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來國 鐘全宏 春 潮
(蚌埠醫學院體育藝術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問題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減弱會使跌倒的概率相對增高,造成骨折或其他損傷,是影響老年人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1,2〕。有資料顯示,老年人因下肢平衡能力減弱而導致的意外傷害在老年人意外傷害事故中占有很高比例〔3,4〕。因此,提高或改善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對防止或減少老年人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質量十分重要〔5,6〕。
1.1對象 全部來自蚌埠市老年大學,男60~70 歲,女55~65歲,均無心血管系統慢性疾病,無膝關節疾患,無中樞神經疾病等,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40名,男24名,女16名,平均年齡( 64.3 ± 3.1)歲。隨機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兩組各項實驗測試指標及年齡均無明顯差異。實驗組進行為期12 w的非穩性練習,對照組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堅持習慣性的體育鍛煉12 w。
1.2方法
1.2.1練習方法 考慮到老年人體質的特殊性,為了安全起見,在訓練時采用的練習動作和選取的器械均堅持由低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第1~2周:平衡軟塌,60 min/d,雙腳屈膝平衡、雙腳直膝平衡、單腳屈膝平衡,要求徒手單腳屈膝支撐,異側腳做前后左右點地動作,手持輕器械;第3周:平衡軟塌:60 min/d,單腳提膝轉體、用第1周前三個動作,4人一組正方形站位做雙手傳接球,動作同第1周,要求徒手手持輕器械;第4~5周:BOSU球:60 min/d,動作同第1周,要求徒手手持輕器械;第6周:BOSU球:60 min/d動作同第3周;第7~10周:巨型平衡盤:60 min/d,動作同第1周,要求徒手手持輕器械;第11~12周:巨型平衡盤:60 min/d,動作同第3周,要求徒手手持輕器械。
1.2.2測試方法 三維測力臺平衡實驗,采用美國AMTI三維測力臺。實驗分三個部分:(1) 受試者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站于測力臺上用雙手輕輕將體前放置的障礙物推開。測試從測試者示意站穩后開始至完全推開障礙物結束。共測3次,每次間歇5 min,取平均值。(2)受試者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站于測力臺上,雙手自然下垂待站穩后突然前后左右震動測力臺。測試時間15 s,共測3次,每次間歇5 min,取平均值。(3)受試者睜眼單腳直膝站立,懸空腳靠于支撐腳踝處不得離開,兩臂自然下垂于體側不得打開,測試時間30 s,左右腳各測3次,每次間歇5 min,分別取平均值。My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在Y軸上的最大位移,Dy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在Y軸上的移動范圍,Lng 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在X軸、Y軸上的位移距離總和,LngX、LngY 分別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在X軸、Y軸上的位移距離,AREA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移動范圍的面積,Mx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在X軸上的最大位移,Dx表示測試者身體重心在X軸上的移動范圍。
1.3統計學方法 運用 SPSS13.0 軟件進行t檢驗。
2.1自然站立平衡狀態輕推障礙物測力臺平衡實驗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 My、Dy、Lng、LngX、LngY、AREA測試指標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Mx、Dx測試指標上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自然站立平衡時突然震動測力臺平衡實驗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Mx指標差異顯著(P<0.05),其他各項指標的差異性非常顯著(P<0.01),見表1。
2.3單腳直膝站立測力臺平衡實驗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所有測試指標都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見表2。

表1 自然站立平衡狀態輕推障礙物測力臺平衡實驗及突然震動測力臺平衡實驗結果±s)

表2 睜眼單腳直膝站立測力臺平衡實驗結果±s)
在測力臺上采用自然站立平衡狀態輕推障礙物,實驗組與對照組的MX、Dx無顯著差異,其他各項指標有顯著性差異;但是當采用自然站立平衡時突然震動測力臺,實驗組的MX優于對照組,其他各項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優勢更突出。采用相同的指標,不同的測試方法得出的實驗結果差異明顯的原因可能是:在進行方法一測試的時候,對測試者的外力影響主要是來自于Y軸(測試者輕推障礙物產生的反作用力),由于測試者采用兩腳開立姿勢站位利于控制在X軸上身體重心平衡,并且可通過主觀控制自身動作節奏的快慢來降低外來的干擾,所以在無直接的外力干擾的X軸上的MX、Dx兩組間都無顯著性差異。但是,LngX兩組有顯著差異,實驗組在X軸上的總位移指標顯著性的小于對照組,說明對照組在X軸上的失衡頻率高于實驗組、平衡控制能力明顯低于實驗組。在Y軸上,由于沒有可以借助的支點,測試者完全靠自身的平衡控制能力來保持平衡,經過非穩性訓練的實驗組各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但是,對照組的測試者可通過主觀控制自身動作節奏的快慢來降低外來的干擾,盡量縮小差異,所以在Y軸上的指標兩組間雖然有顯著性差異,但是沒有像在方法二測試中顯現的那么突出。
在方法二實驗測試中,由于外界的干擾是突發的、隨機的,檢測的是受試者在身體突然失衡下對保持身體平衡的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所以該實驗的結果顯示除了MX兩組間是顯著性差異,其他各項指標兩組間均呈現出非常顯著性的差異。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兩腳開立站位和受試者主觀控制放慢動作節奏是造成方法一測試結果部分指標兩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或差異不是非常顯著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方法二的實驗進一步減少了受試者主觀干擾測試結果的主動性,導致實驗結果兩組間的差異性進一步加劇。當在方法三測試中完全排除人為主觀干擾實驗結果的情況下,兩組間的差異表現地更加充分、徹底。這一結果證實12 w的非穩性訓練對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顯著的效果。方法三測試中的單腳直膝站立更加接近于人們日常生活活動,如行走、上下樓梯都伴有單腳支撐,單腳支撐平衡能力的提高或改善對老年人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4 參考文獻
1祝令慶,張建國,張建玉.負荷伸膝運動對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27(3):49-51.
2王光平,張開發.抗阻訓練對老年人肌肉力量影響的元分析〔J〕.體育學刊,2011;18(5):132-8.
3王連成,章禮勤,張 祎,等.平衡和步態分析測試在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2;27(3):251-3.
4張亞東,丁俊華,鐵 英.等速運動對老年人下肢肌肉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148-9.
5陳 君,石鳳英,李澤萍,等.預防老年人跌倒危險的平衡和步態功能性評定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4;19(9):713-5.
6Fulk GD.Locomotor training with body weight support after stroke: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ining parameters〔J〕.J Neurol Physi Ther, 2004;2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