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昕光 金玉玲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老年病區,湖北 武漢 430064)
我國體檢人群常見疾病檢出率提示肥胖總檢出率為11.86%〔1〕。肥胖是引發全身多種疾病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冠心病、2型糖尿病、腦卒中、脂肪肝、乳腺癌、直腸癌等〔2,3〕。本文擬分析老年肥胖患者早期健康管理的效果。
1.1對象 2010年在本院體檢中心確診的老年肥胖病154例,自愿接受健康管理的77例為健康管理組,其中男54例,女23例,年齡60~91〔平均(69.7±7.3)〕歲,另77例為對照組,其中男50例,女27例,年齡64~90〔平均(66.3±8.6)〕歲。診斷標準:超重與肥胖標準以《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為依據〔4〕。兩組年齡、性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建立健康檔案 所有對象均納入計算機管理健康檔案,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職業、疾病史、家族史、文化程度、吸煙飲酒情況、體力活動與體育運動狀況等。
1.3人體測量與實驗室檢測 皮尺測量腰圍(WC),汞式血壓計測量血壓,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等。
1.4健康管理措施 ①健康教育:讓患者充分認識肥胖的危害性,定期舉辦講座、咨詢,印發宣教資料,建立信息平臺,調動患者防病治病的積極性,主動參與肥胖的干預管理。②飲食干預:由專科醫生對患者進行系統專業的健康評估,根據體能消耗、飲食結構等制定個體化膳食處方,限鹽、低脂、少糖。③運動干預:根據患者體能條件和運動愛好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以動態測量體重減輕為自我管理目標。④生活習慣干預:戒煙限酒、保證睡眠、注重心理平衡。⑤隨訪:每月隨訪1次,根據隨訪結果及階段管理目標隨時調整干預細節。9個月后均進行人體測量及實驗室檢測復查。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
2.1干預管理前后兩組資料比較 干預前兩組體重、WC、血壓、FPG、TC、TG、LDL-C、HDL-C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后,兩組體重、體質指數、WC、血壓、FPG、TC、TG、LDL-C、HDL-C等差異顯著(P均<0.05)。見表1。

表1 干預管理前后兩組資料比較±s)
2.2干預效果統計 管理組人群體重控制、體質指數、SBP、DBP、TC、HDL-C有效控制率〔60例(77.9%)、55例(71.4%)、53例(68.8%)、50例(64.9%)、59例(76.6%)、52例(67.5%)〕差異顯著(t=4.84、4.72、5.17、6.10、4.11、4.14,P均<0.05)。WC、FPG、TG、LDL-C有效控制率〔34例(44.2%)、36例(46.8%)、37例(48.1%)、40例(51.9%)〕無統計學差異(t=0.15、1.61、1.54、1.97,P均>0.05)。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5〕,其重要價值在于有效干預了高危險人群的病前狀態、使慢性病前期狀態逆轉,顯著提高了高危險人群的健康生活質量。本研究干預管理效果明顯,有效推遲了老年肥胖患者病情發展及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相關疾病的發生。部分患者WC、TG、LDL-C、FPG血脂異常等慢性病及相關異常指標情況無明顯變化,與個別被管理者干預依從性不佳、管理流程中存在缺失因素、管理時間較短等因素有關,而且體重管理具有長期性和漸進性〔6〕。
4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體檢評估學組.我國體檢人群常見疾病檢出率分布特點〔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1):9-12.
2何權瀛.肥胖對呼吸系統的危害與對策〔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1;5(6):321-2.
3王文娟,王克安,李天麟,等.中國成人肥胖的流行特點研究:超重和肥胖的現患率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2):129-32.
4陳春明,孔靈芝.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
5趙 進,邱川紅,蔡 偉.健康管理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影響〔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2):92-5.
6楊正雄,王卉呈,馮雅靖,等.社區超重與肥胖人群體重管理效果的研究〔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0;4(3):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