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容 王絢璇 龔 勛
(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 海口 570311)
慢性心力衰竭(CHF)多發于老年人〔1,2〕,老年CHF患者在住院期間易出現抑郁、焦慮等癥狀,并且因體力、社會活動及身體癥狀受到限制,而導致生活質量(QOL)明顯下降。研究表明,護理質量對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及改善QOL具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探討社區優質護理對老年CHF患者情緒和QOL的改善作用。
1.1一般資料 2013年1~6月我院住院治療的老年CHF患者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齡61~84〔平均(72±4.77)〕歲。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推薦的CHF臨床評定標準〔4〕。隨機分為試驗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63~84〔平均(71±3.59)〕歲;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61~83〔平均(73±3.78)〕歲。兩組一般情況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及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飲食干預:攝取足量碳水物、維生素及無機鹽,脂肪適宜,少吃多餐。戒不良嗜好(如煙酒)。控制每天飲水1 500~2 000 ml左右。控制食鹽量,每天不超過5 g;檢測體重,控制體重每周增加在2 kg 內,必要時檢測電解質。②運動和休息干預:避免過度運動,重癥CHF必須臥床,參照心功能的分級選擇適宜的活動,適宜的活動可以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情況,提高QOL。白天應注意休息,不能過度勞累,避免精神刺激。③心理支持:由于CHF一般具有病情較重、住院久、易復發、預后不好等特點,患者一般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郁等。這些負面情緒會影響患者病情的恢復,因而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有長期接受治療的準備,增強與疾病斗爭的信心。④服藥干預:督促患者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用藥,不可隨意改變。盡量早晨用利尿劑,避免夜尿增多,這樣可以保證晚間睡眠;在使用洋地黃制劑時,對脈搏進行監測,當脈搏<60次/min時立即停藥,防止洋地黃中毒。一般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 mmHg,如伴有慢性腎臟疾病或者糖尿病時應保持在<130/80 mmHg。⑤自我監測教育:通過教育讓患者或其家屬具有自我監測的能力,能夠及時發現各種癥狀及服用藥物的毒副作用。如若發現心衰的一些表現(乏力、夜間憋醒、疲勞、泡沫狀痰等),能夠馬上就醫。告知患者或者家屬服用藥品的效果、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在服藥時應對各種情況,及時反饋信息,便于醫生進行調整。
1.3評價方法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定量表(SDS)評定干預前與干預1個月后的情緒障礙。SAS≥50分時為焦慮;SDS≥50分,為抑郁〔5〕。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越嚴重。應用明尼蘇達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HL)方法評估治療前與治療1個月后的QOL,內容包括社會限制、體力限制、情緒及癥狀四個方面。分為0(最好)~5(最差)6個維度,得到各維度分數總和,總分越高代表QOL越差。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
2.1兩組干預前后QOL的改善情況比較 表1可見,兩組干預后體力限制、社會限制、情緒、癥狀得分較干預前均明顯下降(P<0.05)。干預后試驗組各方面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s,n=34)
2.2兩組干預前后情緒障礙比較 表2可見,兩組干預后SAS、SDS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降低(P<0.05)。干預后試驗組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s)
CHF患者治療時間長,易出現反復,從而易造成患者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因而機體抗感染能力降低。焦慮、抑郁還會使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6〕。另外,老年人由于身體狀況下降,當有呼吸困難癥狀出現時,心臟負擔加重,增加老年患者的痛苦,嚴重影響其QOL。提高護理質量是治療CHF一種有效的非藥物干預手段〔7〕。優質護理以病人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其內容包含:以社區和家庭為單位和基礎,提供患者基本生活服務,確保患者的安全和患者身體的舒適,幫助調解患者的心理,獲得患者家庭和社會的肯定與支持〔8〕。社區優質護理對老年CHF治療效果、情緒及QOL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社區優質護理以社區和家庭為服務平臺,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緩解患者擔憂的情緒,堅定患者治療的信心,減少焦慮、抑郁,有效改善老年CHF患者的情緒障礙。
4 參考文獻
1李小鷹.2010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進展〔J〕.中國循環雜志,2011;26(2):81-3.
2朱慶華,楊貴珍,張秀敏.老年人社區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醫學與社會,2010;23(5):13-5.
3林 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影響因素及護理〔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9):3505-7.
4岳海玉,翟清華,劉 倩,等.社區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3;26(9):8-10.
5鄭彩霞.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與精神護理〔J〕.廣東醫學,2013;34(17):2745-7.
6童賢妹.心理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0):39-40.
7梁景煜,陳 芳,裴大軍,等.社區心血管患者遠程監護管理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2;25(10):1-3.
8林 麗,王 俊.綜合性心理護理對糖尿病抑郁癥患者血糖達標及急性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8):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