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劍劍 宛 霞
如何開好提升編輯市場意識的『點子會』
◎ 崔劍劍 宛 霞
“點子會”的概念其實并不陌生,很多企業都會應用這種形式去調動各個員工的積極性與創新性。但往往這種形式都是各個員工前期預備一個或幾個備用的點子,然后拿到會議上闡述自身的重要性與前瞻性。這種帶著明顯目的性的點子會在先天上就有一個無法去除的劣勢:由于是各個零散事先預備好的點子,與會人員會針對自己的點子進行詳細描述,未必起到創新的效果不說,還容易各說一端,無法形成與會人員思想碰撞、意見磨礪的互動效果。最終發現,無非是把大家的想法匯總到一起面對面地進行匯報而已,最終仍舊無法形成多少新的具備投資價值的合理化建議。
為何會讓一個初始目的極為理想的行為最終無法得到理想的結果呢?究其原因,應該是過于務實的出發點,反而抑制了員工的自主思維和思路拓展,從而無法實現點子到金子、知本到資本的理想化轉變。正是認識到這樣一點,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別出心裁地推出了“務虛”的點子會,并在其內部實施近一年,縱觀這一年來的實際效果,可以基本斷定,這種“務虛”的點子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智慧果實的積累。
所謂務虛,主要特征就在于所謂的點子并非成品,而是就某一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論題主要聚焦在此社會熱點形成的原因、意義以及衍生性。通過討論引起思想上的共振,激發不同的想法,從而誘導出不同的設想和創意。從這一目的上來說,點子會本身是務虛的,這一進程結束,除了在與會各編輯頭腦中形成一定富有創新意識和拓展前景的概念以外,基本沒有實質性和具體性的點子以及選題。
此種務虛點子會產生的根源在于我們必須看清和認識到編輯的選題策劃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長時間的摸索,但是實際生產過程中,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經濟成本都無法使得一個出版社可以給新晉編輯以充足的時間去慢慢成長。同樣的,對于已經形成一定選題線的成手編輯來說,也有思維固化、不能及時抓住市場新變化進行新策略的轉型的困惑。無論是對于哪類編輯來說,在當前形勢下,市場意識無疑是整個選題策劃能力中最為顯著和急需的一種能力。而市場意識的構建,不僅僅是走書店做市場調查等傳統路子就可以實現的,那樣形成的選題視域無疑會狹窄和主觀很多。為了避免閉門造車和選題視角的狹窄化,編輯必須提升自己的市場意識,在選題策劃的過程中就需要有一個模擬的演練場。而利用出版社集合資源按照固定時間開展這種務虛的點子會,顯然很好地解決了編輯在將選題正式確立之前缺乏相應的模擬考驗環境的困難。
確定了這種點子會實施的必要性和有利性以后,我們仍需對這種形式的整體構架和過程進行一番研究。以下會從人員構成、會議章程和最終結論三個方面來進行比較詳細的分析和總結。
人員構成:與會人員其實就分為兩種:主持人和討論人。主持人是為了保證會議進程得以順利推進,在這樣的前提下,主持人一般為具有較高威信和較強組織能力的部門領導,可為部門經理或分管相關工作的社長、總編。需要強調的是,主持人的主要工作是保障會議的順利進行,起到的是引領和銜接的作用,不能過分強調其領導身份而導致氣氛壓抑。在與會人員的選擇上,既要保證主體構成為具有一定選題策劃經驗的編輯,又需要富有極強市場嗅覺的發行人員參與。在與會人數的選擇上,人數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十人左右為宜。因為這種務虛的討論型的點子會,要的是參與者的思想交鋒,如果人數過多,可能會
出現搶著發言或者有人說不上話的狀況,如果人數過少,又形成不了思維激辯的局面,最終無法誘導生成具有價值的設想或方案。
會議章程:因為點子會本身是務虛的,所以從規則章程上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原則的制定和相應的約束。其出發點是保護每個人的暢所欲言和思想的良性碰撞,避免出現一言堂和跑題亂侃的局面。整體設想是十人左右參會,在一種自由輕松、和諧的氣氛下,圍繞某一事先擬定的當下社會熱點問題自由地發表各種意見和設想,探討當下大眾是如何看待這類熱點問題的,大眾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哪里,通過這樣的討論與進一步思考,從中確定擁有最多受眾的群體部分,確定最大的這塊市場蛋糕構成。這樣的研討往往潛移默化地造就編輯的市場意識判斷力,基于這樣的一種良好設想,為了保障點子會的順利有序進行,我們可以制定以下幾個相對寬松的原則:第一,不允許指責、批評他人的觀點。這是點子會的首要原則,因為我們并不是點子審定會,也不是選題PK會。會議只是本著聽到更多聲音的同時修正自己想法的原則進行的。所以,只需要注意聽取不同于自己的聲音,了解不同市場受眾組成,進而完善和修改自己的點子。第二,緊密但不嚴格按照擬定議題進行討論。會議伊始會以一個擬定的當下社會熱點為議題,這樣是為了幫助參會者能有準備地進行思考和集中想法。但是,并不僅限于這樣固定的議題,如果能夠延伸出去形成更好的點子,那也是歡迎的。但為了避免出現思維擴散、天馬行空的狀況,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與會人員堅持以擬定議題為主要研討題目進行闡述。第三,與會者不分身份、資歷、水平,要做到平等對待。因為在市場上,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我們圖書的潛在讀者,不能提前畫好三六九等。更何況在實際討論中,往往是給予每一個人公平發言的機會,才可能接觸到真正的思想瑰寶。第四,自由思考,暢所欲言。既然規定了務虛的性質,那么與會者沒有必要一定得將成形的思想說出來,哪怕只是靈感的碎片、設想的片斷,都可以拿出來講給其他人聽,因為正是這些不成形的思維片斷才會激發其他人的思想,最終讓一個具備較好市場開放前景的設想或者選題預案浮出水面。第五,原則上堅持以擬定議題為中心,將所有的設想方案都記錄下來,在不斷的積累中,浪里淘金,最終找到那塊閃光的金子。這種記錄行為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即使是偏離了原有議題,也要記錄下來,無需更不該主觀地妄下價值判斷。第六,嚴格控制私下交談或者代人發言。有時候,臺上有人發言,臺下有人竊竊私語,這種情況應及時由主持人予以制止,這不僅僅是簡單地從尊重發言人的角度出發,更多的考慮是,如果有對發言人觀點的不同看法和意見,一定要拿到臺面當中提出,因為點子會要的就是這種不同意見的“碰面”,從而幫助各人更好地思考。若有部分與會者讓他人代為發言則要制止,無論是何種原因,可以不參加點子會,但是不允許他人代替發言,因為點子會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思維個體。以上六點是點子會較為松散和原始的原則,不同單位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調整。
最終結論:文章開始我們都在強調這種點子會的務虛性。但是,正如所有的故事未必有結局,但一定有結尾一樣。務虛的點子會并不是沒有最終的結論,只是沒有單一的、固定的、明確的選題預案而已。因為我們遵循點子會上不能出現批評或評價他人意見的原則,所以,每個人的發言都是依據他人想法對自己想法所作的修正性的思考。在這樣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不同的選題設想或者方案,會議組織者應找專人將這些方案都記錄備案。然后,在不斷的積累中,形成一個針對當前社會熱點快速形成反應的選題預案庫。這樣的一個選題預案庫,不僅僅是針對編輯市場意識的一種虛擬實戰演習,同時也是給編輯從中擇優選定具有較好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的選題的儲備資源。當然,這樣選擇出來的選題預案,還需要進行一番嚴格科學的論證以后,才能真正地將點子變成金子。
以上是依據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近一年來行之有效的點子會實例進行的總結和梳理,但這種培養編輯市場意識的方式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標,還需要不同的出版界同行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來佐證。因為點子會之后,將知本演變成為資本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其中還有許多關于選題策劃的環節,但就單一提升編輯市場意識本身來說,務虛的點子會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崔劍劍,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講師;宛霞,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