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龍 陳麗華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甲狀腺次全切術的創面大、范圍廣,加之甲狀腺組織血供豐富,一旦手術創面出現積血、積液或患者出現術后活動性出血,均會對氣管產生壓迫,進而導致患者呼吸困難或窒息,危及生命〔1〕。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下降,對出血和缺氧的耐受性差,因此術后充分有效地引流對保證手術療效和患者生命安全十分重要〔2〕。本研究對比了T管、硅膠管、腦室管在老年甲狀腺次全切術后的引流效果,以期尋找最適宜的引流管。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行甲狀腺次全切術的老年患者165例,年齡均≥65歲,排除接受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和術中使用止血紗布預防創面出血的患者。隨機分為T管組、硅膠管組、腦室管組,各55例。其中T管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65~76〔平均(68.24±4.68)〕歲,病程2~25個月,平均(8.2±2.7)個月,腫物直徑1~6 cm;硅膠管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65~75〔平均(67.97±4.51)〕歲,病程2~24個月,平均(7.9±2.4)個月,腫物直徑1~6 cm;腦室管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65~75〔平均(68.51±4.59)〕歲,病程2~27個月,平均(8.9±2.3)個月,腫物直徑1~5 cm。三組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平均病程、腫物大小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T管組選用內徑為20 F的一次性乳膠膽管進行引流,該引流管購于南昌市通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內徑為6.8 mm,置于患者氣管前,自白線和切口正中位引出,外接負壓引流球;硅膠管組選用硅膠皮管進行引流,購于長沙康爾力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內徑3.5 mm,在切口下部大約3 cm的位置,另做一個約0.5 cm大小的橫口,將硅膠皮管自該切口處引出,遠端連接負壓引流球,近端對半進行剖開,在左右兩側甲狀腺窩處分別放置半管;腦室管組選用一次性腦室引流管,購于北京馨航瑞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內徑1.9 mm,置管方法與硅膠管組相同。
1.3觀察指標 記錄三組患者手術時間、置管時間;觀察三組患者術后切口愈合情況,本次研究中均為Ⅰ類無菌切口,愈合等級分為三級:甲級為愈合優良,乙級為愈合欠佳,丙級為切口化膿。觀察三組患者手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包括頸前不適、皮下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積液、管腔堵塞。

2.1三組患者手術時間、置管時間、切口愈合情況對比 T管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硅膠管組(t=2.204,P=0.039)及腦室管組(t=2.641,P=0.021);硅膠管組和腦室管組手術時間無統計學差異(t=0.580,P=0.568)。腦室管組的置管時間明顯長于硅膠管組(t=2.584,P=0.035)及T管組(t=4.451,P=0.005);硅膠管組和T管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t=2.061,P=0.568)。T管組有1例術后切口周圍出現紅腫,表面溫度升高,在抗生素治療和酒精外部消毒后治愈,硅膠管組和腦室管組患者切口均達到Ⅰ/甲愈合標準。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手術時間、置管時間、切口愈合情況對比±s,n=55)
2.2三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對比 T管組患者頸前不適例數(12例)明顯高于硅膠管組(1例,χ2=8.692,P=0.004)及腦室管組(2例,χ2=4.831,P=0.029);硅膠管組和腦室管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χ2=0.2041,P=0.650)。硅膠管組(7例)和腦室管組(6例)患者術后均有皮下出血發生(χ2=0.005,P=0.891)。腦室管組患者管腔堵塞例數(8例)明顯高于T管組(2例,χ2=4.483,P=0.039)和硅膠管組(1例,χ2=5.992,P=0.016);T管組和硅膠管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χ2=0.021 6,P=0.871)。
由于甲狀腺組織解剖位置較特殊且血液供應豐富,接受甲狀腺次全切術的患者術后若發生出血,容易壓迫氣管進而引起呼吸困難,因此多數外科醫生在術中放置引流管,以盡早發現患者術后出血并進一步避免相關并發癥發生〔3〕。但有研究者認為引流管的放置對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的作用并不明顯,同時易引起患者傷口感染,增加住院治療時間等〔4,5〕。根據長期手術實踐經驗,本文認為是否放置引流管應當綜合考慮患者手術創傷的范圍、創面滲血量和滲液量的多少以及患者術前是否存在高出血風險。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功能明顯降低,當出現呼吸困難時極易導致窒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同時甲狀腺次全切手術的創面大、手術范圍廣、預前殘留有較大的空腔,因此對于行甲狀腺次全切術的老年患者術后必須常規放置引流管。
本次研究顯示,三種不同內徑的引流管用于老年甲狀腺次全切術后的引流效果均較理想。其中20 F的T管的引流效果好,由于該引流管自切口處直接引出,不需要再作切口,因此手術時間和置管時間明顯短于另外兩種引流管,同時無皮下血腫和管腔阻塞等缺點,但該引流管的管腔較粗,患者傷口局部反應性積液明顯增多,導致術后患者有明顯的頸前不適感,常由于疼痛感導致早期頸部活動減少,提高了術后粘連的發生風險,在引流管拔出時動作要輕柔,以避免由于將皮內縫合線帶出而對手術切口的愈合產生影響。腦室管的管腔較小,患者接受度較高,同時無術后切口感染、積液,明顯的頸前不適感等并發癥,但其置管時間較長,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且易造成管腔阻塞。硅膠管彈性較佳,不存在皮內刺激,并發癥明顯少于腦室管患者,較少發生管腔阻塞,術后頸前不適感和腦室管組患者間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在老年甲狀腺次全切術后引流管的選擇中,硅膠管表現出更多的優點,值得推廣應用;腦室管可用于對疼痛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但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管腔是否暢通;T管不適用于老年甲狀腺次全切術患者。
4 參考文獻
1陳治龍,牛 輝,陳光裕.結節性甲狀腺腫116例再次手術臨床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3(1):82-4.
2劉以舉,慕玉瑩.不同引流方法在甲狀腺次全切術中應用的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3):64-5.
3丁 巍,蔣 燕,張 鵬,等.老年甲狀腺癌患者甲狀腺切除術術式對術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4):2638-40.
4陳 巍,孫 輝.甲狀腺次全切除術中血管處理和腺組織切除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4):122-3.
5馬瑜瑾,姜宏衛,李利平,等.老年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5):3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