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20年前,王品集團成立,推出第一個品牌——王品臺塑牛排。20年后,王品集團旗下的品牌已達13個,從早期的西堤牛排、陶板屋,到高峰期的原燒、藝奇、夏慕尼,再到最新的花隱、LAMU慕,王品推出的每個品牌都個性十足,也都廣受歡迎,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王品的名字真正成為多品牌王國中的一面旗幟。
王品集團多品牌的幕后操盤手、品牌副總高端訓指出:“多品牌成就王品。”實際上,王品的多品牌開拓之路,也為中國餐飲行業開啟了一條通向品牌金字塔頂端的攀峰之路,使多品牌經營不再那么玄妙和高不可攀。
多品牌其實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對于王品而言,多品牌其實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臺灣市場很小,消費規模有限,如果只以一個品牌應對市場,無論產品線多么豐富,也只能滿足一部分顧客群體的一部分飲食需求。為了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只有兩條路:一是走向海外,二是品牌延伸。于是,王品制定了“發展多品牌、區隔市場”的策略。
王品的品牌發展主要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首先是“一年兩個品牌”階段,西堤、陶板屋、原燒、聚、藝奇和夏慕尼,都是這個階段的產物。雖然這6個品牌相對都十分成功,但是過快的發展速度、過多的營銷活動以及過重的管理工作,導致整個團隊無論在體力、精力,還是人力培養上,都開始出現“力所不及”的情況。
“欲速則不達”是生活智慧,也是經營法則。于是,王品第二階段的品牌發展路線改為“一年一個品牌”。這個階段誕生了“品田牧場”和“打椒道”。打椒道最后雖未成功上市,但也為王品發展平價品牌奠定了基礎。
此時王品已經推出了8個廣受歡迎的品牌,但都集中在中高端定位。為了實現“百店”的目標和規模,王品啟動了品牌發展的第三階段——打造“一個百店品牌”。繼上一個品牌推出兩年后,2009年石二鍋正式誕生,主營小火鍋,定價在200元新臺幣(人民幣40元),不強調精致服務,也不收取服務費,打破王品一貫給人的高端印象。
第四階段,為了順應日益高漲的環保呼聲,2010年,王品集團推出第一個素食概念品牌——舒果。
第五階段,為了實現更遠大的“千店”目標,打造一個易于跨國復制和管理的品牌,王品推出了一個更符合國際化連鎖復制需求的品牌曼咖啡。
五層紅三角,找準品牌定位
餐飲品牌究竟該如何定位?
過去對品牌定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探討及研究消費品的品牌管理,王品的品牌經營者正是在總結實踐的基礎上,發展出適合餐飲業的品牌定位模式——Brandsight。
在王品Brandsight的品牌定位模式中,從有形的產品,到無形的品牌核心價格,可以劃分為5個具有層次的內涵,稱為“五層紅三角”,及產品屬性(Product Attribute)、品牌利益(Brand Benefit)、品牌個性(Brand Personality)、品牌體驗(Brand Experience)及品牌承諾(Brand Promise)。
產品屬性——要有差異性。在餐飲行業中,產品不止指菜品,服務、用餐氣氛等也都屬于產品屬性。如何能在同類品牌競爭中更勝一籌,那就要看產品屬性是否有獨到之處,是否對消費者具有吸引力。以王品集團旗下“原燒”這個品牌為例,原燒將菜色定位在“優質原味燒肉”,提出“燒肉西吃”“三八烤肉法”;在氣氛上,提供一個與市面燒肉店截然不同的“干凈、現代、優質”的用餐體驗。這樣的定位,很好地與傳統烤肉店給人“滿處油煙、設施簡陋”的印象相區隔,以滿足現代時尚人群的用餐要求。
品牌利益——產品屬性衍生出的有形利益。品牌利益即指顧客到店消費能得到的有形利益。主要有兩點:一是可口的菜品,二是對平價品牌而言要讓顧客感覺“物超所值”,高價品牌則要物有所值。還以原燒品牌為例,客人在品嘗原汁原味的鮮美燒肉時,也享受到無煙、舒適、優雅的環境,就會產生物超所值的感覺。
品牌個性——目標顧客認同。品牌就像人一樣,也是有個性的。消費者多會選他們所認同的品牌個性,就像人會選自己喜歡的人做朋友一樣。以西堤牛排為例,產品定位為面向年輕人的“西式中價位牛排”,反應在品牌個性上,就是熱情洋溢的活力個性;反應在品牌行銷上,就是要有激情、有熱情,因此制定出“熱血青年站出來”等代表性營銷活動。
品牌體驗——創造消費記憶點。品牌體驗可以成為品牌的無形利益,是一種很難用語言具體表述的內心活動,是消費者對菜色、服務、氣氛及行銷活動的直接感受。比如“聚”品牌除了有形的北海道日高昆布與精選食材外,還致力于營造一個朋友的真摯友誼隨昆布鍋越燒越旺、越煮越濃厚的無形體驗。“聚”不用“歡迎光臨”,而用“歡迎來聚”,不用“謝謝光臨”,而用“歡迎再來聚”,在每一本菜單上也印有“家人、朋友、同學在一起的感覺真好”,甚至連用餐的桌子椅子也比一般標準低10公分,營造毫無負擔的聚餐體驗。
品牌承諾——提供給消費者的長期的品牌價值。品牌承諾是產品屬性、品牌利益、品牌個性、品牌體驗四者的總和與濃縮,是品牌長期想要提供給消費者的核心價值。在王品,一般品牌承諾都用一句簡潔有力的語句來表述,也成為品牌宣傳的口號。如王品臺塑牛排的品牌承諾是“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定位蔬食的“舒果”的品牌承諾是“用心感覺食物的美好”,經營法式咖啡和蛋糕甜食的曼咖啡的品牌承諾則是“Happy Monday,Happy Everyday!”
新品牌從何而來?
王品董事長戴益勝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曾說過:“品牌定位要隨時創新,但不能變調。品牌定位比創業還難。”品牌定位固然重要,如何產生一個新品牌的構想則是品牌定位的前提和基礎。
那么,王品的新品牌都是從何而來的呢?
這就要從市場營銷學的4P和4C理論談起。4P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ing、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是密西根大學的麥卡錫教授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基礎營銷工具,為企業經營者決策生產什么產品、如何制定價格、怎樣將產品的賣點傳播、以何種路徑銷售,提供了理論依據。4C則是90年代隨消費者個性化日益突出,從客戶角度提出的新型營銷思路,4C即顧客需求Customers Needs、支付成本Cost、雙向溝通Communication、購買便利性Convenience。
王品推出新品牌的思路可以說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即PPCB(價格Pricing,產品Product,顧客Customer,品牌Branding)模式。
價格Pricing:王品集團一直專注于餐飲行業的經營,不去做任何業外投資。所以,推新品牌的入手點,也就不是從4P理論中的Product開始,而是直接考慮進入什么價位的市場,也就是要推出什么價格的產品。
產品Product:確定了價格,下一步便是尋找適合該價格的產品。比如價格定在500新臺幣(人民幣100元)之間,符合這一價格區間的產品不外乎是火鍋、烤肉、素食、日料自助等。然后再對候選的產品項進行評估,比較哪一個更具有經營價值和市場潛力。評估中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是否具有足夠的市場規模,支撐一個品牌的連鎖化發展。
顧客Customer:有了價格與產品,消費對象的設定自然也變得清晰明了。例如100元左右的烤肉或者火鍋,必然不會成為消費者日常用餐的基本選擇,卻是家庭和朋友節假日聚會的首選,人均100元的價格不會有太大負擔,與之相匹配環境也會比低價位品牌更講究,更符合聚會時所需要的溫馨優享的用餐氛圍。
品牌Branding:即指“五層紅三角”架構下的品牌定位模式,有形的產品加上無形的品牌概念,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品牌。
與傳統4P理論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或4C理論以顧客為導向相比,王品的PPCB模式是用品牌的高度在經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