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沖突話語是一種復雜而普遍的語言現象,是話語分析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本文以會話分析及合作原則為理論基礎,對《白象似的群山》的沖突話語進行語用分析,旨在揭示話語沖突的構建,深化話語分析的研究。
關鍵詞:沖突話語;話輪轉換;合作原則;話步
一.研究背景
“所謂沖突,就是群體之間或個體之間因其見解、利益、原則、目的等不同所引發的某種抵觸或爭論狀態。”從發生方式來說,沖突可分為言語沖突和非言語沖突(即行為沖突),前者是沖突話語的研究對象。國外學者對沖突話語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對言語論辯現象的關注。進入90年代,對沖突話語的討論才出現了一些新的視角和研究方向。一些學者探討了在論辯、爭論、反駁等言語事件中的語言結構特征。直到21世紀,對沖突話語的探討才逐漸吸引了國內學者的眼球,從學科視角來說,主要有會話分析和語用學分析,也包括社會語言學及認知語言學探究,但前者是主流。李祥云和張德祿進一步完善了沖突話語的結構類型,對沖突話語的語類結構潛勢進行了概述,并對爭吵話語的語類結構進行了研究。
二.《白象似的群山》的沖突話語分析
沖突話語的引發原因、沖突話步、間接沖突等在現實交際中廣泛存在,且十分復雜,又難以捕捉,因此給沖突話語的繼續研究提供了必要性。這也是Tannen和Rudanko等學者要從小說、戲劇、影視作品中尋找研究對象的重要原因。下面我們以會話分析及合作原則為理論基礎,采用趙英玲的研究方法,對海明威小說《白象似的群山》的沖突話語進行分析,旨在揭示話語沖突的構建,深化話語分析的研究。
1.語料簡介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的內容梗概是:一個男人和一位女子在一個西班牙小站等火車,男人試圖說服女子去做一個手術。至于是什么手術,小說沒有直接交代,但根據一些細節,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可以推測這是一次人工流產。故事由此展開,小說的主體部分就是男人和女子之間的對話,作者沒有介紹故事的背景、人物的身份,也沒有就情節和事件發表任何評論,他以鏡頭似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在火車站的真實畫面。
2.實例分析
依據趙英玲的研究,沖突話語由起始話步、沖突話步及結束話步構成。沖突話語的起始話步包括三個步驟:
1)A:使人爭執的話語;
2)B:第一個反對話輪;
3)A:第二個反對話輪。
這三個步驟依次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尤其是A的第二個反對話輪,更是不可或缺,試想A妥協了、道歉了、沉默了,沖突就根本不可能發生了。例如:
“但我并不希望你去做手術,”他說,“做不做對我完全一樣。”
“你再說我可要尖叫了。”
這段對話發生在故事接近尾聲的時候,男女主人公已經在是否做手術上進行了多次的爭執,男人因重復女子的話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女子在第二個反對話輪中對其觀點進行了直接的否定,男人又是怎樣進一步來維護自己的觀點的呢?每當話輪轉到自己跟前時,男人不斷重復自己的觀點:“我們可以擁有整個世界”、 “我們可以到處去逛逛”,女子則對其進行一一的否定,使沖突一步步發展到高潮階段。
怎樣結束一席談話也是會話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談話的結束語是經過談話雙方協調活動的自然結果。在沖突話語中,經過幾個輪回的爭執,要么一方屈服順從,要么兩方和解讓步,要么第三方介入,問題才能得到解決,沖突才能得以平息。當然,轉換話題、使用幽默的話語、脫離對話等都能結束沖突話語,但問題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結束沖突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停止對話,以上所舉的各例都是用停止對話的方式暫時結束沖突的。除此以外,男女主人公也以轉移話題的方式暫時地結束了話語沖突。
三.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白象似的群山》的沖突話語結合會話分析與合作原則以及起始話步、沖突話步、結束話步的結構進行的語用分析。總的來說,沖突話語是與論辯、爭論等對立性話語相伴出現的,隨著言談交際的推進而變化,并影響著交際的效果等。沖突話語的引發、發展或激化、結束等不同階段都體現出特定語境制約下的系統特征,需要進行語用學等相關理論引導下的專門研究,分別尋找出不同階段下的語境制約機制、生成機制、結束機制等,以及語言和非語言的系統特征。這是值得目前的中外語言學,尤其是語用學、話語分析等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的。
參考文獻:
[1]海明威作品譯文[EB/OL].http: //web.liceobrocchi.vi.it/sgarbos/2bca/tasks/hills.htm.
[2]王林海,海燕.交際口語中人際沖突話語的隱喻類型及頻率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8(3),54-57.
[3]趙英玲.沖突話語分析[J].外語學刊,2004(5),37-42.
[4]Barki, H., Hartwick, J. Conceptualizing the Construct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004(15):216-244.
作者簡介:周先軍(1986-),女,四川華鎣人,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部2012級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