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新修訂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普通高中學籍管理實施辦法》何時印發?適用對象包括哪些?
答:2014年5月30日,自治區教育廳印發修訂后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普通高中學籍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指出:“本辦法自下達之日起施行,此前關于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的各種規定,若與本辦法不符的,均以本辦法為準。”
《辦法》適用于我區由各級政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普通高中和在此類學校就讀的高中學生。
問:新修訂的《辦法》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答:新修訂的《辦法》最大的亮點是允許學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之間雙向轉學。《辦法》指出,普通高中學校學生可轉入全區任意一所中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限轉入中考所在設區市的普通高中學校。轉學需經雙方學校及縣(市、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確認,涉及自治區直屬中等職業學校的需經自治區教育行政部門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確認。
問: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之間的轉學需要什么條件?
答:《辦法》規定,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可轉入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一年級就讀,二、三年級學生只能在第一個學期轉入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二年級就讀,轉學學生所學普通高中課程可適當轉換為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學分,所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應全部予以補修。
中職學校全日制一年級學生可轉入普通高中學校一年級就讀,二、三年級學生只能在第一個學期轉入普通高中學校一年級就讀,其中考成績須達到轉入學校當年錄取最低成績,并應補學相應的缺修課程。
問:哪些情況下普通高中學生不得轉學?
答:《辦法》規定:屬同一招生區域學校之間不能轉學;一般普通高中生不能向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轉學(轉入地無對應學校的由教育部門統籌安排);未達到轉入校當年錄取最低成績的本招生區域初中畢業生不得轉學。
問:高中新生如何取得學籍?哪些情況下將會被取消學籍?
答:《辦法》規定,初中畢業生(除按規定保送者外)參加由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升學考試,符合錄取條件的,經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由錄取學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發放入學錄取通知書。新生須按規定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手續,取得學籍。未經錄取學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學校擅自錄取的,不予辦理學籍。新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規定時間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手續的,學生及其監護人可向錄取學校申請延期注冊,錄取學校應保留其入學資格。對開學后兩周不到校注冊,且不辦理延期手續的,錄取學校應主動聯系學生及其監護人,查明原因,做出保留或取消入學資格的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保留入學資格最長時限為一年。
《辦法》指出,新生入學后經查證核實有如下情況之一,將取消其入學資格,注銷其學籍:第一,采取非法手段(如考試作弊、閱卷作弊及偽造證件、冒名頂替等)騙取入學資格的;第二,學校違反招生規定,擅自招收入學的。
問:新修訂的《辦法》對學生升級、跳級和留級分別做出了哪些規定?
答:《辦法》規定,學生按課程方案規定學完本學年的課程,經考試(含補考)和考核(考查)合格,且學年綜合素質評價合格,獲得相應學分,正常升級。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學習成績特別優異,能提前達到更高年級的學力程度,由學生及其監護人提出跳級申請,經學校同意和縣(市、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予以跳級,并相應調整該生學籍。學生確因學習困難無法正常升級的,由學生及其監護人提出留級書面申請,經學校同意和縣(市、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予以留級,并相應調整該生學籍。
《辦法》指出,學校要嚴格控制留級學生數量,高中三年級學生原則上不準留級。
問:《辦法》對高中生畢業、結業和肄業作出了哪些規定?
答:《辦法》指出,學生在修業年限內學完國家和自治區課程設置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至少獲得144學分,學業水平考試各科成績合格以上,綜合素質評價合格以上,準予畢業。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審驗后,由學校發給畢業證書;修業期滿,不符合畢業條件的,由學校發給結業證書;學生因病或其他原因中途退學,修業期未滿,由學校注明實際修業時間,發給肄業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