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拉美與中國間的商業聯系,你聯想到什么?巴西鐵礦、委內瑞拉石油之類的原材料進口,阿根廷大豆、古巴雪茄、智利葡萄酒之類的農產品貿易?其實,中國企業不只是拉美市場的買方,也越來越多地充當賣方。在7月訪問拉美的中國企業家中,完美世界的池宇峰正是后者。
完美世界8年前進入拉美,其《完美世界國際版》、《神魔大陸》兩款游戲在當地的營收目前有4300萬美元。拉美只是完美世界海外市場的一小部分。這家連續7年位居中國原創游戲出口首位的公司,海外收入從2009年的3.44億元起步,到2013年已達9.02億元,占了總收入的29.5%。
因為近期密集接觸游戲企業,才驚覺它們的海外擴張令人刮目相看。比如,2013年成為暢游全資子公司的第七大道開發的頁游《神曲》,最高單日充值收入超過100萬美元,且被評為土耳其2013年度最佳游戲;博雅互動的德州撲克等游戲提供希臘語、瑞典語、匈牙利語、葡萄牙語、越南語、印尼語等多個版本,其簡體及繁體中文之外的國際版本游戲所產生的收益2013年為3.2億元,占總收入的47%。更不用說大舉海外并購的騰訊,至今其已收購或入股的海外游戲公司已近20家。
悄然之間,游戲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生力軍。游戲工委的統計顯示,在手游高速成長的帶動下,2013年,中國自主研發網游的海外銷售收入達到18.2億美元,比2012年勁增219.3%。
反觀一直被寄予厚望的電影產業,2013年,國產電影的海外銷售收入雖同比增長33%,但總額僅為14.14億元;其中,票房最高的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北美票房也僅659萬美元。
相比影視出口的步履維艱,相比紡織、機械、光伏等產品產業屢受配額、反傾銷的限制,相比基礎設施與房地產投資帶來的“中國人買下英國”的驚呼,相比華為跨國布局中的種種公關難題,中國游戲的全球擴張卻是個水到渠成的故事,潛行的游戲出口潤物無聲。
其中原因,固然在于游戲是人類的天性,無國界是網絡與生俱來的DNA,當也歸功于網游企業靈活的市場化運作,比如提供不同語言的版本、貼近本土化的角色與內容設計、與當地運營商的合作等。全球市場的遠大前程,引得海外運營備受游戲企業重視,不僅從中國貨到中國錢的并購故事在這一領域上演,自建分公司或運營中心的企業也越來越多,2013年11月,網易亦宣布啟動在線游戲海外戰略,在韓國等地籌建分公司。
盡管游戲歷來只是文化領域的支脈,但國內外市場的快速生長,卻使其角色日益吃重。伴隨游戲的西進,中國制造的概念也真正向文化領域延展,三國故事、金庸武俠逐步被海外民眾了解;同時,中國企業也以更廣泛的視野,把整個人類的故事納入內容體系,講述全球化價值觀。假以時日,中國游戲會不會如韓劇般,成為拉動出口的又一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