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

從舍棄“鐵飯碗”到“下海”創(chuàng)業(yè),從理發(fā)店老板變身為餐飲老板,在眾人一致反對時選擇北上再次創(chuàng)業(yè),在生意最紅火時決定停掉加盟業(yè)務。在別人眼里,楊秀青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甚至有些異乎尋常的道路。但在楊秀青看來,她一直都在尋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堅持著,堅守著。
從理發(fā)員到餐飲老板,有想法就要行動
“我的事兒其實就和柴米油鹽差不多。”說完楊素青露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20多年前,為了和轉業(yè)到地方的丈夫團聚,楊素青辭去了承德市商務局下屬服務中心的安逸工作,來到衡水市下面的武強縣,與丈夫安家落戶。可是,夫妻久別重逢的喜悅,很快就被經(jīng)濟上的窘迫所打破。楊素青所在的罐頭廠因經(jīng)營不善,一年都發(fā)不出工資。迫于生活的壓力,也出于要找尋一份屬于自己事業(yè)的夢想,楊素青用丈夫專業(yè)時的1500元安置金,購置了12根原木,在武強縣一個不起眼的街角,用木板當墻、油氈紙作頂,搭建起了僅有12平米的“小青發(fā)屋”。小小的發(fā)屋,在楊素青的精心經(jīng)營下,一年下來竟然賺了4000多元錢。楊素青第一次體驗到了創(chuàng)業(yè)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可是,這種喜悅之情很快就被一次無意中的談話所淹沒。就在“小青發(fā)屋”不遠處,有一家“滿堂紅飯館”,一天閑來無事,楊素青與老板娘扯起家常,無意中得知小飯館一天一桌飯能賺200元,一天下來能賺上千元。楊素青當時沒有做聲。這天下午,楊素青早早結束了生意,回到家,一頭栽倒在床上,直到深夜仍不能入眠,一個想法如錚錚作響的鳴鐘不斷敲擊她的思緒。
在楊素青看似瘦弱的身體下,蘊藏著一種強大的能量——有想法就要有所行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楊素青用開理發(fā)店時攢下的4000多元錢,又向農業(yè)銀行貸了2000元,開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家飯館。由于經(jīng)營有方,楊素青又把周邊的幾個店面盤下來擴充經(jīng)營面積。兩年下來,楊素青的辛勤付出有了收獲,小店竟然盈利了8萬元錢。這在當時一個月平均工資只有150元的武強縣,絕對算得上是一筆“巨款”,楊素青也成了當?shù)氐摹帮L云人物”。這時候,楊素青的目光投向了更大的發(fā)展平臺。
1995年,楊素青在報紙上看到衡水市一家酒樓正在轉讓。楊素青覺得這是個機會,而商機總是轉瞬即逝。第二天一早,楊素青來不及和家里人商量,一個人帶著12萬元現(xiàn)金,坐上開往市里的公共汽車,下午2點便辦好了所有手續(xù),晚上就直接開張營業(yè)。楊素青的這次決定,再次證明了她的眼光和魄力。從縣城到城市,楊素青終于在衡水站穩(wěn)了腳跟,并有了一份足以讓自己和家人衣食無憂的生意。
但是漸漸的,衡水有限的市場格局和發(fā)展空間,已經(jīng)不能滿足楊素青日益強烈的“做大事”的渴望和需求。這時,一個來北京發(fā)展的機會擺在了楊素青的面前。是去,是留?楊素青沒有猶豫。
從衡水到北京,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遠
1999年,一位國內知名的衡水籍書法家回老家探親,在楊素青的酒樓用餐后對其贊不絕口,當場建議她來京發(fā)展。回京后的某天,這位老鄉(xiāng)給楊素青傳來了一個重要訊息,北京工業(yè)大學西門外有一個店面正在招租,非常適合經(jīng)營飯店。當時,楊素青已經(jīng)在衡水擁有1家酒樓和4家超市,年收入近30萬元。用楊素青的話說:“對于離開衡水來北京發(fā)展,100個人中除了自己,其余99個都不同意。”但楊素青內心卻非常堅定,“來北京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干一番大事”。于是,楊素青和丈夫將酒樓和超市交給親戚打理,開著兩輛面包車,帶著16個人和幾十萬資金,踏上了通往首都北京的大道。
楊素青的經(jīng)營才能在北京這個更為廣闊的天地,如魚得水般得到了盡情釋放。當時承租的店面,一年租金69萬元,楊素青一次性付了三年的租金,用來經(jīng)營炒菜和火鍋。在對北京市場和顧客消費習慣仔細分析后,楊素青發(fā)現(xiàn)“北京人吃飯跟著廚師走”,所以,楊素青以月薪一萬元的酬勞聘請了當時友誼賓館的廚師長。由于定位準確,兩年下來,楊素青不僅賺回了房租,還凈賺了幾十萬元。但楊素青心里知道,要想真正在京城餐飲市場立足,不僅要有特色,更要有自己的品牌。于是,楊素青開始為自己的事業(yè)尋找新的突破點。在一次到湖北桃源縣考察時,楊素青發(fā)現(xiàn)不僅當?shù)靥禺a的土雞肉嫩味美,而且煨湯時加入幾味草藥而得的雞湯香味濃郁,入口后齒頰生香,回味無窮。回京后,經(jīng)過10個月的反復摸索和不斷改進,楊素青研制出了這道“田源雞”雞湯火鍋。
2002年8月,田源雞通州店正式開業(yè)。楊素青至今仍清楚記得當時營業(yè)的火爆場面,店內的19張桌子擠滿了顧客,店外排隊等位的人更是把門口圍得水泄不通,人們爭先恐后地來到店內品嘗“可以喝湯喝到底的雞湯火鍋”。
2003年,楊素青在北京懷柔成立了北京田源雞餐飲有限公司,田源雞的加盟業(yè)務也自此進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兩年時間里,田源雞的加盟店達到40多家,遍布天津、河北、山西、內蒙、甘肅等多個省市。到2007年,僅在春節(jié)兩個月的時間內,田源雞就開了34家加盟店,最多時一天能開3、4家新店。
而這次楊素青并沒有初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時的喜悅,反而有些擔心。極速攀升的加盟店數(shù)量,給田源雞帶來了規(guī)模和效益,也帶來了潛在的危機。
走得快了,就要停下來想想
連鎖加盟雖然在一定時期內能夠幫助企業(yè)快速提升規(guī)模和品牌影響力,但是如果管理和制度跟不上,反而會危及品牌形象,甚至最后會導致企業(yè)關門大吉。
“說白了,當初啥都沒有,端著鍋就出來了”,楊素青毫不避諱地談起當初加盟業(yè)務的倉促上馬。為了自己一手創(chuàng)建的品牌能夠走得更遠,雖然內心有萬分的不舍,楊素青仍然選擇暫停加盟業(yè)務。“走得快了,就要停下來好好想一想,回頭看看是否遺漏了什么,再向前看看下一步該落腳在什么地方。” 在仍有60多家投資者拿錢等著加盟田源雞的時候,楊素青毅然決定暫停所有外地新店加盟業(yè)務,放緩發(fā)展腳步,先解決自身問題,再尋求快速發(fā)展,為未來邁出更大更快的步伐打下堅實基礎。
現(xiàn)如今,田源雞已經(jīng)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總部管理流程與加盟體系,能夠為加盟商提供從上門選址、設計裝修、經(jīng)營管理、人員培訓、財務管理、產品研發(fā)到廣告促銷的全方位支持與輔導,使田源雞真正成為每一位加盟商“復制”成功的機遇、一份可以傳承的事業(yè),也使田源雞“打造健康美味”的理念在加盟商中得以傳續(xù)。
危機讓自己更強大
田源雞自成立至今,先后經(jīng)歷過4次禽流感,每次都幾乎給企業(yè)帶來致命打擊。但是主打藥膳滋補雞湯火鍋的田源雞,卻一次次從危機中挺了過來,并且完成了從“羽翼未豐”到“展翅翱翔”的華麗變身。這其中與楊素青對“雞湯”的難舍深情有關,與她不畏挑戰(zhàn)的堅韌性格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楊素青在田源雞剛要“騰飛”時,就預見到了源頭供應對品質和品牌的重要性,率先在北京懷柔地區(qū)斥資千萬建立起了中央廚房和專屬養(yǎng)殖基地,不僅保證了近百家店的原材料供應,而且安全可追溯的雞肉來源成為田源雞屢次渡過難過的重要保障。此外,楊素青還與北京郊區(qū)農戶合作,建立了蔬菜種植基地。從田間到餐桌的原材料供應和配送體系,一方面完全杜絕了田源雞的食品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大大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和物流成本,最大限度節(jié)省了企業(yè)的運營開銷。
就在去年4月份,田源雞經(jīng)歷了成立以來最嚴峻的一次考驗。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瘋狂肆虐京城,給本已在“三高”重壓下艱難前行的餐飲企業(yè)又壓上了一塊重石。專營雞湯火鍋的田源雞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上座率較去年同期下降近50%以上。此時,上百位餐飲同行及時伸出了援手,齊聚田源雞品嘗“百雞宴”,傳達正確吃雞的科學方法,以自己的行動表明,只要嚴把材料關,正確烹飪,吃雞不但安全也很有營養(yǎng)。時至今日,楊素青仍對餐飲同行們“雪中送炭”的無私幫助充滿感激。而經(jīng)歷此次“劫難”,也讓楊素青開始思考要打造一條“從雞苗到筷子全程安全的供應鏈”。楊素青自豪地說到,現(xiàn)在田源雞從田間到中央廚房,到后廚前廳,再到餐桌,每一步都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操作,完全保證食品安全。“我要消費者不僅吃得健康營養(yǎng),更要像在家吃飯一樣安心、放心。”
我要為家人和員工熬一鍋“心靈”的雞湯
雖然曾多次獲得優(yōu)秀女企業(yè)家的榮譽稱號,但真正讓楊素青感到自豪的是自己是一位稱職的母親。“雖然工作忙,但我的兒子、女兒都是我自己親手帶大的。女兒學了14年小提琴,每次學琴都是我來接送,沒有缺席過一次。即使再忙,我也會抽出時間來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我希望孩子成長時,我能時刻陪伴在他們左右;犯錯時,我能與他們共同分擔;迷茫時,我能及時給予指引;收獲時,我能與他們一起慶祝分享。”
在兩個孩子眼中,楊素青絕對算得上是一位好母親;而在楊素青看來,自己的孩子不只兩個,企業(yè)中的員工都是她的孩子。雖然自己的女兒還小,可是在田源雞,楊素青已經(jīng)多次親手為自己的員工準備嫁衣,置辦嫁妝。很多員工都親切地稱呼楊素青為“楊大姐”“楊媽媽”。楊素青也非常喜歡這些稱呼,“田源雞的每個員工都是我的孩子,我至今還記得我小時候生病時,母親親手為我熬制的那鍋飄著油花兒和香氣的雞湯,那是天底下最美的味道。我希望,田源雞可以成為每一位員工的家,我希望能為我的員工熬制出一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雞湯,一鍋可以暖胃,也可以慰藉心靈的熱雞湯。”
編輯_趙曉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