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冬梅
通常意義上的“后進生”是指在品德、思想和行為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或學習成績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的學生。英語后進生也就是指在英語學習方面達不到教學目標對該生年級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學生。后進生的產生,是學生個體在社會化進程中不和諧的反映,引導、促使每一個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家庭因素,不當的家庭教育造成的逆反心理,包括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及破碎的離異家庭等情況。二是個人因素,學習沒有目的沒有動力造成的惡性循環,包括沒有志向、意志薄弱、對學習缺乏興趣、自制力差、染有不良愛好等。三是學校因素,負面評定造成學生的恥辱感喪失信心,包括師生的冷漠歧視、諷刺挖苦等。四是社會因素,隨著經濟的發展,歌廳、網吧、不良的音像制品等隨之而來。對于懵懂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從思想上分不清好壞,根本無力招架。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后進生,在對后進生的教育中,要看到后進生盡管犯有某些錯誤或成績不理想,但仍然是祖國的希望,要看到小學生的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教師不應該輕易放棄任何一名學生,要深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任何一位學生經過耐心的教育和幫助都有可能隨著集體和教師的影響及自己的主觀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因此,加強后進生的思想教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成為教育工作者共同關心的問題。以下是筆者在平時英語教學中所做的思考和探索。
一、抓好情感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愛,這是轉差工作的前提
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心理障礙是可以逆轉的,如逆反心理可以轉化為求知欲,嫉妒可轉化為進取心。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深入了解后進生的心理特點,對他們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甚至是用偏愛去影響、感化他們,點燃他們心靈的火花,激發他們的上進精神,促使他們重塑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關愛是學生成長的陽光雨露,有激勵感化調節的功能。要使他們學習進步,成為好學生,重要的是熱愛他們,尊重他們,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幫助他們克服種種障礙,為他們排憂解難,要用愛消融他們心中的“冰山”,溝通師生感情。決不能無緣無故地指責、嘲諷和挖苦,使他們感到苦悶、沮喪、無望,從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狀況,乃至形成逆反心理。所以要從情感入手,架起師生友誼的橋梁。對于后進生,教師主要以表揚為主,以批評為輔,即使是他們做錯了事,批評也要適時、適度,才能真正使他們提高思想覺悟,使他們從“厭學”轉化為“愛學”,避免用“有色的老眼光”看他們,避免主觀臆斷地對待后進生,要讓他們得到尊重信任繼而健康地成長起來。
二、爭取后進生家長的配合,這是轉化后進生的輔助動力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二者應該緊密結合,發揮各自的特長,互補不足,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經常與后進生家長相互溝通、交流思想,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在校的各種表現及變化,達到步調一致,共同教育后進生。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沒有家長的積極監督,后進生很難或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要經常和家長聯系溝通,讓家長督促學生做作業、聽磁帶、背書、默詞等,這對后進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很多家長對于英語這門課程無力輔導,讓他們很是頭疼。教師可以耐心地與他們探討英語這科的特點,讓他們了解英語甚至對這些家長進行學科指導,以達到幫助學生的目的。
三、加強學法指導,這是轉差工作的關鍵
(一)傳授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我們應從英語學科特有的規律和特點出發,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困生學會學習,讓他們掌握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例如,在單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游戲,使用實物和卡片教授單詞,再利用音標自然拼讀法、聯想法等,讓學生感覺到這是很簡單自然的事。而對于課文里的重要語法(四大時態、名詞、代詞、形容詞、there be句型、情態動詞等)最好用學生感興趣的詞語編一些場景或口訣,這樣有利于學生快速深刻地理解掌握。當然抓住學生的個性特征很重要。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后進生的個人學習和思維特點,恰當地指導他們學習,并幫助他們慢慢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有利于英語成績的提高,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營造和諧活潑的課堂氣氛
當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強調:“在課堂上應創造一種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氣氛,這是每個教師的首要任務。”在課堂上,教師不必總是板著臉,總是讓自己高高在上,讓師生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圍墻。教師要面帶微笑,運用幽默的語言、自然大方的教態和有效的教學技巧,創設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小組朗讀中,教師可以充當學生的朋友,幫助學生糾正錯音,他們不僅很高興,這樣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景
語言就是在情景中應用,情景教學可以更深刻地加深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所以針對小學生喜歡新鮮、參與性強的特點,開展多種綜合性游戲活動,激起大家濃厚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語言教學材料中來,把語言教學材料生動化,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使后進生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四)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
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該多學習,熟練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例如錄音機、電腦、投影器等多媒體設備直接作用于學生感官,可使他們得到生動形象的刺激和吸引,因而也容易開啟后進生興趣和智慧的大門。例如,教授動物單詞時,讓學生自帶動物玩具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在網絡中搜索帶有聲音的動物flash短片,學生聽得特別投入,大大加深了理解認識。
總之,轉化小學英語學困生的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又有意義的工程,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在教學中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和溫暖;優化課堂教學,讓后進生體驗成功;加強學法指導,減輕后進生的精神壓力及強化學習內驅力。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他們,就一定會使他們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使他們在學習上、在思想上共同進步,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祝萍.提高后進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探索和思考.小學教材教學,2005(1).
[2]葉建中,王麗萍.怎樣幫助英語學困生.小學教材教學,2005.(12).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