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鳳,阮小蓮,彭永福 (新余市緊急救援中心,江西 新余 338004)
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1],其中包括公共服務一體化。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是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務提供應具備公平性與可及性。衡量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功效的重要指標是急救反應時間,而急救資源的合理布局是有效縮短急救反應時間的關鍵[2]。本研究將新余市東南西北中心鄉鎮急救點的建設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院前急救為試點,以期合理布局中心鄉鎮急救站點網絡,保證鄉鎮村民能享受公平、可及性的院前急救。
新余市是省直轄市,一縣三區,其中渝水區有16個鄉鎮。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地區的一個中小城市,全市總面積3178km2,其中農村覆蓋面積3138km2,全市總人口約115萬。
新余市急救中心在2008年1月正式運行,市區設有7個急救站。急救半徑平均是6km,急救反應時間平均8min,基本能夠滿足新余市區人民急救醫療服務的需求。但在面積和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廣大農村地區,由于急救網絡未布及,沒有固定的急救點,急救半徑長短不一,急救車輛從市區到達農村最遠處最少要1h以上。由于距離和反應時間太長,致使患者錯失搶救的白金10min及黃金時間1h,難以滿足疾病救治的需要。
在學習國內外院前醫療急救文獻的基礎上,對新余市急救網絡現狀進行分析,設置了姚墟衛生院、水北衛生院、良山衛生院、歐里衛生院為急救網絡站點,各網絡站點納入市 “120”急救調度指揮系統,實行統一指揮,統一管理,定期實行考核檢查,嚴格質量控制。
通過對現有急救服務網絡的擴容,將各鄉鎮實施全覆蓋。即在偏離市區的中心鄉鎮衛生院急診室或值班室 (必須24h有專人負責)配置有線電話、無線對講機及GPS衛星定位終端裝置或與lnter網進行聯網的電腦。并與市急救中心的調度指揮系統連接。形成市急救中心—鄉鎮衛生院—急救對象三位一體的急救服務鏈,確保急救病人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急救調度指揮中心在收到病人呼救信號后,通過系統信息顯示等手段獲知病人基本情況,根據就近、就急、專科、自愿等原則即可進行合理調度,并將病人基本情況通過電話、無線對講機及GPS衛星定位終端裝置或與inter網進行聯網的電腦等工具告知就近搶救醫院及搶救醫師。保證當患者到達急救點時,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準確有效的救治,保證救治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為能更好的體現院前急救網絡的運行水平及布局效果,更加準確的量化考評院前急救半徑及反應時間,從每個鄉鎮急救站隨機選取了5個急救現場 (歐里急救站取昌紡、白梅、新甫、上巢、堎背;水北急救站取樓山、新橋、陳家、楓樹下、錢圩;姚墟急救站取劉家、蔣家、灣里、溫家、年家:良山急救站取周家、白沙、敖家、舍山、習家)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平均急救半徑和平均急救反應時間。見表1。
根據本方案在新余鄉鎮設置的多個急救站點,構建新余市城鄉一體化急救網絡服務體系使農村地區急救半徑明顯縮短 (急救半徑是指從急救站點到呼叫現場的運行距離),其大小反應了急救網絡體系中急救站點布局的合理性,并且與急救效率有明顯的相關性,新余市城鄉一體化急救網絡體系構建明顯縮短了院前急救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是指病人報警到醫護人員到達現場用時)。

表1 新余市鄉鎮急救站建立前后的急救半徑和急救反應時間比較
本研究的理論模型是將市急救中心—鄉鎮衛生院—急救對象構建三位一體的急救服務鏈,設置新余市中心鄉鎮網絡站點,使院前急救網絡不斷向農村地區延伸并均勻覆蓋。城鄉一體化急救網絡站點的構建,不僅保證了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同時降低了出診成本,提高了出診效率。本研究是新余市急救網絡布局的基礎方案,重點突出了院前急救的公平、及時。在此基礎上考慮城市發展、醫療呼救需求、地理環境、醫療機構分布和經濟發展等綜合因素[3]。進一步調整優化網絡布局,合理配置各急救網點,科學指揮調度,有利于新余市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水平的整體提高,同時使有限的急救資源發揮更大效益。在現在的科技手段下,構建新余市城鄉一體化急救網絡服務體系,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資金。急救網絡站點的構建不但可以促進本市醫療急救的發展,也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證。本研究結果表明,構建新余市城鄉一體化急救網絡服務體系極大地提高全市尤其是農村的院前救治能力。隨著新余市城鄉急救網絡的健全,使得廣大市民和農民群眾越來越容易享受到方便快捷的120急救服務,為建立衛生現代化和和諧社會作出貢獻。但是該體系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才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高質量、高效率醫療服務的越來越高的需求。
[1]新余市人民政府 .新余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草案)[EB/OL].http://www.jiangxi.gov.cn/zfgz/wjfg/qtsqs/xys/201211/t20121130_816990.htm.2011-01-26.
[2]楊曉慧,任延榮,楊百駿 .城市急救醫療服務網絡的布局研究 [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4,10(11):673-677.
[3]于海玲,關金保,趙永春,等 .我國院外急救網絡建設原則的探討 [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7,16(11):122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