡性處理。也有人認為, 盡管有細胞的異型性, 并不一定都絕對是惡性。因為從組織學上預測該腫瘤的生物學特征是很困難的, 主要應從腫瘤切除后是否復發(fā)及轉移等臨床資料作為判斷其良惡性的依據。因此, 對此類患者手術后還應長期隨訪。這種瘤體可以出現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齡段的女性人群中, 常見年齡段為18~25歲青年女性為主[1]。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 乳腺纖維瘤的出現是和患者內分泌激素失調有密切關系的, 一般來說雌性激素越高, 本病的發(fā)生率就越大[2]。本文研究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是發(fā)生在月經初潮期女性人群中的疾病, 臨床上此種案例還是比較少見的, 特點是生長速度快, 體積大, 占滿整個乳房所需的時間只在1年左右。對于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治療方法, 最為有效的是外科手術, 也有中醫(yī)中藥治療的方法。但是因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臨床病理的不同, 外科手術的效果不見得顯著。對此, 本文選取了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患者, 分析并探討其瘤體的病理特點, 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組18例患者均是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患者, 出現瘤體的時間是月經初潮之后的2年左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情的基本診斷和一般資料的了解, 結果得知患者年齡為9~15歲, 平均年齡為(12±3.0)歲, 且都是單側發(fā)病。其中左側發(fā)病者9例, 右側發(fā)病者9例。患者病程為11~17個月。
1. 2臨床檢查采用GE公司制造的Vivid 3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為7~10 MHz。所有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之前都進行常規(guī)性的檢查, 之后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患者的邊界, 腫物的位置, 形態(tài), 內部回音等。具體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臥位, 對患者進行多角度(側, 橫, 斜)的探測, 從上而下進行動態(tài)的掃查。(先從二維圖形上從患者的乳腺的上、下、內下以及上象限, 最后為乳暈)。②觀察患者的腫物位置, 內部回音, 以及患者的后方有沒有衰減, 并在檢查時進行攝片和記錄。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患者的周邊血流的情況, 并由兩位從事彩色超生檢查的專業(yè)醫(yī)師對各組圖像進行分析。
1. 3臨床表現2例患者感覺乳房處有燒灼感, 疼痛難忍, 其余的16例都沒有較為明顯的癥狀, 均是乳房出現腫大, 呈現半球形, 皮膚緊致、發(fā)紅和發(fā)亮, 靜脈擴大曲張, 沒有破潰。腫瘤已經占滿了乳房, 質地比較硬, 如惡性腫瘤一般, 然后不和表皮有所粘連, 手可以推動。
1. 4治療情況①入院時:在患者入院后, 醫(y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測全身情況, 如神志、脈搏、呼吸、血壓、體溫、尿量、有無貧血征象等, 化驗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 必要時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或者肺動脈契壓。②手術情況:18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切除術治療, 選取的切口為乳房下弧形胸乳, 直視下將腫瘤和少許周圍正常組織進行有效切除。
1. 5隨訪進行為期3~5年的隨訪, 隨訪方式為電話、上門或者電子郵件。
2結果
2. 1瘤體狀況對術中切除下來的腫塊進行病理檢查, 發(fā)現8例是分葉狀纖維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纖維腺瘤, 其余均是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所有患者的瘤體均比較大, 體積范圍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詳見表1。
2. 2隨訪情況后經3~5年的隨訪, 除了2例失訪的患者之外, 其余16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者沒有一例出現復發(fā)或者轉移的情況。
3?討論
乳腺疾病的病理較為復雜, 具有特殊性, 其中以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特點為著。乳腺纖維腺瘤好發(fā)于乳腺的外上方, 多表現為球形腫塊, 腫塊邊界非常清晰, 表面光滑, 在乳腺內很容易被推動。該病常常出現于月經初潮后的2年左右, 一般資料顯示患者病程為11~17個月, 說明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生長速度很快[3]。通過冰凍病理檢查, 結合表1, 可以知道8例患者為分葉狀纖維瘤, 7例腺管型纖維瘤, 還有3例為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 提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病理比較多樣, 具有特殊性。
乳腺纖維腺瘤由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構成, 雖然上皮組織癌變的幾率很小, 但纖維組織惡性變的可能性略大, 有發(fā)展成為肉瘤的可能, 總的來說有5%左右的惡變率, 因此一旦診斷乳腺纖維腺瘤, 一般仍建議手術切除為好。但是具體的治療方案仍需結合患者瘤體的病理特點而定。
參考文獻
[1] 李偉平, 楊海峰, 陽宇. 乳腺纖維瘤病12例臨床病理學觀察.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2, 28(7):800-802.
[2] 于寶江, 方南英. 乳腺髓樣癌X線診斷及與乳腺腺纖維瘤的鑒別診斷. 天津醫(yī)藥, 2010(4):335-336.
[3] 楊煒, 冉立峰, 周崑, 等. 聚焦超聲消融乳腺纖維瘤治療中聲場對乳腺增生的作用.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 38(1):61-63.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特點, 以期為該病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方法選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這段時期內收治的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者, 將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內容, 回顧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手術情況和病理結果。結果對術中切除下來的腫塊進行病理檢查, 發(fā)現8例是分葉狀纖維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纖維腺瘤, 其余均是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所有患者的瘤體均比較大, 體積范圍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結論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瘤體比較大, 生長較快, 臨床病理具有特殊性, 手術的選擇應該依照病理特點。
【關鍵詞】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病理特點乳腺纖維腺瘤是發(fā)生在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 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鏡下所見腫瘤由上皮細胞和纖維組織共同組成, 上皮細胞成分多少不一, 分化良好, 無異形性, 纖維組織顯著增生, 細胞數目增多, 排列緊密, 有時出現細胞的異形性和核分裂像, 核異型, 深染甚至出現多核巨細胞和畸形細胞。有人認為, 在巨大纖維瘤組織學中出現細胞核深染、肥大, 核有病理性分裂像即為惡性特征, 按惡性處理。也有人認為, 盡管有細胞的異型性, 并不一定都絕對是惡性。因為從組織學上預測該腫瘤的生物學特征是很困難的, 主要應從腫瘤切除后是否復發(fā)及轉移等臨床資料作為判斷其良惡性的依據。因此, 對此類患者手術后還應長期隨訪。這種瘤體可以出現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齡段的女性人群中, 常見年齡段為18~25歲青年女性為主[1]。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 乳腺纖維瘤的出現是和患者內分泌激素失調有密切關系的, 一般來說雌性激素越高, 本病的發(fā)生率就越大[2]。本文研究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是發(fā)生在月經初潮期女性人群中的疾病, 臨床上此種案例還是比較少見的, 特點是生長速度快, 體積大, 占滿整個乳房所需的時間只在1年左右。對于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治療方法, 最為有效的是外科手術, 也有中醫(yī)中藥治療的方法。但是因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臨床病理的不同, 外科手術的效果不見得顯著。對此, 本文選取了18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患者, 分析并探討其瘤體的病理特點, 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組18例患者均是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患者, 出現瘤體的時間是月經初潮之后的2年左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病情的基本診斷和一般資料的了解, 結果得知患者年齡為9~15歲, 平均年齡為(12±3.0)歲, 且都是單側發(fā)病。其中左側發(fā)病者9例, 右側發(fā)病者9例。患者病程為11~17個月。
1. 2臨床檢查采用GE公司制造的Vivid 3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為7~10 MHz。所有患者在進行超聲檢查之前都進行常規(guī)性的檢查, 之后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患者的邊界, 腫物的位置, 形態(tài), 內部回音等。具體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仰臥位, 對患者進行多角度(側, 橫, 斜)的探測, 從上而下進行動態(tài)的掃查。(先從二維圖形上從患者的乳腺的上、下、內下以及上象限, 最后為乳暈)。②觀察患者的腫物位置, 內部回音, 以及患者的后方有沒有衰減, 并在檢查時進行攝片和記錄。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來觀察患者的周邊血流的情況, 并由兩位從事彩色超生檢查的專業(yè)醫(yī)師對各組圖像進行分析。
1. 3臨床表現2例患者感覺乳房處有燒灼感, 疼痛難忍, 其余的16例都沒有較為明顯的癥狀, 均是乳房出現腫大, 呈現半球形, 皮膚緊致、發(fā)紅和發(fā)亮, 靜脈擴大曲張, 沒有破潰。腫瘤已經占滿了乳房, 質地比較硬, 如惡性腫瘤一般, 然后不和表皮有所粘連, 手可以推動。
1. 4治療情況①入院時:在患者入院后, 醫(y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測全身情況, 如神志、脈搏、呼吸、血壓、體溫、尿量、有無貧血征象等, 化驗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 必要時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或者肺動脈契壓。②手術情況:18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切除術治療, 選取的切口為乳房下弧形胸乳, 直視下將腫瘤和少許周圍正常組織進行有效切除。
1. 5隨訪進行為期3~5年的隨訪, 隨訪方式為電話、上門或者電子郵件。
2結果
2. 1瘤體狀況對術中切除下來的腫塊進行病理檢查, 發(fā)現8例是分葉狀纖維腺瘤, 7例是腺管型纖維腺瘤, 其余均是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所有患者的瘤體均比較大, 體積范圍是9 cm×8 cm×8 cm~13 cm×12 cm×10 cm。詳見表1。
2. 2隨訪情況后經3~5年的隨訪, 除了2例失訪的患者之外, 其余16例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者沒有一例出現復發(fā)或者轉移的情況。
3?討論
乳腺疾病的病理較為復雜, 具有特殊性, 其中以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臨床病理特點為著。乳腺纖維腺瘤好發(fā)于乳腺的外上方, 多表現為球形腫塊, 腫塊邊界非常清晰, 表面光滑, 在乳腺內很容易被推動。該病常常出現于月經初潮后的2年左右, 一般資料顯示患者病程為11~17個月, 說明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生長速度很快[3]。通過冰凍病理檢查, 結合表1, 可以知道8例患者為分葉狀纖維瘤, 7例腺管型纖維瘤, 還有3例為巨纖維腺瘤伴間質細胞豐富, 提示青春期乳腺巨大腺纖維瘤的病理比較多樣, 具有特殊性。
乳腺纖維腺瘤由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構成, 雖然上皮組織癌變的幾率很小, 但纖維組織惡性變的可能性略大, 有發(fā)展成為肉瘤的可能, 總的來說有5%左右的惡變率, 因此一旦診斷乳腺纖維腺瘤, 一般仍建議手術切除為好。但是具體的治療方案仍需結合患者瘤體的病理特點而定。
參考文獻
[1] 李偉平, 楊海峰, 陽宇. 乳腺纖維瘤病12例臨床病理學觀察.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2, 28(7):800-802.
[2] 于寶江, 方南英. 乳腺髓樣癌X線診斷及與乳腺腺纖維瘤的鑒別診斷. 天津醫(yī)藥, 2010(4):335-336.
[3] 楊煒, 冉立峰, 周崑, 等. 聚焦超聲消融乳腺纖維瘤治療中聲場對乳腺增生的作用.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 38(1):61-63.
[收稿日期:2014-03-2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