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芬
【內容摘要】糾錯本作為習題訂正的一個載體,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一份犯錯誤的證據,更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學生如何讓失敗真正成為成功之母,學生如何在錯誤中找到信心找到進步的可能,合理充分利用好糾錯本是關鍵。
【關鍵詞】錯題 整理 思考 自創
我喜歡讓我的學生在錯誤前面放一個形容詞beautiful(美麗的),實現愿望的過程是曲折的,這需要老師的引導還有學生的配合,糾錯本,這是一個讓學生恨多于愛的本子,因為在他們眼里這是一份附加的作業,是每次作業中的失分和不堪回首的證據。我跟我的學生說:糾錯,是一次簡單又高級的抄寫,就看你們怎么用。不管如何,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糾錯過程中收獲,他們付出的心血和他們的收獲成正比。下面就糾錯的不同層次,解讀學生利用糾錯本的不同收獲。
一、初級階段:逢錯必究,及時整理
這是每個學生都可以駕馭的階段,即使是基礎再薄弱的學生都可以完成好這份作業,因為他可以是一份簡單的復制也就是抄寫。在這個階段里,對學生的要求是一題都不能少,一道錯題都不放過。撒大網,才可以面面俱到,及時記錄好每次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遺忘是有規律的,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及時的記錄可以有效減少遺忘的內容,將當天的錯題第一時間記錄下來,及時復習歸納整理,為記憶的強化做好準備。
二、提高階段:高級整理,逢題必思
這是中上水平的學生可以到達的境界。在面面俱到之后,學生在抄寫完錯題的基礎上,加以反思:為什么是這個答案是對的,為什么其它的答案有錯,這道題的考點和突破口在哪里,有了這些問題之后,學生就可以結合講評的內容和自己的思考,及時整理好思路,做好相關的筆記和注意點,提高錯題的含金量。
1.高級整理,主動思考,注重比較
牛津英語8A期末復習題:
--Would you please ______ your shoes on the floor?
--Sorry. I won't do it any more.
A. not drop
B. not to drop
C. not dropping
D. no dropping
四個選項都出現了drop這個動詞,學生很容易明白對話的意思“--請問你可以不把鞋子扔在地板上嗎?--很抱歉,我不會再扔了?!痹诖嘶A上,學生可以進一步思考:為什么不用to do或者doing的形式,在看到問句的首單詞情態動詞would之后就很順利的得出結論情態動詞后面要用動詞原形,那么為什么選not drop就順理成章了。
2.逢題必思,主動總結,注重筆記
Why do you look unhappy?
--______ failing the driving test.
A. Because of
B. Because
C. For
D. As
學生在訂正之后已經知道了該對話的中文意思:你為什么看起來悶悶不樂?因為我駕駛考試沒有通過。四個選項都有表示原因的用法,但是B、C、D三個詞的用法是引導從句,A選項的用法是引導短語。學生在錯題后的筆記里面是這樣記載的:因果關系的幾種表達:because of +短語,because/for/as+從句,failing the driving test屬于短語。寥寥數語,將因果關系中的一些易混淆的語言點一一列出一目了然,事半功倍。
3.積極思維,注重歸納,提高能力
思維是一個處理信息的過程,包括信息的接收、加工、儲備與傳遞。歸納思維是一個推理的過程,學生歸納的精確度越高,說明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越強,就越能實現記憶的強化。
三、高級階段:逢題必思,自創錯題
在學生養成逢題必思的好習慣之后,少數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進入高級階段,制定更適合自己的錯題記錄。
1.逢題必思,去粗取精,化繁為簡
比如牛津英語8A有這樣一道選擇題:
You should study hard. No one can ____ you ____ a good future.
A. Provide;for
B. provide;with
C. Keep;/
D. protect;to have
基礎好的同學一看題就能明白中文釋義“你應該努力學習,沒有人能給你提供一個美好的未來?!币虼撕髢蓚€選項是不會構成干擾的,于是他們在訂正的時候可以略題,他們的訂正內容完全可以把C、D兩個選項省略掉,把原題變為只有A、B兩個選項的選擇題,筆記的側重點也就落在了自己錯誤的根本上:區分provide sb. with sth.和provide sth. for sb.的用法,這樣的處理既保證了錯題的記錄,又省時又提高記憶的效率。
2.自創錯題,無中生有,錦上添花
比如這道題:
How many women workers are there in your factory? About two _____.
A. Hundreds
B. hundred
C. hundreds of
D. hundred of
導致學生出錯的原因是不知道hundred和hundreds of的區別(前者跟在確數之后,而后者表示一個約數成百上千的),在我的鼓勵和提示下,學生在這道題之后又添了一道自創的題:
There are ________ workers in that factory.
A. Hundreds
B. hundred
C. hundreds of
D. hundred of
學生實現的不只是答案的變動,在變動的背后,是學生積極思維,歸納創新,實現了知識點的系統化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3.發散思維,形散神聚,開拓創新
思維的發散有利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問題,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基于它的開放性和獨立性,學生在思維的過程中更易形成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從而更好地開拓視野,發展屬于自己的解題風格和記憶模式。
歸納和總結,理解和創造是學習道路上的關鍵詞。從小處著手,從細小的錯題入手,讓學生感受踏實的進步,讓學生在付出中收獲,這是我管理錯題本的基本目標和理念。讓每個學生動手學習,動腦學習,動心學習,力爭將細小的學習資源的作用最大化,力爭擴大學生的知識廣度,提高學生知識的深度。當然在實施這種管理的過程中,學生的懶惰和拖拉可能會對錯題本功能的正常發揮形成阻礙,這也是我在工作中要努力消除的。每一個措施都無法完美,但我們能做的是,取其長,避其短,將它的優勢發揮到最大,讓學生們切實的感受到“付出就有回報”的美好。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姚承智、范永歲. “自探共研”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教育研究》,2001.
[3]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4] 鄭玉瓊. 倫自主學習機器能力的培養,《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金家壩中學)