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嬌
所謂“快樂教學”,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這是減輕學生壓力,促進學生個性多方面發展為目標的素質教育的一種新思路。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布魯納也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興趣。”興趣是一種帶有感情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就會積極自覺地參與。興趣指向的地方,總是伴著快樂和滿意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給予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自己的聰明才智,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一、興趣是最好的興奮劑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把快樂帶給學生。經驗表明: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他總是積極主動而心情愉快地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
我在備《晏子使楚》一課時想到,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條理也很清楚,如果按一般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五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愛看書、好模仿的階段,何不嘗試一下讓學生把這個故事改編成課本劇,并在班上表演。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學生,他們積極響應。因為有了新任務,學生在學習這課時特別認真,不僅掌握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了人物的個性特征,還對歷史發生了興趣。我抓住這個機會鼓勵學生看有關的書籍,并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學生利用雙休日進行排練。最后學生帶著極大的熱情在班上表演了這個課本劇,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效果非常好。我又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談體會,將學習內容加以拓展。這樣的語文學習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又發揮了他們聰明才智,好處多多,學生當然樂意。學生嘗到了甜頭,從此,學習語文的興趣倍增。
通過這次成功的實踐,我又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學習。在上《赤壁之戰》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的資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分析東吳以少勝多的原因,讓學生從雙方的實力,軍隊的士氣,指揮員的決策等方面進行剖析,讓學生看清利弊,在討論之后進行獨立寫作,學生很快就完成了片段練習。請看一個學生在周瑜的《戰前動員》中這樣寫道:
周瑜停了停,嚴肅地說:“將士們,不要擔心,別看曹軍人多勢眾,其實他們不堪一擊。為什么呢?曹軍遠道而來,士兵十分勞累,加上他們是北方人,不服水土,生病的人很多。他們軍中還有許多投降的士兵,這些人跟曹操不是一條心,更不會為曹操賣命。這樣一來,他們戰斗力就削弱了許多。再說曹軍擅長騎馬射箭,如今在我們這里,發揮不了他們的優勢,而他們致命的弱點是不會水戰。所以我說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周瑜見將士們情緒高昂,提高嗓音說道:“看看我們這些將士,個個都是身強力壯、武藝高強;人人都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都能以一當十。大家看,江面上火光沖天,這是我們的黃老將軍火燒曹軍營。現在,我們趁他們慌亂之際攻打曹軍,殺他個措手不及。”瞧瞧,我們的學生還真有指揮家的風度。
二、品嘗成功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孩子,如果從未品嘗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到克服困難的驕傲——這是他(她)的不幸。”那么,如何展示成功的魅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呢?
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我們的課外作業形式多樣;愛好習作的學生寫演講稿,擅長繪畫的學生就畫漫畫、辦小報,喜歡表演的就自編小品……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是教師的肯定,同學們的贊揚,看到自己的成果,學生甭提有多高興了。課后,常有學生興奮地對我講:“老師,太好了,我真喜歡上語文課,想不到語文課竟然這么有意思。”
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我又趁熱打鐵在六年級三個班中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才華展示會”,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學生一聽就來勁了,在課余時間積極準備,交上來的作品都很出色。特別是學生自己制作的小報真讓人大開眼界:有《體育報》《學習報》《海報》《歡樂歲月》《幽默與漫畫》……小報的品種繁多,質量之高,真讓人不敢相信這些都是出自于六年級學生之手。為了鼓勵學生,表彰先進,我們在“才華展示會”上現場投票,讓學生評選自己喜愛的小報。學生們躍躍欲試,小編輯們信心百倍,一種歡樂向上的學習氣氛充滿了整個教室。
實踐中讓我體會到:在適當的時機,教師結合美術,表演等多種形式來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提高了課堂效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三、寬容、理解、信任
接這個班已經一年了,總的感覺是雖然學生的基礎差,但大多數學生很聽話,能按教師的要求去做,學生還是很可愛的。只是自己有時性急,看到學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就心浮氣躁,怨學生,發脾氣。其實靜下心來想想,學生做出的作業不讓我們滿意,但他們也是盡心了,有后進生也是難免的,十個手指有長短,都那么好是不現實的。再看看學生的字越寫越好,作文越寫越長,總的來說學生還是在進步。特別是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學生也都是盡心盡力,不能再指責他們。雖然過程中有許多不如意,但他們一直在努力,所以他們有多少缺點錯誤,我們當老師的都應該理解他們,寬容他們。
學校的活動一個接一個,教師忙得不亦樂乎,學生何嘗有閑著的時候。期中考試一完,就進行論語的測試,接下來是做操比賽,古詩詞的誦讀等等。大家都想拿出好成績,卻苦于沒有時間訓練,怎么辦?那就把實際情況告訴學生,我們只有提高做事的效率才能達到目的。不管做什么,做就把它做好,每一次的訓練必須認認真真的做,教師相信大家一定行。事實證明,各項活動結果讓人滿意,我們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我為我的學生驕傲。
寬容學生犯的錯誤,理解學生的難處,信任學生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同時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寬容、理解、信任別人。大家都彼此寬容、理解、信任,何愁事情做不好。
總之,我的快樂教學來源于古人“寓教于樂”的傳統思想。我想,如果是好的傳統,我們再賦于它新的內容,注入新的活力,使它和新的時代合拍,那么,它肯定能創造出新的奇跡。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