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皎 延 玲 張 萍 吳 晶
(吉林大學護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癡呆人數隨之增加,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癡呆老人的發生率也隨之提高,另外,85歲以上癡呆老人中幾乎都是女性。在日本為了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癥狀,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在社區多采用非藥物性療法如回想法、音樂療法或運動療法等對癡呆老人進行治療護理。國外關于回想法的研究結果顯示〔1~3〕,可以減輕老人的憂郁和不安,提高生活滿意度等。但國內使用回想法針對癡呆老人的研究不多見,特別是對癡呆老人的認知功能及情感功能方面的研究鮮見報道。本研究借鑒日本先進的經驗,在社區針對癡呆老人實施回想法,旨在驗證其實施的效果。
1.1研究對象 長春市某社區65歲以上居家癡呆老人,通過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資料顯示登記錄入的癡呆老人數為79人,納入標準:(1)由醫生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型癡呆(AD)或腦血管型癡呆(VD);(2)無視聽覺障礙;(3)自愿參加本研究。篩選出23人符合以上標準,隨機分為干預組12人和對照組11人。干預組男6例;平均年齡(83.3±5.6)歲;循環系統疾病4例,骨關節疾病3例,糖尿病2例,其他2例;與家人同住10例,夫婦同住2例;照顧者:兒媳7例,妻子2例,女兒3例;癡呆類型AD 6例,VD 6例。對照組男3例,女8例;平均年齡(84.4±3.8)歲;循環系統疾病3例,骨關節疾病4例,糖尿病1例,其他1例;與家人同住9例,夫婦同住2例;照顧者:兒媳8例,妻子2例,女兒1例;癡呆類型AD 6例,VD 5例。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實施回想法的過程及內容 針對癡呆老人群體實施回想法,即把老人編成兩組,每組由5~6名癡呆老人、4名工作人員(研究小組成員3名和護士1名)組成。對干預組和對照組老人統一進行常規的體檢及健康教育等內容,另外,針對干預組給予1次/w,1 h/次的回想活動,連續進行10次。開始前,由家屬陪同來社區,健康體檢;5 min,在指定的練習室集合;10 min,互相問候,輕松談一些近期時事話題;5 min,座位輕體操;35 min,針對回想主題材料展開;5 min,總結及下次活動的安排;結束后,工作人員會議。
每次的回想材料研究人員依據研究對象的特性和生活經歷進行商討后決定的,回想材料能夠刺激和促進癡呆老人進行回想,例如回想主題是“小時候的食物”,讓老人回想小時候經常吃什么東西,準備地瓜之類的食物,讓老人一邊觸摸食物一邊刺激其回想小時候的事情,并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這個東西是誰種的?”“您小時候有沒有不能忘記的吃的東西?”同老人展開話題。
1.2.2評價方法 使用國際通用的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4〕直接測量老人認知功能的變化,包括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力、語言能力及模仿圖形能力,得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使用Helmes等〔5〕修訂的MOSES測量表,通過老人照顧者測量老人的日常生活功能及精神方面多維度觀察,由5方面構成,包括自理能力、方向感、抑郁、焦慮及自閉,得分40~16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差。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對組內進行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對兩組進行比較。
2.1認知功能的效果 從MMSE總分來看,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干預組從干預前至干預后分值是上升的;相反對照組有下降趨勢。從MMSE的下位條目來看,兩組在定向力方面有顯著性差異,即干預組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干預后認知功能(MMSE)的效果±s)
2.2日常生活功能及精神方面的效果 在方向感和自閉兩方面,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干預組從干預前至干預后分值是下降的,即兩方面功能在干預后有顯著改善;相反對照組有上升趨勢,即兩方面功能在干預后有惡化趨勢。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日常生活功能及精神方面(MOSES)的效果±s)
在以往應用回想法針對癡呆老人進行的研究中,有少量數據顯示可改善認知功能障礙〔6〕。另外,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干預后的MMSE得分上升后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又有下降的趨勢〔7〕。回想法可喚起癡呆老人過去的記憶和情感,刺激其殘存功能。同時癡呆老人在現實生活中對場所、時間、人群等有定向方面的障礙,隨著癥狀的加重癡呆老人自身的不安和混亂也會隨之增加。本研究把癡呆老人組織起來,每一次在同一時間、與相同的人群、相同的環境下反復進行集體活動,提示可能改善認知功能特別是提高定向方面的能力。
研究〔8〕顯示,適當的干預可改善癡呆老人的行動和情感功能,特別是使用回想法可提高癡呆老人的情感功能〔9〕。癡呆老人有自閉的傾向,對周圍人物、事物的關心及興趣會隨之減弱,社會性降低,以至于癡呆癥狀更加嚴重,導致臥床需要他人的護理照顧。記憶與情感是緊密聯系的,本研究讓癡呆老人啟動回想過去的記憶,促進其情感體驗,同時在集中訓練中,老人的記憶回想和情感再體驗能夠與其他人共享,可激發其與人交流的愿望,考慮可能改善癡呆老人方向感和自閉兩方面功能。
導致癡呆老人功能低下的誘因包括腦器質性病變,環境因素及康復效果等因素,對癡呆老人積極進行干預活動及環境的改變可改善功能障礙。本研究使用回想法對癡呆老人實施集中干預訓練,可改善其認知和日常生活功能,提高與人交流的意愿,老人患有癡呆癥后及時接受適當的干預措施,可一定程度防止癥狀的加重,促進其殘存功能的恢復,對提高居家癡呆老人生活質量有實際意義。
4 參考文獻
1Akanuma K,Meguro K,Meguro M,etal.Improved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creased anterior cingulate metabolism after group reminiscence with reality orientation approach for vascular dementia 〔J〕.Psychiatry,2011;192(3) :183-7.
2堀友子,増本敬子,近藤通子.回想法對癡呆老人日常生活的影響〔J〕.日本社會精神醫學會雜志,2012;21(3):438.
3平沢明佳,川嶋乃里子,公文彩.回想法提高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語言功能的嘗試研究〔J〕.臨床神経學,2011;51(12):1253.
4Folstein MF,Folstin SE,Me Hug PR.“Mini-mental state”: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 〔J〕.J Psychiatr Res,1975;12(3):189-98.
5Helmes E,Csap KG,Short JA.Standardiz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Multidementional observation scale for the elderly subjects〔J〕.J Gerontol,1987;42(4):395-405.
6內野圣子,淺川典子,橋本志麻子,等.實施者發揮回想法實踐能力〔J〕.日本癡呆癥護理學會志,2012;11(2):551-62.
7Goldwasser AN,Auerbach SM,Harkins SW.Cognitive,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reminiscence group therapy on demented elderly 〔J〕.Int J Aging Hum Dev,1987;25(3):209-22.
8Muhamad FK,Rusmadiah A,Mustafa HHA.Role of dynamic visual as a mode to enrich reminiscence therapy for patient with dementia 〔J〕.Proc Soci Behav Sci,2013;105(3):258-64.
9Zhou W,He G,Gao J,etal.The effects of group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depression,self-esteem,and affect balance of Chines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2;54(3):e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