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宋妍霖
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來到這個世界,又如同一朵純凈的小花來到我們的校園,在我們學校班級的大家庭中茁壯成長,那我們如何來評價學生的生活學習呢?如果說學生是花朵,教師是園丁,那么教師對學生正確、適當的評價就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
美國的教育心里學家蓋杰和伯令納在《教學心理學》一書中就曾經指出:“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容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而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它包含了很多情感,教師的鼓勵能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更積極、更充實、更持久地激發和保持小學生的這種興趣。教師的提醒和督促能讓學生及時回復到課堂當中。如果說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是開啟學生語言學習之門的鑰匙,那么鼓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催化劑。
一年級的學生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他們坐不住,坐不久。這一切都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但是他們具有好奇、愛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重視教師的表揚。針對他們的身心特點,我把評價分成了兩種:一種是短時鼓勵,一種是長時激勵。
1.在課堂上,我們用得更多的是短時鼓勵。我將學生分成了兩人一組,鼓勵可以針對個人或者小組進行評價加星。當然,評價的形式有很多種。例如,對于上課積極發言的學生,我會給予及時的肯定,如翹起拇指說:“Very Good!”“Youre a good boy/girl!”對于作業比較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評語欄中加星簽名,或打上教師的專屬圖章表示對學生作業的贊揚,并且會照相留影。這種精神獎勵會給小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從而激起他們整堂課的發言積極性。但是這種評價要求能做到及時有效,能快速反應學生在此時的狀態,這種即時評價不僅對學生具有啟迪智慧、開發潛能、激勵創新等功能,還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更具有活力。同時,這樣在小組中也會引起互相監督奮進的作用。兩人一組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特點,在行為上互相監督,在學習上互相幫助,也更適合教師觀察。如果有需要的話,教師也可以進行實物獎勵。例如,學到糖果之類的單詞,教師可以將糖果獎勵給學得認真、念得好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時常感受到驚喜,這也是激勵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而在每堂課表現最優秀的小組則可以獲得定制圖章。
2.長時鼓勵則是要求學生在課堂和作業方面累積到一定成果才能獲得的獎勵,用來督促學生持續地加油奮進。例如,在課堂上的圖章算是一方面,在作業和讀書上也可以進行累積。如果本次作業,例如,字母,書寫一次過關的則可以獎勵一個圖章,或者是在本單元新課結束之后,能夠及時在教師這朗讀或背誦的也可以獲得一個圖章,學生最后由累積到的圖章來兌換應得的獎勵。當然,這其中肯定有差距存在,但是作為一個長期的目標,能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就是評價的目的所在。
當然,鼓勵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短時鼓勵還是長時激勵,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學教育中,能夠很好地將這兩種形式結合起來,才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此外,正確的評價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有的放矢。要針對不同性格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鼓勵方式。對于自卑膽小的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變反面的批判為正面的鼓勵。例如,在一次單詞朗讀中,有一位女學生盡管聲音很小,但是她的發音有所進步,教師可在全班鼓勵她念得非常棒,要是能大聲點讓全班聽到就更好了。這樣的鼓勵能抹去學生心頭膽小害怕的陰影,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產生奮發向上的勇氣,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也使學生覺察到教師對他們的鼓勵、信任和期待。對于頑皮、自以為是的學生,教師鼓勵時必須采取謹慎態度,以免使這些學生產生非我不行的感覺。這種鼓勵可以在他表現很好的時候給予表揚,但在表現欠佳的時候也要及時提醒,不能一味地讓其發展,應該讓他們在表揚中始終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的方向,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對于不容易引起教師注意的學生,這類學生在班中數量多,但又往往因為自己的平淡而被教師遺忘。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適當鼓勵,就能使其進步,放一放,他們就無方向,隨波逐流。因此,教師的鼓勵必須客觀、公正,既要肯定他們的優點,又要指出他們的缺點,引導他們對照找差距,以使自己不斷進步。
由此感嘆,鼓勵并不是一句好就能概括的,為了學生能更愉快地在英語課堂上有效學習,我們將會進行更多的探索,尋求更好的方法,共同努力吧!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