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莫秋玉+秦露語
“同學們,今天老師跟你們一起游覽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請你們看這些圖片。”在執教《山海關》一課時,河池市天峨縣第二小學(以下簡稱天峨二小)語文老師黃麗仙以圖片展示的形式導入新課。課堂上,黃老師除了講解相關知識點,還融入德育元素,通過展示祖國壯麗河山的圖片,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數學課上,教師結合環保知識,教育學生要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思想品德課上,教師把時事政治引入課堂,培養學生關注民生的情懷……黃麗仙老師告訴記者:“通過課堂讓學生養成美的品德,效果非常好,現在學生們都變得文明有禮了。”
在課堂上開展德育資源、深化德育內涵,是天峨二小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該校針對學生行為習慣差、文明禮儀缺失等問題,把德育工作提上議程,致力于培養思想品德合格的師生隊伍。
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網絡
作為班主任,謝思念老師過去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學生違紀的“報告”,她一個一個地把學生找來教育,卻常常碰上這樣的難題:因為教育、管理不系統,學生被教育后往往堅持守紀一兩周又“原形畢露”,效果很不理想。
2008年2月,該校德育管理網絡建立起來后,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該校,如果某個學生出現了不良行為,其所在班級的班干部會先進行適當的勸導,勸導無效后則將具體情況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做思想工作,并將學生的具體情況遞交學校備案。如果班主任的教育再無效,則由教代會、黨支部出面引導、教育,直至學生改正不良行為。與此同時,該校另一條“行政管理路徑”則發揮了懲戒作用,以適當的行政之力規范學生的行為。二線緊密配合、雙管齊下,共同組成兩線多層、縱橫交錯的德育管理網絡。
如今,天峨二小德育工作“各自為政”的局面正逐漸改變,班干部、科任教師、班主任、校領導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形成管教合力,有效地保障了德育工作取得實效。謝思念老師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現在他覺得管教“問題學生”相對輕松了,一些簡單的問題班干部即可解決,大問題則由科任教師、班主任、學科組、年級組、校領導共同商討解決。
該校六年級學生謝斯(化名)一度紀律散漫,課堂上不是說話就是伏桌睡覺,還經常亂扔廢紙,屢教不改。自學校加強德育管理后,謝斯逐漸改變了,不僅自覺遵守紀律,還發揮自身的體育特長,活躍在校、縣體育賽場,為班級、學校爭得了不少榮譽。如今,老師們提到他不再皺眉搖頭,同學們說起他都豎起大拇指,他儼然成了學校里的體育小明星。
天峨二小還結合校情,制定了《天峨縣第二小學學生全面發展評價體系》《天峨縣第二小學教職工管理暫行規定》等管理和評價體系,對師生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要求,形成制度管人的格局,切實保證德育工作責任明確、有章可循。
建設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
吳志明老師已年近耳順,幾年前還動過大手術,身體很虛弱,但他依然堅守在天峨二小的后勤崗位上,每天都要巡查一遍校園,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向校領導反映,還經常主動清理校園里的衛生死角……說到吳志明,該校師生無不交口稱贊:“吳老師雖然身體不好,但他堅守崗位,什么臟活累活都干,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除了吳志明,天峨二小的胡小榮、羅如冰等一批老師在崗位上默默耕耘、甘于奉獻,也是其他老師學習的榜樣。莫秋玉校長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讓老師們切實感受到身邊榜樣的力量,不斷激勵他們去追求美。”為此,該校舉辦了多種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典型,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對全校師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們紛紛說:“看到老師們那么愛崗敬業,我們都深受感動。”
“我們不僅向學校里師德高尚的老師學習,還通過外出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天峨二小的鄧懷穎老師說。近年來,該校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在南寧、柳州、玉林等地舉辦的班主任工作交流會、德育論壇等活動上,都能看到該校教師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該校每學期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的教師達上百人次。鄧懷穎老師在學習心得體會中這樣寫道:“這些培訓讓我懂得:有了愛心,就有了責任,愛心是責任心的基礎,責任心是愛心的延伸,兩者共同塑造了教師的高尚師德!”
天峨二小積極探索德育工作新舉措,構建德育研究團隊,開展相關課題研究。該校老師莫艷霞在班主任工作中碰到了不少問題,在學校的幫助下,她將問題作為研究課題加以研究,撰寫了《淺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如何和諧發展》《因勢利導 民主管理 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等論文,獲市級以上獎勵。如今,她已成為自治區優秀班主任、廣西德育工作協會會員、河池市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教育理事會理事。該校的賴增云老師也在德育科研中脫穎而出,主持的“小學行為障礙問題學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的研究”課題于2013年獲批立項為市級課題,現正在研究中。
天峨二小如今已初步形成一支品德合格、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為該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師資保障。
德育寓于活動中
該校三年級學生陳壯(化名)在學校常常跟同學打架,班主任秦老師多次教育無果后,只好求助于家長。出乎秦老師意料的是,陳壯父母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是責罵就是棍棒相加。“陳壯父母如此,其他家長呢?”一番思索后,秦老師萌生了請學生家長參加主題班會的想法。
那次班會以“父母、孩子,我們該如何溝通”為主題。當天,秦老師還請來了學校領導和科任教師代表。班會上,家長、學生、教師就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氣氛異常熱烈。陳壯父母也參加了這次班會,陳壯父親告訴記者:“聽了孩子和老師們的話,我覺得真的不應該打罵孩子,要多和孩子談心,才能把他教育好。”班會之后,陳壯父母不再打罵孩子,陳壯在學校的表現也逐漸好轉。
莫秋玉校長說:“主題班會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它針對性強,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家長、學生和家長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效果很好。”近年來,該校將德育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通過多種體育比賽,培養學生團結拼搏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通過愛心幫扶、訪貧問苦,讓學生學會關心、幫助他人;通過文藝匯演、讀書比賽、手抄報評比、演講比賽等,將德育元素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感悟、自主學習……莫秋玉校長說:“單純說教,學生接受的積極性不高。寓教于樂,才能讓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改變。”
該校學生韋怡(化名)告訴記者,她對讀書、講故事比賽情有獨鐘,幾乎每一次活動都會參加。過去,她是一個內向靦腆的女生,別說參加全校性的比賽活動了,就是在課堂上都很少發言。后來班主任發現她非常喜歡閱讀,寫作能力也很強,于是鼓勵她參加讀書、講故事比賽。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她鼓起勇氣參賽,第一次比賽便獲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之后,她越來越自信,賽場上愈發從容得體,先后榮獲河池市舉辦的演講比賽一等獎和全區講故事比賽二等獎。
經過多年探索,天峨二小走出了一條理論指導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德育工作新路子,并帶動和助推了學校其他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成績:學生莫愛菊獲評為2013年河池市“百佳自強奮進留守兒童”,楊洋獲天峨縣“環保小明星”榮譽;學校也先后獲評為自治區文明學校、自治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第一批“九大和諧建設”先進單位等。
如今,天峨二小激揚奮進的教師、文明有禮的學生,以及干凈整潔的校園,都會給到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莫秋玉校長說:“美應該是學校辦學的最終追求,開展德育工作是收獲美的有效途徑。今后,我們將不斷創新德育方式,讓美出現在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