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晶 楊 超
(大連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社會養老機構的類型主要包括:老年社會福利院、養老院或稱老人院、老年公寓、護老院、護養院、敬老院、托老所及老年人服務中心等〔1〕。每種機構內提供的服務種類有一定差異,但都需要提供康復訓練和醫療保健。工作人員包括管理人員、養護員、后勤人員等,需要為老人提供日常護理、定期身體檢查、健康教育、康復鍛煉等醫學相關操作。其醫學知識的水平對于完成相應操作影響較大,直接影響養老質量〔2〕。本文調查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對老年人常用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1.1對象 對大連市市內四區分層隨機各抽取1個養老機構,共調查110名工作人員,其中女102人,男8人。管理人員40人,后勤人員26人,養護員44人,其中有護士執業證書或培訓證書的30人。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人(1.81%)、初中56人(50.91%)、高中或中專48人(43.64%)、大專或以上4人(3.64%)。
1.2問卷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第二部分,包括六部分,涵蓋生理、心理、常見疾病及康復等14個領域。每個方面提出問題,被試者回答“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了解”代表其對該方面知識運用自如,可解決實際問題。“一般了解”指知道該方面知識,但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有一定困難。“不了解”指完全不知道該方面知識,不能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經專家咨詢內容效度較好。對調查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統一調查方法,統一指導語言和填表方法。共發放問卷110份,回收有效問卷110份。
1.3訪談 采用半定式個人深度訪談法,事先設計關鍵性核心問題,采用開放式提問,由經過培訓的人員與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進行交談,談話內容涉及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談話目的,了解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工作選擇方式,收入情況);第二部分包括工作的主要內容,工作的難度和挑戰性,目前最需要的老年護理知識,如遇突發狀況的處理方法等;第三部分對未來養老院工作的設想。
2.1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醫學知識的了解程度 見表1。

表1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醫學知識了解程度〔n(%)〕
2.2訪談 ①老年人平均年齡77歲,慢性病患病率高,兩種或兩種以上慢性病同時存在的情況普遍。②養老機構中工作人員待遇低,工作熱情度有限。③養老機構中人員數量不足,年齡偏高,學習能力有限。床位數達到700個左右,每人平均護理老年人16人。工作人員整體平均年齡48歲,交談過程中98%認為需要學習老年護理相關知識,83%作中會用到醫學相關知識,13%工作中需要醫學相關知識但不知如何使用,提出49條需要學習的醫學相關知識,但有51%的調查者認為參加學習力不從心。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整體學歷水平較低,對醫學相關知識了解不足,這與以往相關調查一致〔3〕。養老機構不僅要為老年人提供衣食起居方面的照顧,還要考慮老年人生理、心理、康復、營養及保健等多方面,以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健康水平〔4,5〕。目前工作人員學歷水平低的現狀不僅影響現階段養老工作的開展,而且嚴重影響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的開展,從而無法滿足未來的養老需求。
為了滿足更多人對養老的需求。目前,老年人口增加,社會的養老資源有限及計劃生育政策下的四二一家庭結構,這些決定了養老模式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各自家庭和老年人特點選擇〔6〕。本調查中發現,很多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反映其養老機構入住的老人差別較大,有的能自理,而有的完全臥床,對于能自理的老人入住養老機構,占用床位及養老機構的其他資源,增加了養老機構床位緊張、人員短缺、資金不足等的局面。如果對于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人,根據老人需求及社區養老服務的評估,提供如采購、家政等服務,可延長居家養老的時間,緩解目前機構養老的壓力,同時增加老年人居家的幸福感〔7〕。另外,還需要有統一的協調機制,根據澳大利亞的養老體制,可借鑒的是通過社區協助,統一調配養老工作人員,評估老人狀況,并結合老人及家屬的意愿選擇最佳的養老方式,從而讓養老工作整體化、系統化〔8〕。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醫學相關知識缺乏的現狀已經受到社會的關注,目前主要采取的應對策略包括:定期進行專業人員資質認定及培訓〔9〕;增加政府投入,提高工作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從而使高學歷和高素質的工作人員能長期留在養老機構的相關工作崗位〔10〕。結合中國國情及國外養老經驗,可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體系,讓全社會投入到養老工作中。可面向全社會招募醫學工作者作為志愿者或社工,定期到養老機構中,為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做相關講座,或直接為老年人提供醫學支持、心理干預及康復指導等工作。另外,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醫學相關知識缺乏外,醫療相關的設備器材同樣缺乏,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人員配備后工作的開展很重要。
4 參考文獻
1方嘉珂.我看《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J〕.中國民政,2001;8(6):15.
2徐 申, 劉 珊. 關于社區老年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調查研究——以松江區某街道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 2009;10(30):136-7.
3馬池芬, 蔣玉宇. 提高養老機構照護人員職業素養的調查及策略〔J〕. 社區醫學雜志, 2011;9(14):62-3.
4吳 玲, 趙 玲, 朱書翠. 養老機構中護士的角色定位〔J〕. 基層醫學論壇, 2012;16(9):1191-2.
5Deitrich C. Elder care calls for special knowledge, skills〔J〕. Calif Nurse, 1985;81(6):20-5.
6于 濤. 養老服務人才的現狀調查與對策——以淄博市為例〔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 2011;26(2):94-7.
7曹梅娟. 養老服務機構護理人員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 2008;22(36):3299-301.
8趙 薇. 澳大利亞的社區老年照護服務〔J〕. 中國衛生資源, 2008;11(6):299-301.
9黃巖松, 陳卓頤. 機構養老服務高素質人才培養探討〔J〕.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7;14(4):77-9.
10李曉松, 杜 健. 澳大利亞社區老年保健服務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 2011;11(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