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明
(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廣東 廣州 510630)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1〕,是老年人多發病,而且多數青光眼沒有早期警告癥狀,一旦因為青光眼而喪失視力,視力就不容易再恢復。視野檢查是臨床診斷中重度青光眼的有效、重要的方法。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 可以準確地測出視網膜神經纖維層(RNFL) 厚度。本研究利用OCT對病情發展不同階段的老年青光眼患者 RNFL 厚度與視野缺損進行定量測量,并分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眼科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接受治療的老年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其中慢性原發閉角型青光眼26例(26眼),原發開角型青光眼34例(34眼),男29例,女31例,年齡60~75〔平均(65±7.797)〕歲,所有的患者入院前視力、眼內壓、驗光以及房角等基本項目的檢查。根據Hodapp-Parrish-Anderson(H-P-A)分級方法(1993)分為:早期缺損、中度缺損以及重度缺損,其中早中期缺損(早中期缺損組)有34例(34眼),重度缺損(重度缺損組)有26例(26眼)。
納入標準:①符合青光眼的診斷標準:眼壓≥20 mmHg、眼底有青光眼性視盤改變并且具有青光眼性視野缺損等。②不患有其他重要的合并疾病或者并發癥,或者眼部無除青光眼以外的其他眼部疾病,或者內分泌性疾病,未服用可能對研究的指標有影響的藥物。③視野報告單提示在正常范圍(<15)。④符合倫理道德,家屬或者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等。
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重要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或者內分泌性疾病,比如:肝腎衰竭、糖尿病等。②正在服用可能影響研究效果和結局的藥物的患者。③凡對試驗的調查研究不依從、不配合、容易產生失訪的以及拒絕參加試驗者都應排除。④試驗過程中不按照規定進行檢查,或者在調查過程中采用了其他的治療的措施的可能影響試驗的結果的。
1.2方法
1.2.1視野檢查方法 使用的儀器為Humphery750全自動電腦視野分析儀,所有的受檢患者在檢查前24 h停用減眼壓和可能影響檢查效果的一切藥物?;颊咴跈z查前首先要暗適應5~10 min左右,采取側眼遮蔽測試,距固視點33 cm,采用G2程序,為Ⅲ號光標,背景光 4 asb,視標的持續時間為100 ms,攝像儀(CCD)監測固視。每一檢測中心中30°的視野中有59個監測點,根據檢查的結果對患者進行早、中、重的分組,將全視野分為上方和下方兩個半視野。
1.2.2OCT的檢查分析方法 利用的儀器為蔡司公司的Cirrus HD-OCT 4000〔(主要的技術指標:掃描橫向(B掃描)分辨率:≤20 μm;A掃描深度:2.5 mm(空氣中),允差:上限不計/-5%;視網膜厚度測量允差:±5%;掃描模式:光柵掃描,線形掃描)〕,測試患者的RNFL,檢測是在時在視盤中心3.50 mm直徑的范圍內的RNFL厚度及視盤的一些相關參數(平均 RNFL 厚度、上方180°和下方180°平均RNFL厚度)。
1.3研究指標 視野缺損Hodapp-Parrish-Anderson(H-P-A)分級方法(1993)分為:(1)早期缺損:MD<-6 dB;P<5%的點數<25%(18個點),并且模式偏差圖上P<1%的點>10個;中央5°范圍內所有點光敏感度需≥15 dB。(2)中度缺損:MD<-12 dB;P<5%的點數<50%(37個點),并且模式偏差圖上P<1%的點<20個;中央5°范圍內不出現光敏感度為0 dB的點;中央5度范圍內僅在一個半野中有光敏感度<15 dB的點。(3)重度缺損:MD>-12 dB;P<5%的點數>50%(37個點),并且模式偏差圖上P<1%的點數>20個;中央5°范圍內至少有1個點光敏感度為0 dB;中央5°范圍內上下半野均有光敏感度<15 dB的點〔2〕。
平均RNFL厚度、上方180°和下方180°平均RNFL厚度,視野缺損(MD),以及兩者指標的相關性。

2.1早中期青光眼組和重度青光眼組治療前眼壓、RNFL厚度及視野缺損的比較 早中期視野缺損組與重度視野缺損治療前眼壓之間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視野缺損的RNFL厚度中平均厚度、上方180 μ厚度、下方180 μ厚度相應都較早中期低(P<0.05)。重度視野缺損的平均視野缺損、上方半視野、下方半視野缺損相應較早中期組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眼壓、RNFL厚度及視野缺損的比較±s)
2.2兩組患者RNFL厚度及視野缺損的相關性分析 早中期視野缺損組平均RNFL厚度與平均視野缺損(r=-0.556)、上方180°厚度與下方半視野(r=-0.453)、下方180°厚度與下方半視野(r=-0.352)均呈現負相關關系(P<0.05),重度視野缺損組平均RNFL厚度與平均視野缺損(r=-0.225)、上方180°厚度與下方半視野(r=-0.198)、下方180°厚度與下方半視野(r=-0.154)均無明顯的相關關系(P>0.05)。
青光眼由于眼壓增高而引起視盤(曾稱視乳頭)凹陷、視野缺損,最終可以導致失明的嚴重眼病。正常人的眼壓為10~21 mmHg(Schitz眼壓計),超過24 mmHg為病理現象。眼壓增高可以導致視功能損害,視盤出現大而深的凹陷,視野可見青光眼性典型改變。眼壓增高持續時間愈久,視功能損害愈嚴重。青光眼眼壓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環的動態平衡受到了破壞,少數由于房水分泌過多,但多數還是房水流出發生了障礙,如前房角狹窄甚至關閉、小梁硬化等〔3〕。對于先天性和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青光眼較容易診斷,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由于它的發病特點較難診斷或者早期診斷。OCT是利用光波對眼內組織進行橫斷面顯像,可以準確測出RNFL厚度,分辨力高達10 Lm的新型檢查儀器〔4~7〕。
本研究結果提示,老年人隨著青光眼病情加重,RNFL厚度逐漸降低,視野缺損逐漸加重,早中期視野缺損患者RNFL厚度與視野缺損呈負相關,晚期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與視野缺損無顯著的相關關系。
4 參考文獻
1馬英慧,劉 剛,付笑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測晚期青光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與視野缺損的關系〔J〕.廣東醫學,2012;33(19):2957-8.
2游啟生,李建軍.青光眼視野損害程度的分級方法〔J〕.眼科,2008;17(1):63-4.
3丁 琦,楊 蕾,嚴 良,等.OCT檢測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神經纖維層厚度與視野光敏感度相關性分析〔J〕.眼科新進展,2007;27(5):366-8.
4趙 煒,盧 艷.視野缺損計分與OCT測量RNFL厚度的關系〔J〕.國際眼科雜志,2009;9(7):1310-2.
5馬英慧,張鐵民,齊建平.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與慢性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與視野缺損的關系〔J〕.眼科新進展,2013;33(7):673-5.
6楊新光,劉 釗,于敬妮,等.原發性青光眼早期視盤參數與視野缺損的關系〔J〕.臨床眼科雜志,2009;17(4):295-6.
7王 敏,段宣初,崔娟蓮,等.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和可疑開角型青光眼HRT視盤參數與視野缺損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5;23(11):1189-91.
8陳 建,王大博.青光眼視野缺損與神經纖維層損失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9):1073-5.
9陸 炯,孟逸芳,陶建軍,等.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在檢測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早期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變化中的應用〔J〕.眼科新進展,2013;33(11):1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