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瀅瀅
摘 要: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我國目前科技館的建設和配套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當前形式,實現科技館不斷創新,本文就展品、展教形式和科教員工素質培養等方面簡要論述。
關鍵詞:科技館 創新
科技館是用富有趣味性的科學內容和方式向大眾進行普適性教育的特殊場所。科技館要想贏得觀眾,永葆蓬勃的生命力就必須不斷創新。
一、展品創新
展品,是科技館開展業務活動的基礎,是科技館的靈魂所在。一成不變的展品,將使科技館喪失吸引力,降低核心競爭力。只有不斷加快展品內容更新,不斷推出通俗易懂、巧妙新穎的展品,才能吸引觀眾走進科技館,才能永葆科技館旺盛的生命力。
科技館可以根據觀眾關心的內容對展品內容進行不定期的更新和優化。可以通過市場細分,針對不同的觀眾,依托不同的展品,開展不同主題的展覽教育活動,讓觀眾能夠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知識,從而達到科普教育的目的。比如,針對老年人,可以進行科學養生保健的講解與展示;針對青少年,可以建立趣味科學實驗室和體驗中心,在傳統科普實驗室的基礎上改造,如增加機器人科學工作室、天文觀測站、個性印染工作室等,通過系統的參與和親自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動腦和動手能力。
當前時事、熱點問題也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展示。例如,針對地震災害,可以對地震發生的原因、如何在地震中自救、地震類型等進行展示;針對火災,可以通過演練使參觀者體驗逃生過程、學會如何自救的知識等。
只有展示內容不斷更新,才能提高科技館的吸引力,避免了長期展示內容不變所成的觀眾流失。
二、展教形式創新
現代科技館提倡創新,不僅要在展示內容上有所改進,在展教理念和展教方式上也要不斷地探索。
1.基本展與臨展相結合
基本展作為展廳的骨干內容,反映科技館的整體形象和面貌,是科技館的核心。它能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是觀眾了解和喜歡科技館的關鍵內容。此類展項不可或缺、舉足輕重。但是,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科普的內容越來越繁多,在基本展中不可能快速及時地展示全部的內容,需要臨展來補充。臨展可以展示最新科技,既可以引進國際著名科普展,也可以自行設計組織,還可以企業來贊助或支撐。有效展示科技的經濟功能,又能增強科技館展的生命力。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一系列的臨展,將是現代科技館建設、運行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不是簡單的將科技館展品按學科分區,而是提倡主題式。在每個主題下面不僅僅是展品簡單的擺放堆砌,而是要通過知識鏈、故事線有機聯系起來,把科學知識寓于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之中。如可依托我國古代的技術發明創新、古代科學家在科學領域的探索與發現等開展一個主題,使觀眾們能在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認識和理解我國民族的智慧和創造,當然,這就要求科技館在內容設計方案上,既要有硬件的展品設計,又要有或文字說明的、或解說的、或觀眾參與的情景設計,這是在科技館內容建設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3.建設科普影院,推廣影像教育
科普電影是一種重要的新型科普教育形式。目前在國內許多科技館都建有球幕影院等。從影院形式上看,它銀幕影像大且清晰;從內容上看,它可以整合大量的信息,能夠系統地反映各種題材的知識,可以使觀眾通過視聽的方式非常形象地了解科普知識。其次是3D 影院、4D 影院等,可以采用科技的特殊處理,讓觀眾在現場就能感受到模擬下雪、下雨、雷鳴、閃電、霧霾等現象,以及座椅產生的下墜、震動的動作,使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神奇幻覺,能夠真正的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4.開展科技培訓活動
科技館可面向社會不同階層,通過自辦、聯辦、協辦等多種形式,開展不同次、不同類型的科技培訓,如少兒情商培訓、計算機技能培訓及專業培訓(園藝師培訓、營養師培訓、攝影師等等),利用科技館的豐富的資源,探索出一套科學管理和指導教學的方法。通過開展科技培訓,滿足大眾的需求,豐富社會各層的學習生活,從而推動科學普及,服務的經濟發展。
5.建立青少年趣味實驗室
科技館應把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作為科普的重要任務之一。可以在科技館里建立青少年趣味實驗室,增加了動手動腦區域,開展現場教學、研究性學習、動手制作、設計等活動,強調“動手做”或“做中學”,引導青少年朋友更加直觀地體驗到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可以依托主題實驗室,成立興趣實驗小組,把年齡和志趣相同的青少年編成小組進行活動,引導他們自己選擇研究課題,自己做實驗,搞發明創造,不斷拓展科普活動項目,延伸科普活動范圍。
6.加強科技館信息化建設
加強科技館信息化建設,運用高科技手段,豐富科普教育的表現力,可以激發公眾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目前,國內外科技館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在幾個方面:(1)比較廣泛地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一些展項,如模擬飛機、汽車、各種災變的演示等;(2)設置生動形象的數字咨詢臺,細致的解答觀眾的問題,來滿足觀眾的咨詢需求。(3)構建網絡平臺,給觀眾提供上網條件或查詢、查閱館藏資料等服務項目。通過網絡開展遠程教育,使公眾的科普學習網絡化、社區化、社會化,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現代科技館的資源優勢,突破傳統科技館的空間、時間、地域上的限制,為公眾學習科普知識、拓展知識面提供方便。信息化建設這一工作需要科技館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精力,但是只有以觀眾需求為中心,充分考慮觀眾的需求,才能提高科技館的核心競爭力。
三、員工綜合素質培養
要求新發展, 先求新思維。思想觀念的創新才能產生行動的創新。科教人員適應形勢改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科教人員文化層次普遍較高,但專業對口性不強。在進行員工綜合素質培養中,科技館應從服務意識的培養入手,提高員工服務工作熱情。
科技館展覽上下追溯了幾千年,含概了天文、地理、農業、生物、信息、材料等科技內容,并且多是以圖文的形式展示出來的。作為講解人員,沒有較高的科學素養、較強的業務能力是完成不好講解任務的。這就要求注重員工專業知識培訓,提高科技館講解、服務質量。員工個人也要多方面、多渠道加強自主性、互動性學習,增加知識積累,完善知識結構。
在具體工作和活動開展過程中,不但要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播, 更要注重科學發現、技術發明過程的揭示和展現。要能發現觀眾的興趣點,并激發觀眾的好奇心,講解形式多樣化,盡可能達到交流互動的效果,引導觀眾自主學習,增強對知識和科學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總而言之,科技館應牢固樹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提倡科學方法”的指導方針,以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為已任,不斷創新,不斷提高展覽水平和教育質量,充分發揮現代科技館科普育人的作用。
(工作單位:河北省科技館)
參考文獻:
[1] 黃體茂. 關于科技館展項創新的若干認識問題[J].科普研究,2011,(6)
[2] 高燕. 淺議科技場館的創新發展[J].科技信息,2010,(33)
[3] 黎堅. 淺談科技館展教模式的創新[J].資治文摘,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