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平
【摘 要】隨著電視的出現,蒙太奇作為電影語言的基本結構手段和敘述方式,自然被借用到電視創作中。新聞專題是以傳播新聞、傳達政令,引導輿論,傳播知識為目的,因此,好的后期剪輯手法能使新聞專題更具活力。本文結合實例,就蒙太奇在新聞專題后期制作中的運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敘事蒙太奇 表現蒙太奇 新聞專題
蒙太奇,來自法語Montage,原是建筑學專有名詞,“安裝、裝配”之意,借用到電影中變成了“組接、構成”之意。隨著電視的出現,蒙太奇作為電影語言的基本結構手段和敘述方式,自然被借用到電視創作中,新聞專題是以傳播新聞、傳達政令,引導輿論,傳播知識為目的,因此,好的后期剪輯手法能使新聞專題更具活力。
在新聞專題節目中,創作者表達的內容通常是兩大類:一類是為描述一個動作或講述一件事情,為了這種目的的鏡頭組接叫做敘事的剪輯,即敘事蒙太奇;一類是表現某種特殊的意思,如情緒、節奏、思想、概念性內容等,叫做表現蒙太奇。
從新聞類節目的新聞專題來看,較為常用的敘事蒙太奇的鏡頭結構方式有前進式、后退式和片段集合式。
以CCTV-2套《生活》欄目播出的專題片《中國驕傲》為例(以下簡稱《驕》),在七歲小女孩袁媛以自己的膽量與智慧挽救父母親生命的這一段落的開始,就運用前進式蒙太奇結構方式。畫面有:夜色中燈光閃爍的一個小區大畫面地搖開;鏡頭逐漸推進一戶人家門口;繼續推進至一三口之家的照片;浴室里正在噴水的淋浴頭中景;燃燒液化氣灶近景;夫妻倆在浴室洗腳近景;孩子在臥室寫作業近景;浴室窗門緊閉近景;頭暈目眩的虛鏡頭近景;暈倒的身體近景。通過這一組由遠至近的鏡頭的組接,先用全景交待事件發生的環境背景:夜晚的一個小區;再用中景交待事件的各種結構因素及其關系:一個三口之家,夫妻倆在浴室用燃氣熱水器在洗腳,女兒在寫作業;然后用近景和特寫把注意力引向具體的活動和細部特征:燃燒的液化氣、緊閉的窗戶、噴水的淋浴、打翻的水盆、摔倒后的腳部特寫;這一前進式結構的蒙太奇再現了夫妻倆中毒暈倒的事實,往往在這些鏡頭里還會穿插一些渲染氣氛的畫面。例如,在上面這一組鏡頭里就分別插入了四次不同時間的時鐘畫面,營造了一種時間緊迫、生命危急的緊張氣氛。
對于動作來說,前進式結構方式也給人一種完整的視覺感受。如在《驕》中,消防戰士陳燦在洪水中營救被困群眾這一段的一組畫面:渾濁洪水的大畫面;洪水中一個黃色的小點在惡浪中若隱若現,(鏡頭逐漸推進,)是一穿救生衣的戰士在洪水中搏擊;翻滾的洪浪特寫;戰士竭力喘氣的特寫。這一組前進式鏡頭的組接,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洪水的洶涌,營救被困群眾的艱難,更讓我們看到了年輕的消防戰士為人民利益奮不顧身的奉獻精神。可以看出,前進式結構方式不僅可以使事件動作既連貫又便于變化,而且容易營造一種很有感染力的內在節奏。
以《驕》中的四川廣元地區突發洪水事件為例。電視畫面一開始就是:雷電交加、咆哮洪水、電閃雷鳴的特寫;山洪暴發的中景;以及被被洪水圍困在江心島中群眾的遠景。這一組鏡頭組接是典型的后退式結構。首先由特寫開始,展示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山洪暴發;然后鏡頭拉開,把關系、緣由和背景呈現給觀眾:由于突發山洪,有四名女工被困江心島,生命受到威脅,急需救助。在這里鏡頭雖然不多,都是由1至2秒的短鏡頭快切組接而成,營造了一種快速緊張的節奏感,這樣的后退式結構方式更容易給觀眾以視覺上較強的沖擊力,吸引觀眾的眼球,并直接作用于觀眾心理,令人產生緊張恐懼之感。
CCTV-2套《生活》欄目播出的《雷霆行動——致命的魚腥草》專題中的片段集合式鏡頭結構的運用,男孩朱承志在使用了魚腥草注射劑出現了不良反應后,醫院采取緊急救助這一段的畫面:醫生和護士急促的腳步的中景;快速寫處方的手部近景;用砂輪切割注射劑瓶的特寫;用手掰斷注射劑瓶的特寫;用針管吸取注射劑的特寫;把針管中空氣排出的近景推至護士眼睛的特寫,定格。這幾個片斷是創作者精心挑選的,每個鏡頭長度基本相等,約1秒,并采取快切方式組接,既完整地再現了醫生急救的準備過程,又制造出了緊張的效果,那種生命的危急、時間的緊迫,由快節奏產生的視覺沖擊直逼觀眾心里,不禁為男孩捏把汗,既讓觀眾心里產生一種期待,同時為男孩能否逃出鬼門關制造出一種懸念。以上這些結構方式的敘事蒙太奇在新聞專題中運用較為廣泛,我們應將其理解為一種敘述的思路,而不應簡單地理解為一種景別變化的剪輯方法。
表現蒙太奇的鏡頭結構形態主要有:對比剪輯、平行剪輯、積累剪輯、隱喻剪輯以及象征剪輯。
仍以《驕》中的消防戰士鄭忠華英勇犧牲后,在下游草叢中發現他的遺體一段為例,畫面的組接為:一個粗樹枝被抬起后枯枝叢中一件黃色的救生衣顯露出來;軍營中一張打著勝利手勢面帶調皮微笑的照片緩慢推進;黃色救生衣被完全打撈出來;群眾和戰友抬起他的遺體。這一組強烈的對比鏡頭在經過創作者的技術處理成慢動作后,更增添了作品內涵,充分調動起觀眾的情感因素,傷痛油然而生:一個年輕的生命已經離去,可他的笑臉依然是那么親切,他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的活躍。
對比的剪輯在新聞專題內應用較為普遍,它具有非常強的震撼力,通過兩組鏡頭的組接,在鮮明地表現了創作者思想的同時,更能引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引導觀眾的思想情感朝向創作者,達到與創作者進行心理交流的高度。
以《驕》中福建省建鷗市一幢七層樓房坍塌的現場畫面例:樓房瞬間坍塌的整個過程被分為多個畫面,其間分別插入倒塌后悲慘的、零亂的現場局部畫面,并用快門閃現的特技手法進行了靜幀。這一組分別為1秒的鏡頭,經反復快切交叉組接而成,形成一組平行蒙太奇,相互影響、相互加強,產生一種共同的效果,給觀眾造成了視覺的強烈沖擊和心靈情緒的強烈震撼。
《驕》中鄭忠華被水沖走后人們尋找時,插入其資助的一男孩敘述他眼中的鄭叔叔的一段畫面:鄭忠華生活的照片推鏡頭淡入鍛煉照片的推鏡頭,淡入他獻血照片的推鏡頭,淡入他工作照片的推鏡頭,淡入站在江邊這個男孩的推鏡頭。這一組鏡頭以緩慢的方式在不斷的推進,不斷的疊加,積累起一個總體的印象,形成了一種節奏:力量、情感,并借以引起觀眾的遺憾。
專題片《驕》中三名消防戰士鄭飛、管志彥、葉曉暉在馬鞍山一失火的倉庫救火犧牲,片尾的效果處理就采用象征的剪輯。烈火中三位年輕戰士的近景照片緩慢的相繼淡入淡出,淡出淡入。這里的火焰不僅是象征著奪去三位戰士生命的無情之火,也是象征三位戰士在火中永生的、從火中更生的涅槃之火。
以上這幾類表現蒙太奇的剪輯結構形式在現代新聞專題中較為常用,除了用以表達某種主題意義外,通常都具有很強的情緒色彩,是創作者運用畫面剪輯技巧,藝術化地表達自己內心思想情感的結果。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和視音頻處理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全新的電視制作概念即非線性編輯,為編輯進行后期制作的再創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技術新空間。
敘事蒙太奇和表現蒙太奇是新聞專題后期制作中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剪輯,它們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敘事是基礎,表現是加強,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創造電視藝術品。□
參考文獻
①李銘:《數字時代的影像制作》[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②劉荃:《影視后期特效理論與實踐》[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③何蘇六:《電視畫面編輯》[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④呂萌、謝鼎新:《廣播電視新聞學》[M].黃山書社,1995
(作者單位:肥東廣播電視臺)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