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虹 李可建
(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5)
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具有高發病率、致殘率、病死率的特點,目前仍然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脈絡寧注射液是純中藥制劑,由石斛、金銀花、玄參、牛膝組成,具有養陰清熱、活血化瘀的功效。為探討該藥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的療效及安全性,本課題組曾于2006年開展了相關系統評價研究〔1〕。近年來,是否有相關新的合格研究出現,對現有系統評價有何影響值得研究。鑒于此,本文通過更新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的系統評價,以期為該藥物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充分的臨床證據。
1.1檢索 以查全為原則,在清華同方系列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醫用信息資源系統、Cochrane圖書館、MEDLINE檢索脈絡寧注射液治療腦卒中的相關研究(上述數據庫檢索截止時間為2011年12月,省略檢索策略)。
1.2臨床研究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隨機對照研究;②腦卒中診斷標準公認、權威;③納入患者為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并經CT或MRI確診,病程在30 d以內;④試驗措施為脈絡寧注射液;⑤預期獲得的結局判定標準明確,至少包括基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的總有效率、殘障率、病死率、不良事件發生率、生活能力測量、生存質量評估中的一項。(2)排除標準:①隨機分組表述不規范,如出現“隨機抽樣分組”、“隨機單盲法分組”、 “隨機選定……組”等字樣,或半隨機分組;②納入患者包括外傷、腦動脈炎、顱內血管畸形、顱外段動脈疾病等所致的腦血管疾病;③試驗措施被其他中西醫藥物或措施干擾;④相互對照。
1.3評價納入研究質量 參照Jadad評分法,描述隨機分組方法、隨機方案隱藏、盲法、盲法方案、意向治療分析5個方面,每方面1分,不小于3分為高質量研究,否則為低質量研究。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Revman4.2.10統計相關數據,效應指標為相對危險度(RR)、率差(RD)、需治療病人數(NNT)、加權均數差(WMD),上述指標均計算99%可信區間(99%CI)。異質性檢驗結果P>0.05時,采用固定效應模型;P≤0.05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此外,采用倒漏斗圖分析發表性偏倚,采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數測量統計結果穩定性。
2.1納入研究概述 共檢索相關研究574項,通過引文信息排除明顯不合格研究133項,16項未查到原文獻。因非隨機分組、研究對象不符、試驗措施不符、相互對照、抄襲、一稿兩投等原因,排除409項研究;另外,有6項研究因研究對象分期不明確、療程不明確、數據前后不符等原因,與未查及原文研究一同被列入待評價研究,最終10項研究被納入本次系統評價〔2~11〕。
所有納入研究均在國內進行,無多中心臨床協作研究,均為住院患者,平均樣本數為72例,男性多于女性。所有納入研究均有明確公認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經CT或MRI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納入研究試驗組、對照組基線治療均相同,試驗組加用脈絡寧注射液。所有納入研究療程最長28 d、最短10 d。除1項研究外〔6〕,其他研究有效率判定標準均采用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無基線狀況不一致及脫落病例報道,無并發癥及生存質量評估報道。
2.2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 納入研究隨機方法、隨機分組方案隱藏、盲法及隨訪均未介紹,均為低質量研究。
2.3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 10項試驗有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比較的計數資料,見表1。4項研究有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的計量資料,見表2。1項研究〔11〕比較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情況,WMD(957CI)為4.60(2.49~6.71),效應量檢驗Z=5.62,P<0.000 01。統計結果見表3。
2.4倒漏斗圖分析 以總有效率比較的RR值作倒漏斗圖,如圖1。
2.5統計結果穩定性檢驗結果
2.5.1敏感性分析 總有效率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中逐一排除某研究重新進行Meta分析的結果與未排除前的結果比較,臨床及統計學意義無質的改變。
2.5.2失效安全數計算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總有效率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的失效安全數為286.15。
2.6臨床異質性分析結果 分別按照判定標準、療程、研究對象年齡進行亞組分析,統計結果見表4、表5。

表1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總有效率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

表2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

圖1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總有效率比較的RR漏斗圖

表3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總有效率分亞組Meta-分析一覽表

表4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亞組Meta-分析一覽表
2.7安全性 3項研究未報道是否出現不良反應,5項研究報道無不良反應,2項研究報道試驗組1例出現嗜睡〔10〕,其PetoOR為3.38(0.33~34.64),2例出現胸悶、心悸〔2,10〕,其PetoOR為7.28(0.19~278.18)。上述不良反應均于停藥后癥狀自行消失。
3.1療效比較分析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臨床總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RR及其99%CI下限均>1,WMD及其99%CI下限>0,提示上述統計結果既有臨床意義,又有統計學意義;NNT統計結果具有較好精密度,提示每治療5.56例患者,可增加1例有效患者。另外,敏感性分析提示該統計結果不因某個研究結果的排除而有所改變,且失效安全數較大,均提示總有效率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穩定性較好。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臨床總有效率比較的RR值倒漏斗圖顯示左右為對稱,提示該研究存在發表性偏倚的可能性較小。上述證據顯示,脈絡寧注射液對于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顯示出較好的效果。
3.2異質性分析 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異質性檢驗結果P<0.001,提示納入研究間存在異質性的可能性較大。按照療程分亞組,亞組內研究間的異質性未消除,提示療程是導致異質性的可能性較小。按研究對象年齡分亞組,亞組內研究間的異質性消除,提示年齡是導致異質性的可能性較大;并且,該亞組統計結果顯示60歲以下亞組WMD及其99%CI下限<0,提示目前證據表明脈絡寧注射液對于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示出較好的效果。
3.3安全性分析 納入研究報道的不良反應較輕微,且均于對癥治療或停藥后消失,提示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安全性較高。
綜上,現有臨床證據提示脈絡寧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狀況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另外,潛在的臨床異質性、納入研究質量較低、待評價研究等因素可能會影響上述結論。在今后評價中,尚需密切關注設計合理、執行嚴格、多中心大樣本且隨訪時間足夠的相關隨機對照試驗證據的研究動態,及時納入、更新本系統評價,以便為臨床提供更為可靠的臨床證據。本系統評價無利益沖突。
4 參考文獻
1李可建,馬麗虹.脈絡寧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11):865-7.
2何宇平,應榮斌,潘光成.低分子量肝素與脈絡寧合用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附34例報告〔J〕.新醫學,2001;32(6):335-6.
3黃海松,陳炳煌,白劍峰,等.低分子肝素加脈絡寧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6;13(2):100.
4勵雪英,周喜珍,劉英新.脈絡寧聯合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30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6):749.
5王云川.脈絡寧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5;14(9):857-8.
6徐寒松.脈絡寧治療急性腦梗塞36例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1999;8(11):1786-7.
7閆 鵬,姜 玲.血塞通與脈絡寧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45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1(4):239-40.
8嚴 振.中西藥結合治療急性腦血栓形成36例〔J〕.淮海醫藥,2001;19(4):308.
9楊 赫,鐘玉琴.苦蝶子合脈絡寧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52例〔J〕.陜西醫學雜志,2007;36(8):1055-6.
10周光榮,聶文梓.脈絡寧合用氟桂利嗪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美國中華臨床醫學雜志,2004;6(1):44-5.
11臧 莉,臧 濤,馮 輝.血塞通聯合脈絡寧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研究〔J〕.醫藥論壇雜志,2010;31(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